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政,曲倩劼,李榮香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淺談高職雙師型教師培養策略研究
張政,曲倩劼,李榮香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4)
隨著我國高職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對高職院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培養適合目前市場所需人才已迫在眉睫.“打鐵還須自身硬”,建立一支合格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已成為各高職院校發展的目標所在.發現和滿足“雙師型”師資建設所需,切實推出相應策略和辦法,從行動上與時俱進培養出滿足市場需要的“雙師型”教師已成當務之急.
高職;雙師型教師;培養
1.1 “雙師型”概念產生的社會背景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基礎比較薄弱,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結構嚴重失衡,直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特別是1996年《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市場化改革,我國職業教育在教育結構調整過程中不斷壯大起來,并開始走向正軌.
1.2 “雙師型”概念的由來
教育部[2006]16號文件《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教育要注重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早在1998年,國家教委就在《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原則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雙師型”教師的概念,雙師就是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師既要具備作為教師所必須具備的一定的理論知識,又要具備工程師所具備的一定的實踐能力.
2005 年,溫家寶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會議上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但隨著近幾年各大高職院校不斷擴張發展,出現了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水平層次參差不齊,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匱乏.使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缺乏社會實踐,很少甚至根本沒有時間深入企業鍛煉,這與教育部規定的教師每年至少一個月下到企業實踐鍛煉的要求相距甚遠.這也成了貫徹落實“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方針主要瓶頸.為了加快“雙師型”教師培養的進程,推動高職教育又快又好發展,必須建立“雙師型”教師培養體系,培養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雙師型”隊伍,以加快實現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宏偉目標.
3.1 “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第一,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與時俱進的品質.即要端正思想,與時俱進,正確引導;第二,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即熱愛職教事業,關愛學生,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第三,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即教育教學的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實施能力、評價能力和研究能力;第四,良好的身心素質.即健康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等以及良好的創新素質、先進的教育理念、附后的文化素養等.
3.2 “雙師型”教師必須凸現的職業能力和素養
第一,行業職業道德.“雙師型”教師除熟悉并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外,還要熟悉并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清楚其制定過程、具體內容及其在行業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第二,行業、職業素養.“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具備吧行業、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融合與教育教學過程的能力.即根據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行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培養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專業開發和改造.第三,管理能力.熟悉企業或行業的管理規定,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政管理和參加基本生產實踐活動的能力.第四,創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掌握創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導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第五,社會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雙師型”教師既要進行校園內的交往與協調,又要與企業、行業從業人員交流溝通,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實習等.“雙師型”教師接觸面廣,活動范圍大,其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就尤顯重要.
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實現高職教師專業化,除需教師本人作出努力,更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加強引導,為“雙師型”教師培養創造濃厚的氛圍與良好的條件.結合各高職院校在其自身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共點現將常規策略概括如下:
4.1 大力加強宣傳教育
“打鐵還需自身硬”,應利用現有的教師資源.高職教師應轉變傳統思想,“不僅動口,還要動手”.作為學校領導應利用各種機會,采取各種方式加強宣傳教育,告誡教師要成為“雙師型”教師.要求教師要自我奮斗,要忠于事業、牢記使命,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無私奉獻,要勤于學習、提升自我,用于反思,銳意創新.
4.2 通過校企合作建設“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
第一,企業是教師開展實踐鍛煉的基地,教師應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鍛煉,頂崗實習,提高專業技術素質.學校要嚴格落實教師應每年應到企業鍛煉一個月的規定,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抽調部分專業教師深入生產第一線,接受實踐鍛煉,了解企業現代生產、管理過程,體驗企業生產氛圍,探討解決教學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高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專業技術素質.
第二,選派專業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掛職鍛煉.學校每年安排一名專業課教師到合作企業或事業單位掛職,深入生產管理第一線,在實踐中學習企業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同時深入了解社會需求、企業發展動態,為培養企業急需的人才奠定基礎.
第三,拓寬師資引進渠道.從合作企業一線職工中選拔聘請能工巧匠、技術骨干為兼職教師,并加以培養,幫助其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并通過豐厚的聘用工資使其成為學校穩定的兼職教師.
4.3 加強與兄弟院校的交流與合作
兄弟院校應建立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平臺,加大縱深合作.使“雙師型”教師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高職院校可以選拔一批專業帶頭人和教學科研骨干到普通高校或科研單位去提升學歷學位,提高專業理論水平.高職院校間應該經常進行交流訪問活動,聘請兄弟院校“雙師型”教師能手擔任校外兼職教師,組織教師聽公開課,示范課,參加研討會等.
4.4 以老帶新,以強帶弱
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幫助青年教師.如:組成專家組對青年教師實行一對一幫扶,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組織新教師聽課,由經驗豐富的教師擔當示范課堅守任務;鼓勵新教師當輔導員和專業班主任等.通過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幫助作用,使青年教師迅速理解“雙師型”教師內涵,使其真正快速成為集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實用型人才.
4.5 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
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有足夠的物質利益和精神力量的雙重驅使,使高職教師都渴望成為一名“雙師型”教師,使他們多出成果,多出成績.如: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的經費,按照學校規定予以解決;參加專業技術職業之歌考試的教師,取得合格證書后,學校報銷培訓費與證書費;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的,在申報職稱,評獎評優方面優先考慮.
4.6 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
建立出有別于普通高校教師培養的評價制度,包括評價的原則,評價的內容、評價方法、評價程序等,如高職院校要把“雙師型”教師標準納入教師評價指標體系中來,吧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獲取企業行業資格證書,是否有企業工作背景等作為評價指標,以數據事實說話,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高職院校自身努力,而且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的廣泛參與.培養高職雙師型教師應該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始終,結合高職“雙師型”人才建設的要求不斷為教師創造動手環境,并建立和完善高職院校雙師型隊伍的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從根本上解決“雙師型”教師培養存在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支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1〕高桂林.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培訓項目設計與實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秦海蓮.淺談高職高專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職業教育,2009(3).
〔3〕王應君,王淑珍,黃新章.職業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探討[J].河南農業,2007(8).
G715
A
1673-260X(2014)07-0138-02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資助項目:高職院校“雙師型”青年教師培養機制研究;秦皇島市社科聯2014年重點應用性課題: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