●汪水文 陳 玲
警惕金融企業信貸資金空轉現象
●汪水文 陳 玲
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近期對湖北省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部分農信社系統存在以貸轉存、虛增存款的情況。
某農信社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中存在大量100%保證金的情況,對保證金的來源進行追蹤,發現其來源于該農信社貸款。該農信社2013年8月8日向 A公司發放一筆 5500000.00元流動資金貸款,用于購置原材料,并采取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給自然人馬某。2013年8月9日該筆資金經馬某和王某轉回至A公司,當日A公司將該筆資金存入該農信社保證金賬戶,并向該農信社申請簽發保證金為100%的銀行承兌匯票5500000.00元。
另外對該農信社受托支付給自然人的貸款資金用途進行追蹤,發現其資金短期內流回貸款企業。該農信社2013年3月20日向B公司發放一筆5000000.00元流動資金貸款,用于購買原材料,并采取受托支付方式支付給自然人李某。當日,李某將該筆資金轉回至B公司。
從上述現象可以看出,農信社的貸后檢查不足,貸后檢查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對客戶的貸款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分析。信貸人員風險識別、信息反饋、風險處置等方面能力不足,造成貸后管理難以深入,停在表面。其次,上述兩筆貸款最終都流向了該農信社的存款,也就是形成了“以貸轉存”。而2012年中國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監會關于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銀監發【2012】3號)“七不準”中明確指出不得以貸轉存。
2013年末,該農信社各項存款余額1330865萬元,比年初增加287093萬元,增幅27.5%(其中:對公存款余額375000萬元,增幅36.86%;儲蓄存款余額962000萬元,增幅23.97%);貸款余額720739萬元,比年初增加103671萬元,增幅16.80%。從上述數據中可以發現該農信社存款增幅大于貸款增幅,且對公存款增幅較大。存款和貸款的增長是該農信社對員工下達的績效考核指標,而近年來金融市場競爭激烈,特別是存款市場趨于飽和,這些高增長的指標任務只能迫使員工“絞盡腦汁”,于是就出現了上面“以貸轉存”的情況。
杜絕“以貸轉存”現象是農信社保證存款貸款數據的真實性,確保信貸資金安全,防范和控制信貸風險的必要手段。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是杜絕“以貸轉存”的基礎,提高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是杜絕“以待轉存”的重要條件,建立完善的貸后管理制度是杜絕“以貸轉存”的保障。
第一,結合實際,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過高的存款和貸款增長任務只會讓信貸人員“鋌而走險”,管理者應當結合當前金融環境,制定合理的存貸款增長指標。同時,對存貸款的考核應該從對量的考核轉變為重點對質量的考核,樹立正確的信貸理念。
第二,加強培訓,提高信貸人員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加強對信貸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增強其風險識別、信息反饋、風險處置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信貸人員道德風險的培訓,明確懲罰機制,杜絕信貸人員“鋌而走險”。
第三,轉變思路,建立完善的貸后管理制度。貸后管理是農信社全程監控風險的重要環節,必須把貸后管理與貸前調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能“重放輕收,重放輕管”,要將貸后管理落實到位,建立完善的貸后管理制度,使貸后管理不再流于形式。■(作者單位: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