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珍,秦 永,李新華
(1.寧德師范學院體育系,福建寧德 352300;2.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 350002;3.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571127)
養生功法的健身功效及影響因素分析
張雅珍1,秦 永2,李新華3
(1.寧德師范學院體育系,福建寧德 352300;2.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福州 350002;3.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海口 571127)
通過多種研究方法,從養生功法概念出發,對養生功法的種類和健身功效進行分析,并對福州市城區老年人對養生功法的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對其參與度以及影響參與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為福州市老年人健身鍛煉提供科學指導,從而促進該地區老年人的健康。
養生功法;健身功效;發展現狀;城區居民
當今社會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急劇增多,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也越來越強,認識到現在需要健康的身體才能去工作、學習和生活。老齡化問題是我國當前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1]。養生功法是我國的瑰寶,然而群眾對養生功法了解程度較低,參與健身養生功法鍛煉的人數較少,這些問題不利于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2]。本文對福州城區部分公園、社區等場所就老年人參與養生功法鍛煉的現狀進行調查,找出參與過程中的問題,結合實際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1.1 研究對象
以福州市城區的250名老年人(我國普遍認為60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對傳統養生功法進行調查與分析。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在中國知網以“老年人健身”、“養生功法”、“健身養生”、“老年人體育”等為關鍵詞檢索相關論文,為文章的撰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制度調查問卷《福州城區老年人養生功法鍛煉的調查問卷》,經過效度和信度檢驗。在福州市城區部分公園、小區、運動場所等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246份,238份有效,有效率達96.75%。
1.2.3 訪談法
按事先設計的訪談提綱,對“養生”、“健身”、“體療康復”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部分社區居民,部分公園散步的群眾進行訪談,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
1.2.4 數理統計法
結合學過的體育統計學的知識和統計方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了豐富的健身養生益壽的經驗,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養生功法。該功法是通過姿勢調整、呼吸鍛煉、意念控制,使身心融為一體,增強人體各部分機能,誘導和啟發人體內在潛力,起到防治疾病、益壽延年的作用[3]。
養生功法種類很多、流派也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道家的養生功法,其中包括:樁功、導引術和靜功、心齋、坐忘、緣督、導引、吐納、聽息、踵息、守靜、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等。傳統養生功法為大家所熟知,其中包括: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六字訣、練功十八法。
2.1 強身祛病功效
養生功法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老年人中慢性病發病率較高,且不好治愈,養生功法的目的就是保持身體康健,阻止疾病侵入。它的健身效益已被傳統中醫所證明,同時也得到西方運動生理、運動醫學等數據支持[4]。
2.2 輔助康復功效
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大多都是身體組織器官退化引起的疾病。在疾病康復過程中單純靠藥物是很難達到效果的,必須借助于其它身體鍛煉手段。養生功法能有效輔助老年人疾病的康復,促進康復速度。五禽戲能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環機能,同時也是II型糖尿病治療中比較好的輔助治療和康復手段;易筋經鍛煉是骨質疏松癥治療重要輔助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骨痛的癥狀[5]。
2.3 緩解心理功效
心理障礙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有關資料顯示孤獨、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疾病發病率較高,多達13%。有資料表明:經常進行鍛煉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較高。而老年人的養生功法就比較講究練養結合,十分重視動作和呼吸的配合以及與意念的配合。研究資料顯示:易筋經可降低老年人焦慮心理,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參加養生功法的老年人一起進行鍛煉和交流,形成常年鍛煉的伙伴,能有效防止老年人出現的焦慮、抑郁、孤獨等心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6]。
3.1 老年人對養生功法認知情況調查
對該地區老年人的養生功法認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養生功法認識程度較深,“了解”和“十分了解”的占75.21%,其中“十分了解的”的占26.89%,“一般了解”的占48.32%;“不了解”和“很不了解”共占24.79%,其中“不了解”的占17.65%,“很不了解”的占7.14%。由此說明該地區老年人對健身養生功法認知情況較好,多數老年人想參與養生功法以促進身體健康。
3.2 老年人參與養生功法情況調查
3.2.1 參與率調查
對該地區城區居民就“您是否參與過養生功法練習”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參加過養生功法練習的人占86.13%,沒有參加過的僅占13.87%。說明該地區老年人健身養生功法參與率較高。進一步訪談中得知,很多老年人練習的并不是某種養生功法的練習內容,還有一部分老年人是看到別人練習后參與進來的,事先并不知道他們練習的是什么功法。
3.2.2 參與項目調查
對該地區城區居民參與過養生功法的老年人進行調查,就其經常參加的項目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參與的養生功法項目主要為五禽戲和太極拳,練習五禽戲項目的占52.68%,太極拳占43.41%,八段錦占27.8%,六字訣占21.95%,練功十八法占13.66%,易筋經占9.76%,其它項目占5.85%。五禽戲動作簡單,易學易練易掌握,老年人比較喜歡,所以練習人數較多;太極拳是傳統體育項目,有悠久的歷史,參與人數較多,群眾基礎雄厚,大街小巷到處都能看到太極拳的練習者。五禽戲和太極拳都對老年人柔韌性要求較高,練習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活動,否則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易筋經和練功十八法動作較多,老年人記性不太好,也很難完全學會,所以選擇人數少。八段錦技術動作相對較多,很多老年人只是練習了其中的一部分。六字訣即為吐納,動用的肌肉和關節相對較少,所以參與人數相對較少。
3.2.3 參與時間調查
對該地區城區參與過養生功法的老年人每次練習時間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參與養生功法練習時間主要集中在30~60分鐘,占77.07%,其次為60分鐘以上的占17.07%,30分鐘以下的占5.85%。說明大多數老年人知道練習時間的科學性,也能反映出老年人閑暇時間較多,用在身體鍛煉上的時間也較多,對鍛煉身體的重視較高。進一步對參與時間段進行調查,發現大多數老年人主要在兩個時間段進行練習,一個就是早上6:30~8:00之間,且這段時間參與人數最多;另一個時間段在下午6:00以后,此時天氣逐漸涼爽,很多人出來散步之余進行簡單的養生功法練習。
3.2.4 參與地點調查
對該地區參與過養生功法的老年人的練習地點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參與地點主要集中在公園、小區公共體育活動場所和街道馬路邊。在公園進行養生功法人數最多,占42.93%;其次為小區公共體育活動場所,占27.8%;街道馬路邊的占20.49%。在學校內體育活動場所參與人數較少,僅占6.34%,這說明擁有較好體育設施和優美環境的校園活動場所對外開放程度不夠。建議對這部分運動場所進行適當開放,以緩解運動場所不足帶來的問題。
3.3 影響老年人參與養生功法的相關因素分析
對該地區老年人參與養生功法的原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缺少一起運動的同伴”占40.49%,這是因為老年人退休之后,兒女不在身邊,有種孤獨感,他們平常缺少人聊天,尤其是獨身老年人,所以他們會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參加活動,消除他們的孤獨感。其次為“缺乏活動場地”,占31.71%,調查中發現很多小區缺少運動場地,致使他們不得不到很遠的地方去鍛煉,這樣會給老年人帶來了很多不便,而且他們在鍛煉完畢后乘坐交通工具回家的時候正是上班早高峰,也給交通增加了一定的壓力。“自身健康狀況差”占26.34%,老年人身體各器官、機能都呈下降趨勢,也出現了很多疾病,導致部分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較差,影響他們參與健身活動;另外家務繁多、缺乏專業指導也是影響老年人參與健身養生功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4.1 結論
養生功法的健身功效主要有:強身祛病、輔助康復和緩解老年人心理壓力;養生功法種類繁多,常見的有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傳統養生功法;福州市城區老年人養生功法認識程度較高,多數老年人對健康比較重視,想參與養生功法促進身體健康;福州市城區老年人養生功法參與率較高;主要參與項目為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參與持續時間適中,參與時間段多集中在早上,參與地點主要為公園和小區公共體育活動場所,校園體育活動場所開發程度較低;影響該地區老年人參與養生功法的原因主要為缺少一起運動的同伴、缺乏活動場地、自身健康狀況差、家務繁多和缺乏專業指導。
4.2 建議
擴大宣傳養生功法的健身功效,讓更多的老年人參與進來,定期進行養生功法項目的“培訓”工作,增加老年人的參與積極性;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健身鍛煉的場地設施。
[1]萬濤.傳統養生功法在社區體育中開展的探研[J].搏擊:武術科學,2010,7(6):75-76.
[2]王新新 韓英甲.社區體育養生功法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以山東省臨朐縣為例[J].新西部:理論版,2012(11):51,19.
[3]胡好,黃今,方新普.和諧社會背景下“導引養生功法”的文化傳承與價值放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1):1485-1488.
[4]楊雷,楊慧馨.老齡社會中傳統體育養生功法的推廣研究[J].貴州體育科技,2010(4):29-32.
[5]喬亞敏.中國傳統養生功法的發展理念與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1(10):242-243.
[6]高楚蘭.傳統體育養生功法教學特征與方法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6,10(4):81-87.
The Analysis of the Fitness Function of Qigong Practic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ZHANG Ya-zhen1, QIN Yong2, LI Xin-hua3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Ningde Fujian 352300,China;2.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3.Hainan College of Economic and Business, Haikou Hainan 571127,China)
Through a variety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from the concept of health Qigong, the type and effect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cognitive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people in Fuzhou city about the health Qigong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participation and influence of related factors are analyzed. The study provides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the elderly in Fuzhou City fitness exercise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people in the area.
Qigong Practice;Fitness function;Development situation;Urban residents
2013-10-08
張雅珍(1988- ),女,福建寧德人,寧德師范學院體育系助教,碩士,從事體育教學研究。
G899
A
1008-178X(2014)01-0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