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月紅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浙江杭州 311200
甲狀腺手術中負壓吸引裝置的應用護理體會
胡月紅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浙江杭州 311200
目的:對甲狀腺手術中應用負壓吸引裝置進行護理的護理效果進行觀察分析。方法: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療的5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均給予負壓吸引球護理。結果:3例患者甲狀腺癌根治術后放置4~5天負壓吸引管,51例患者術后24~48小時內均拔除吸引管,患者的日引流液量為5~80mL,無一例患者發生積血、感染現象,傷口均為Ⅰ期愈合。結論:對甲狀腺患者手術過程中應用負壓吸引球進行引流護理,能夠及時引流出手術部位的滲液、血液,促進患者傷口快速愈合,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率。
甲狀腺;手術;負壓吸引裝置;負壓吸引球;護理
由于甲狀腺具有自身特殊的位置,術后是否實施引流是臨床一直爭議的問題。大部分相關學者[1]認為實施引流可明顯降低術后并發癥,以免切口出現積液、血腫。負壓吸引裝置是目前臨床常用的引流措施。能夠及時排除壞死組織,去除細菌的生長,降低術后并發癥。為了分析負壓吸引裝置應用效果。本文就分析54例患者實施負壓吸引裝置應用效果,加強其護理,總結患者康復情況如下文。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療的5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男13例,女39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48.7±2.3)歲;甲狀腺部分切除術30例,甲狀腺次全切除術17例,甲狀腺全切術5例。
1.2 方法
1.2.1 負壓吸引球護理
對所有患者運用負壓吸引球裝置,負壓吸引球裝置主要由吸引管和吸引球構成。吸引管由硅膠管制成,長度約為20cm,將吸引管放置到甲狀腺創腔的最低處。使用吸引球前,吸盡氣體使其處于負壓環境下,吸引球為白色透明狀,上面標有液體刻度,能夠方便觀察引流液顏色和引流量。保持有效負壓是負壓引流的關鍵,護理過程中,嚴格在無菌環境下操作,如吸引球出現氣體膨脹或者充滿液體,將球內液體擠出,保證引流的通暢,并告知患者負壓引流的目的。站起活動時,可用別針將負壓球固定在外衣上,妥善固定負壓吸引球,避免出現引流管脫落現象。此外,使負壓吸引球不高于引流管,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液體和氣體發生反流進入到引流管中,有效防止發生逆行感染。
1.2.2 術前護理
(1)體位鍛煉
術前兩天,護理人員指導患者訓練特殊體位,取患者仰臥位,在患者頸肩后墊軟枕,抬高約25°后,使患者頸部呈仰伸臥位,1~2h/d,這樣能夠使患者手術過程中更好適應體位,減少術中的不適。
(2)藥物準備
術前常規備皮和備血,并對患者進行藥物過敏試驗,麻醉前用藥,手術前6-8小時內禁食禁水,術前一晚保證睡眠,必要時在醫生同意下服用鎮靜安眠藥幫助睡眠。呼吸、咳嗽護理
(3)呼吸、咳嗽護理
指導患者掌握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深呼吸及適當咳嗽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應先做預防練習
1.2.3 術后護理
(1)監測患者生命體征
密切監測患者術后的生命體征,觀察體溫、脈搏、血壓變化情況,若體溫升高,可能創面引流無效,或感染加重,因此要及時報告醫生,更換敷料,積極抗感染。發現呼吸困難、窒息等,立即報告醫生,并做好氣管切開的準備。
(2)體位護理
術后當天應臥床休息,少講話,避免劇烈轉動頸部,防止誘發傷口出血。如患者麻醉恢復清醒狀態、血壓恢復平穩后,可取半臥位,適合引流的舒適體位,在變換體位時保護頸部,這樣能夠有效減少切口的張力,且有利于保證患者呼吸的順暢。術后第1天可離床活動,拔除傷口引流管后,可作頸部小幅度地活動,也可用手按摩松弛頸部,防止頸部肌疲勞。
(3)飲食護理
術后當天可進溫涼流食,以免引起頸部血管擴張。術后2-3天可進半流食,若出現嗆咳則暫停進食,以清淡、豐富維生素、高蛋白食物為主,抬高床頭,以免嗆咳,避免刺激性食物。
(4)觀察并準確記錄引流量的顏色、性狀和量,保持引流通暢
正常情況下,術后24小時引流量為暗紅色液體,24小時后引流液逐漸變為淡黃色。若術后6-8小時出現鮮紅色全血性引流液,則說明有活動性出血的可能,如引流液呈乳白色,提示可能有乳糜漏,如術后短時間引流液突然增加,超過100ml且顏色鮮紅,考慮有內出血,都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并協助做好緊急處理。如果術后6小時引流量少于10ml,提示引流不暢,檢查引流管是否扭曲,折疊,堵塞。一般情況下術后24小時內的引流30-120ml,術后24-48小時引流量逐漸減少,小于10ml時,即可拔除引流管。
(5)并發癥護理
①呼吸困難與窒息:其是甲狀腺術后最為危急的并發癥,主要在術后48小時內發生,如患者出現頸部腫脹,切口敷料滲血,煩躁不安,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癥狀。因此,患者床邊放置無菌氣管切開包,通知并配合醫生對患者給予床邊搶救,拆除縫線,敞開切口,止血并去除血腫,情況未改善,立即做氣管切開。待病情好轉后,送手術室進一步處理。如患者喉頭水腫,則囑咐患者不說話,遵照醫囑使用激素;②喉返神經損傷: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失音或者嘶啞現象,護理人員要安慰患者,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2 結果
本組研究的54例甲狀腺手術患者,3例患者甲狀腺癌根治術后放置4~5天負壓吸引裝置,51例患者術后24~48小時內均拔除吸引管,患者的日引流液量為5~80mL,無一例患者發生積血、感染現象,傷口均為Ⅰ期愈合。
負壓吸引球引流是主動引流,在負壓作用下能夠及時吸出創面積血。與以往運用的引流條或者引流管相比,具備較好的引流效果[2]。一方面,其能夠有效避免敷料潮濕、污染帶來不適感,減少物品消耗和敷料的交換次數;另一方面,其能夠有效清除創口內積血、積液引流,防止發生創口感染,并保持創口的干燥性,最終促進創口快速愈合。另外,負壓吸引球具有一次性使用的特點,其原料為硅膠,組織反應較小,能夠降低院內感染率;吸引球是一種單向活瓣,不會導致引流液發生逆流現象。此外,具有使用方便的特點,能夠準確記錄引流液性質和引流液量,且在患者翻身、搬動患者的過程中不會影響[3]。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患者手術過程中應用負壓吸引球進行引流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率,促進患者傷口快速愈合。
[1]顧愛蓮,王舟歡.兩種負壓引流裝置用于甲狀腺術后引流的效果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03):232-233.
[2]張思琪,鄭玉潔.甲狀腺術后引流護理的改進思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02):886-887.
[3]雷偉娜.負壓吸引球在甲狀腺切除術后的應用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5):2168-2169.
R473.6
B
1009-6019(2014)09-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