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鵬
2014年春節前夕,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金匯集團”公交站牌后面,商住項目“悅瀾山”的售樓處已初具雛形。可對劉蘭欣來說,在這塊熟悉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自己經營多年的企業,只剩下汽車樂園的殘垣斷壁及近百輛被砸壞的汽車。
過去一年,劉蘭欣說自己就像坐過山車,搬遷補償不合理、補償款不到位以及被強拆,令他的生活陡然跌入谷底。
2012年11月1日,作為臨沂歐亞汽車樂園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劉蘭欣收到了一份由臨沂市羅莊區盛莊辦事處送達的《拆遷通知書》,他被告知,歐亞汽車樂園使用10年的土地被征收,企業面臨拆遷,2012年11月1~16日為拆遷協議簽訂時間。
從招商引資到暴力拆遷
從建到拆,歐亞汽車樂園艱難成長近10年。
2004年5月,臨沂盛莊街道辦事處進行招商引資,山東華菱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到此成立了歐亞汽車樂園。
在一份由臨沂羅莊區盛莊街道陳家白莊村和華菱汽貿集團作為甲乙雙方共同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書》上,《民生周刊》記者看到這樣的文字:乙方從甲方手里租賃村集體土地100畝,每畝地每年租賃費為7000元,租賃期限為29年。
劉蘭欣稱,當時雙方為穩妥起見,專門邀請盛莊辦事處兩名工作人員作為監證人。街道辦事處、村委會和企業三方在合同上共同蓋章并簽字后,歐亞汽車樂園正式起步。
據劉蘭欣回憶,歐亞汽車樂園所在地原本是一家破爛不堪的木材市場,在前前后后投資近1.2億元、歷經一年半建設后,歐亞汽車樂園于2005年10月1日開始試營業,經營項目覆蓋汽車銷售、維修、保險檢測、出租租賃、駕校等業務,服務項目較為齊全。
然而,僅半年后,由于公司門前的206國道開始拓寬,進入歐亞汽車樂園的路段被全部封閉,這給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困難。2008年,公司已十分蕭條,2009年底不得不進行改制。
劉蘭欣說,2005年至2009年,歐亞汽車樂園一直處于虧損狀態,4年間虧損近5000萬元。通過改制,2010年至2012年的3年時間,公司經營開始好轉。
就在劉蘭欣準備大干一場時,公司卻遭遇廠房拆遷這一無法躲避的問題。《拆遷通知書》下達后,歐亞汽車樂園與盛莊街道辦事處、陳家白莊村村委會正式進入協商補償階段。
劉蘭欣告訴記者,當時盛莊街道辦事處提出的補償款共計2600萬元。對于此數額,劉蘭欣堅決反對,他認為公司總投資近1.2億元,2600萬元的補償款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他同時指出,街道辦事處對其地面附著物的評估存在遺漏。
面對這一質疑,歐亞汽車樂園拆遷項目直接負責人、盛莊街道辦事處人大聯絡辦主任王超的解釋是,補償標準的依據是《羅莊2008第44號文件》,考慮到該文件制定時間較早及物價提升等客觀因素,區里已經對其補償進行了“照顧”,在原有補償款基礎上提高了5%,也就是說,公司原本應得的補償款為2500多萬元。
“內定”的開發商
于是,拆遷協議的簽訂因補償款數額問題陷入僵局。
作為政府方代表的王超也開始奔走于汽車樂園與陳家白莊村村委會之間。通過他的多次協調,最終,在街道辦事處的監證下,村委會與歐亞汽車樂園簽訂了《集體土地企業附著物拆遷補償協議》及《補充協議》。
《補充協議》明確約定,甲方(村委會)先向乙方(汽車樂園)支付補償款1500萬元,余款于騰空拆遷完畢并驗收合格后的次日支付給乙方。同時約定,“如果到期乙方不能拆完,未拆的殘值歸甲方所有,由甲方拆遷。乙方在拆遷過程中如發現有補償漏項,甲方應對該漏項進行評估并補償乙方”。
《補充協議》簽訂時,劉蘭欣說自己“留了個心眼”,他擔心政府在騰空拆遷后不支付補償款,于是要求政府提供一個擔保人,并在協議中注明其負有連帶責任。
“街道辦事處經過開會研究答應了我的要求。”于是,在《補充協議》第五條明確注明:丙方為保證人,是拆遷補償協議約定的拆遷范圍的開發商,丙方對拆遷補償協議及本補充協議中約定的事項承擔連帶責任。
從協議書上看,丙方為一家名為臨沂齊尚置業有限公司的房地產企業。劉蘭欣告訴《民生周刊》記者,齊尚置業曾支付給歐亞汽車樂園1000萬元的拆遷補償款,那張實名匯款單他還保存著。
“簽合同的時候只想著能有個保障,對丙方的身份沒有太多考慮。可時至今日,我卻一頭霧水。”
劉蘭欣告訴《民生周刊》記者,汽車樂園被拆遷的土地是在2013年末才進行招拍掛,中標企業確為齊尚置業。可在2012年,齊尚置業為何就以開發商身份出現在自己與村委會的《補充協議》中,并支付部分拆遷補償款呢?
2014年初,王超在盛莊街道辦事處接受了《民生周刊》記者的采訪。他表示,之所以由齊尚置業支付部分補償款,主要是因為當時區里資金緊張,便邀請齊尚置業墊付。
當《民生周刊》記者詢問是哪個部門及領導提出企業墊付補償款事宜時,王超表示:“這是區里安排的事情,街道辦事處不方便回答。”
對于為何在招拍掛之前就明確齊尚置業為拆遷土地開發商,王超同樣表示,“對此問題街道辦不予回答。”
未驗收便遭“強拆”
《補充協議》簽訂后,事情似乎應該朝著理想的預期發展,可卻并非如此。
據劉蘭欣講,簽完協議后他確實收到了1500萬元的第一筆補償款,并及時通知汽車樂園內的商家進行騰退。2012年12月初,整個廠區基本騰空。此后,劉蘭欣稱12月份他多次催促盛莊辦事處及陳家白莊村進行騰空驗收,“可辦事處和村里均置之不理。”劉蘭欣也一直保留著歐亞汽車樂園給園內企業下達的騰退通知和廠區騰空照片。
但對此說法,王超則稱,劉蘭欣并沒有在約定時間內進行騰空,并表示他們曾多次對歐亞汽車樂園進行騰空催工。但是,王超卻無法出具催工證明。
陳家白莊村委會副主任陳文田對《民生周刊》記者表示,“在約定期限內,劉蘭欣確實將廠區做了騰空,這事情村里知道,但沒有徹底騰空。”
在劉蘭欣看來,街道辦事處與村委會故意延遲驗收工作屬于違約行為。“他們之所以不驗收,是因為王超曾說驗收完了也沒有錢支付余款。”按照《補充協議》,廠區騰空驗收合格后先行支付余款,然后企業再進行最后的拆除工作。
于是,到了《補充協議》約定的拆遷驗收期——2013年1月5日,甲乙雙方因拆除問題引發爭議。
在陳文田看來,1月5日之后,騰空后地面殘值已經歸村委會所有,“原因很簡單,在2013年1月5日前,劉蘭欣沒能拆遷完畢。”
面對《民生周刊》記者,王超表示,歐亞汽車樂園在約定期限前沒能完成拆除工作,屬于違約行為,而劉蘭欣則堅持對方沒有履行驗收程序,違約在先。
陳文田說,盡管劉蘭欣違約,但齊尚置業還是于2013年的1月30日將1000萬元的余款給了劉蘭欣,并由村里承擔剩下的拆除工作。
緊接著,事情就被村委會按“正常程序”處理了。陳文田說,村里找了一家拆除公司,約定其將該片土地上的附著物全部拆除,地面殘值算作報酬歸拆除公司所有,村里不另支付工錢。
汽車樂園拆除工作從2013年2月10日正式開始。這在劉蘭欣看來,完全是非法強拆,“那些工人如土匪一般,不顧劉蘭欣及同事的勸阻,便開始了‘打砸搶’。”
集體土地難釋疑
其實,劉蘭欣遭遇的問題源于100畝集體土地。
當記者試圖從多個側面了解這塊集體土地的時候,在羅莊區的多個職能部門遇到了種種尷尬。
劉蘭欣當初與陳家白莊村簽訂的《土地租賃合同書》這樣表述,甲方陳家白莊村為了開發利用本村土地,促進本村經濟發展,決定對本村土地對外租賃。
而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可以看出,只有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批準后或鄉鎮(村)公共設施建設方可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形式占有農民集體土地進行非農業建設均為非法行為。
同時,《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也明確規定,承包方要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不得用于非農業建設。也就是說,任何改變土地用途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
對此,王超給出的解釋是,“事情發生在2004年,那個年代這種事情很普遍,是正常的,沒什么大不了。”但《民生周刊》記者了解到,2004年至今,國家曾三令五申禁止類似用地行為。對此,王超表示不予回答此問題。
在羅莊區國土分局,工作人員告訴《民生周刊》記者,目前從存檔資料看,該片土地的性質仍屬村集體土地。至于最近是否被征用、審批及招拍掛的情況并不清楚。
當記者來到臨沂市國土局,工作人員在得知記者來意后,以負責宣傳工作的辦公人員外出為由,拒絕采訪。
而在羅莊區建設局,工作人員說,“悅瀾山”項目目前沒有施工許可證,如開工建設就屬于非法施工,對于正在建設的售樓處,他們并不知情,但表示會及時了解并處理。
同樣,在羅莊區政府,當《民生周刊》記者提出采訪分管土地工作的副區長時,工作人員給出的解釋是,區長和副區長外出,不知何時能歸。
由于羅莊區各政府部門的一再回避,陳家白莊村這塊集體土地上的謎團依然沒有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