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延華
(吉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2)
論高校足球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
門延華
(吉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吉林長春 130022)
足球課程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足球課程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日益突顯出來。通過對高校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高校足球進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為高校足球課程教學健康開展提供良好的借鑒。
高校足球;人文精神;足球教學
人文精神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種文化活動的內在靈魂與生命。人文精神是把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貫注于人的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強調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揚和人的文化世界的開拓,促進人的進步、發展和完善。人文精神的基本涵義就是: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對于個體來說,就是要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頭腦和靈魂,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足球教學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一部分,要想緊跟時代步伐,也應積極推進與人文精神的有機融合[1]。
2.1 轉變足球教學的指導思想
人文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最高展現,是整個人類文化所體現的最根本上的精神,是人類文化生活的內在靈魂。人文教育的功用在于“教化”,最終目的是“教人做人”。過去人們偏重于研究生物學的足球競技,這是不全面的。建立足球教育課程以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為科學基礎的新思想,這對于改革傳統的足球理論和實踐存在著重生物、輕人文的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2]。
2.2 在足球教學目標中人文精神的體現
在教學目標中體現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1)使學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達到健體強身的目的;(2)通過足球教學向學生傳授關于體育、健康、安全的知識和技能;(3)使學生懂得團結與協作,正確對待輸贏關系;(4)培養會踢球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2.3 人文精神在足球教學方法上的體現
長期以來,高校體育教育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忽視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時代的呼喚,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要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在足球課程教學中融入創造性思維,讓教師創造性地教學,改變“灌輸式”教學方法,積極實踐“啟發式”、“討論式”、“研究式”教學方法。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共同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和學習。同時,還應從尊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角度出發,區分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人格修養。
2.3.1 用優秀運動員的事跡,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崇高品質
心理學研究表明,成功榜樣能夠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利用足球理論課多介紹容志行和貝利等大球員的事跡,無疑會使學生受到他們百折不撓、埋頭苦干等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同時讓學生從這些優秀運動員身上獲得對人生理想的啟迪和感悟,逐步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崇高品質。
2.3.2 結合游戲和比賽等,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
足球作為一種團體運動,是規范的、合作的、有組織的。這些規范對學生們的行為起著“戒律”作用,表現為一種秩序節制、約束,體現足球的競爭性和公平性。當第一次走進在足球場,就明白了必須依規則行事;當比賽結束,決不應自以為是,需尊重裁判的判決,等等。以規則約束行為,公開、公正地競爭,尊重客觀事實的觀念,就這樣點點滴滴地滲入學生的意識之中,造就他們剛正不阿、以規律己的品質,為他們在人生旅途中,確立憑自己的實力贏得榮譽、贏得尊重的人生態度奠定了基礎。
2.3.3 設置挫折情境,增強耐挫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足球教學比賽能增強團體意識,提高競爭性。比賽中有勝有負,勝者能夠鼓舞斗志、陶冶情操,敗者也能經受打擊,承受“心靈”的“創傷’,并能總結經驗,迎難而上。因此,足球課堂要適當安排單項技術和小型比賽,通過比賽磨煉意志,建立正確的勝負觀,培養耐挫力,從而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
2.3.4 提高足球教師的人文精神
足球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近,接觸多。所以,教師在掌握生理、解剖、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理論的同時,要博覽群書,提高知識水平和人文素養,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注意保持整潔大方的衣著儀表,養成健康的興趣愛好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2.4 人文精神在足球教學內容中的體現
為了使高校足球教學的教材內容突出人文精神,首先應加強足球教學內容與社會和生活的緊密聯系,擴大教材內容的選擇余地,增強教材內容的靈活性。其次,教材內容中還要增加協作性內容,使學生在協作中履行自己的責任,體悟人的交往所產生的效能,進而培養交往意識。另外教學內容還要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勇敢頑強、拼搏進取的品質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塑造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和勇于開拓的精神,增強學生的責任感[3]。
2.5 在足球評價方法中人文精神的體現
重視個體的差異性,不要過分追求評價結果的絕對客觀性和數量化。應該更具全面性,不僅包括學生的足球技能、足球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包括學生的足球態度;也不再是教師單方面評價,而是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家長的評價。另外,針對學生的差異,要適當地增加評價的彈性,即對于某些體育基礎差但進步快的學生,將給予適當的照顧。
2.6 人文精神在高校足球文化中的體現
加強高校足球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足球氛圍。首先,學校可以通過足球比賽來激發學生參與足球的興趣,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進而營造班級及學校濃郁的足球氛圍;其次,通過宣傳畫、板報、校刊等媒體來介紹世界上的足球大事,讓每一個人都了解足球形勢的發展,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使學生體會到足球活動帶來的樂趣,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使整個高校充滿生機和活力。在這種文化環境的熏陶下,學生的人文素質將于無形中得以提高。
足球教學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要主動表現足球對人類生存意義及價值的終極關切。足球運動呼喚人文精神,要求我們學會關心,回到以人為本的足球世界,加強人文精神與高校足球教學的有機融合。
[1]宋繼新.論厚德博學、育人奪標的教學理念[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3,19(1):1-3.
[2]王志威.論中國現代體育的人文承載[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46(2):5-8.
[3]王子丹.論體育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歷史走向[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36(6):17-18.
2013-10-30
門延華(1973-),男,吉林長春人,吉林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學院副教授,碩士,從事足球教學與訓練研究。
G843
A
1008-178X(2014)01-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