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偉 劉艷玲 單進有
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療銀屑病療效觀察
袁宏偉 劉艷玲 單進有
我們于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同時口服銀屑病1號中藥煎劑治療尋常型銀屑病30例,取得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均為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性別不限;年齡18周歲以上;精神健康;銀屑病皮損不超過體表面積的20%;無任何可干擾實驗結果或增加不良反應的皮膚病(皮膚癌等);知情同意并能夠參加隨診。排除標準:皮膚腫瘤,感染或曾患皮膚腫瘤疾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準備受孕、已懷孕及哺乳期婦女;對實驗藥物過敏者;因真菌或細菌感染正在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實驗前4周內口服或外用過生物制劑,糖皮質激素,NSAID或免疫抑制劑。
60例患者均來自我院門診,入組前進行PASI評分,將患者按照PASI評分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PASI評分分布基本相同。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1∶1混合外用,日2次;對照組:采用他扎羅汀凝膠和糠酸莫米松乳膏1∶1混合外用,日2次;兩組均口服本院自制中藥煎劑銀屑病1號150 mL,日2次。4周為1個療程,連續觀察2個療程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 使用PASI評分法對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分別進行1次評分。該評分是按照銀屑病皮損面積和嚴重程度進行測定。以療效指數作為評價指標。療效指數=(治療前PASI-治療后PASI)積分/治療前PASI積分× 100%。痊愈為PASI評分減少95%以上;顯效為PASI評分減少60%~94%;有效為PASI評分減少20%~59%;無效為PASI評分減少20%以下。痊愈率為痊愈例數占總病例數的百分比,有效率為痊愈與顯效例數之和占總病例數的百分比。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及兩組有效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0例患者均完成8周療效觀察,無1例停藥。治療組有效率與對照組相近,兩者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不良反應 對照組中有2例出現燒灼感,但未見皮損擴大、腫脹及水皰,患者均能忍受,1周左右均逐漸消退。治療組未見不良反應。
他扎羅汀與糖皮質激素軟膏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肯定,已有很多文獻報道。1-4氟芬那酸丁酯有較強的抗炎活性,抗炎機制為通過在機體細胞內阻斷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質及在體內有效控制淺層皮膚細胞漿內溶酶體膜的穩定,使得炎癥介質和酸性水解酶不會滲透到細胞間質內,使炎癥不會進一步擴散和加重,同時可抑制緩激肽和組胺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與大多數非甾體抗炎藥物外用時透皮分布于深層組織有所不同,氟芬那酸丁酯作用部位主要在真皮淺層,5可直接作用于多數炎性皮膚病病灶。新近研究表明,氟芬那酸丁酯對紫外線相關的皮膚病有獨特治療優勢。機制可能與促進DNA修復,抗氧化,促進皮膚屏障恢復等作用有關,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本研究顯示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與他扎羅汀和糠酸莫米松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相比療效相當,提示氟芬那酸丁酯治療銀屑病具有優勢。糖皮質激素可快速緩解癥狀,因此被用于多數炎性皮膚病的首選治療,但外用糖皮質激素容易引發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且停藥后易發生反跳現象。氟芬那酸丁酯為非甾體藥物,抗炎作用相當于中效糖皮質激素,但不會產生糖皮質激素相關的不良反應。氟芬那酸丁酯安全性高,兒童患者也可使用,最小可用于3個月大的兒童。氟芬那酸丁酯與糖皮質激素聯用不但可穩定療效,而且可降低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
1徐剛,余開梅,劉美琳.鹵米松乳膏與他扎羅汀凝膠治療尋常型銀屑病.中華皮膚科雜志,2005,38(3):150.
2邵文榮.他扎羅汀凝膠與丙酸氯倍他索軟膏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7):443.
3黃小兵.他扎羅汀凝膠與糠酸莫米松聯合治療尋常型銀屑病.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23(18):156-158.
4李立.糠酸莫米松乳膏與他扎羅汀治療尋常型銀屑病.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23:157.
5王家璧,劉躍華.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在中國8年臨床研究回顧.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0,24(8):689-691.
(收稿:2013-05-30)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