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燦
(湖南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湖南 長沙 410000)
《行政強制法》雖然實施至今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但這部法律的實施對我國工商行政強制執法實務提出了諸多挑戰,成為我國今后很長時間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重要職責之一是監管市場,確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有效實施行政強制行為,能夠有效預防、制止某些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違法行為的發生。《行政強制法》實施前,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行政強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濫”。工商行政強制的“濫”首先表現為工商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的“濫”。法律、法規和規章都可設定工商行政強制措施,通過部門規章自我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現象較為普遍。
(2)“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重要的市場監管部門,在行政執法中涉及法律法規規章多,多個法律、法規和規章都有權設定工商行政強制措施,但這些法律、法規和規章基于不同的立法理念制定,其相應的制定背景和制定時期也不相同,其設定的行政強制措施種類繁多,名稱不一,程序不一,因此難以避免出現以下狀況:對違反市場秩序的同一行為,由于違法主體的不同,違反的法律規定不同,因此相應采取的行政強制措施亦不一致。這種不一致極易導致行政強制在實際運用中的沖突、矛盾和差錯。
(3)“軟”。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自身行政強制執行手段不力,難以實現終結工商行政強制執行最終目的。另一方面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效率低,渠道不暢。
《行政強制法》的頒布實施對解決我國過去行政強制中一直存在的“濫”、“亂”、“軟”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監管市場的重要行政執法部門,這部法律的實施同樣對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工商行政強制執法也有諸多積極意義。
(1)行政強制法定原則終結了工商行政強制的濫和亂。根據行政強制法定原則在相應法律條文中的體現,必然終結我國工商行政強制的濫和亂。
(2)行政強制執行軟的問題和執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第一,《行政強制法》明確規定了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機關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期限,這就提高了強制執行的工作效率,也便于工商機關盡快查處案件。第二,《行政強制法》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執法權威。第三,減輕了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強制執行成本。
(3)《行政強制法》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執法人員規避執法風險。雖然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工商部門行政執法程序繁瑣,但是程序的繁瑣能夠使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強制執法人員規避執法風險。
(4)《行政強制法》的實施有利于降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訴訟風險。
《行政強制法》實施生效后,至少有這么三大理念將對我國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執法產生深遠的影響。
(1)行政強制法是控權法的理念。行政強制法應當是一部控權法,其立法旨意之一即是控制行政機關濫用行政強制權,這在行政強制法的第一條已經作出明確規定,并且這一立法旨意在整部法律中被一以貫之。
(2)程序正當理念。行政強制法是一部程序法,程序正當理念貫穿這部法律始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程序法定。二是比例原則。三是不得謀利原則。
(3)權利救濟理念。因為行政強制是對行政管理相對方人身權、財產權的“高權”行政行為,因此《行政強制法》非常重視對行政管理相對方權益的保障和救濟。這就要求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樹立權利救濟理念,謹慎執法,依法執法。
(1)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影響。教育與強制相結合。這就要求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執法人員轉變執法理念,重教育,輕強制,對違法行為輕微的要多教育,多指導,不能動輒采取行政強制措施來達到執法目的;行政強制措施法定;查封、扣押強制措施有了嚴格的法律規范。
(2)行政程序法對工商行政強制執行的挑戰。
其一,行政強制執行方式法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強制執行手段只能是以下兩種:加處罰款和拍賣查封、扣押的財物,并且必須是以書面形式作出。一是加處罰款,對逾期不繳納罰款的當事人,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但是行政強制法明確規定加處罰款不能超過罰款本金,以往加處罰款上不封頂的現象不得再次發生。二是拍賣查封、扣押的財物應當如此撰述嚴格按照行政程序法的有關進行。
其二,申請人民強制執行程序法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除了上述兩種行政強制執行方式,其余案件必須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行政強制法實施生效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在程序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執行催告程序。行政程序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書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第五十四條規定,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前,應當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行政強制法的這一制度對于降低行政執法成本、減少強制執行次數從而把對行政相對人可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這充分體現了行政強制法的最小損害原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應當注意三點:一是催告不能采取口頭形式,比如電話通知,必須以催告書的書面形式。二是催告期限,只有行政管理相對方在行政處罰書規定的法定期限沒有履行義務的才能強制執行。行政強制法規定應當給予當事人合理的履行期限,國家工商總局233號規定合理的履行期間為10日,在催告期間內,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的情形只能是有證據證明法定義務人有轉移或隱匿資產財務情形。三是對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催告書,法定義務人有享有陳述申辯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執法人員應當如實記錄在案并進行核實,如果屬實則必須采納。第二,明確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既不履行行政決定,又不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為法定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具體執法實踐中,一定要把握好期限,否則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其三,工商行政強制執行可以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從行政強制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在行政執法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能濫用執行協議,與當事人達成執行協議應該把握好以下三點:一是達成執行協議的前提是不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二是執行協議中可以約定的方式一般為延期或分期繳納罰款,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的,可以減免加處的罰金,三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一旦發現當事人有不履行執行協議的行為,應當立即恢復強制執行決定。
《行政強制法》的實施對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執法也帶來了很多的挑戰,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是體現在兩個大的方面,一是隨著行政強制設定權的規范和上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行政強制措施依據減少,行政強制更為乏力;二是行政強制程序要求更為嚴密,執法辦案風險必然增加,但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一個重要的執法監管部門,在行政強制法實施后如何積極應對行政強制法的實施從而有效提高執法效果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筆者以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積極應對。
行政強制法進一步把行政機關的權力關進籠子里,是對現代權力制約理念的契合,在制約和規范行政權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所以,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不應該對這部法律的實施抱以抵觸的心理和態度。我們應當摒棄過去的一些行政機關即權力機關,行政機關是管理機關,行政相對方是被管理方、行政權力私有化等不正確的執法理念,應當樹立起以下理念:一是控權理念。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敗,為防止和避免對權力的濫用,必須對權力予以適當有效的控制。立法是控制權力濫用最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采用諸如警示、告誡、勸導等行政指導方式能夠達到執法目的的,一般不要實施行政強制。如經說理教育或進行行政告誡后仍達不到執法目的的,方可實施行政強制。二是程序正當理念。正是程序決定了法治和姿意的人治,我們要建設法治政府,除了制定法律,更為更要的是,作為法律的執行機關,我們要嚴格法律規定的程序執法,這有利確保執法公正和提高執法效率。三是權利救濟理念。行政管理相對方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在行政執法中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侵犯,有權采取申訴、申請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或申請國家賠償等方式予以救濟。作為工商行政執法人員,首先我們應當依法執法,其次我們應當尊重法律賦予行政管理相對方的這些救濟權利,如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應當及時告知其合法權益,一定不能對行政管理相對方的維權行為予以打壓、報復,第三,我們要積極應訴,避免在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中處于被動。即便敗訴中,亦應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執法方式和方法。
行政強制法對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和實施行政強制執行都設定了嚴格的程序規范,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執法人員的手腳,但我們一定要堅決杜絕執法的隨意性,嚴格按照行政程序法規定的執法程序采取強制措施和實施行政強制執行,否則就會導致行政程序違法的后果。
在工商行政執法隊伍中,我們的某些行政執法人員在以往的執法實踐中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些錯誤的執法慣性,比如不依法行政,超期、超出法定范圍查封、扣押,不按程序采取行政強制措施,隨意采取行政強制方式等,行政強制法實施后,這部法律不僅對工商行政執法的實體和程序兩方面對執法要求更為嚴格規范,同時加大了對于違法執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如該法的第六章法律責任中的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和第六十四條分別對行政執法人員的違法行為有相應的法律責任規定,不僅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還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執法人員在行政強制執法實踐中要避免亂作為和不作為等違法行為的發生,增強執法風險防范意識,提高執法風險防范能力。
有效的制度建設是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的重要依據,筆者認為要強化以下制度建設:一是要強加培訓。行政強制法作為工商行政執法的一部重要法律,我們應當加強學習,除了開展不定期專題講座和交流,我們還要加強自學,不僅掌握其條文規定、法律原則,更要領會其立法精神,把握其亮點及對工商行政執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戰,從而得以規范我們的執法行為。二是積極研討在行政強制法實施過程中我們行政執法面臨的一些難點疑點,結合行政強制法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由國家工商總局針對這些難點疑點問題予以統一規范。行政強制法作為一部規范行政強制的法律,其意義是非常明顯和重大的,但是作為一部行政程序法,其只能對行政強制的一般性、原則性的方面作出概括性的規定,不可能面面俱到,工商行政管理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在工商行政強制執法中適用行政強制時出出現了一些疑點和難點,給我們的執法實踐帶來迷茫,如在行政處罰中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經常采用先行登記保存措施,那么先行登記保存措施到底是不是行政強制措施呢?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送達執行催告書和行政強制執行決定書能否根據行政強制法的相關規定采用留置送達方式呢?行政強制文書的公告送達中,公告期間是否應當計入行政強制措施的期限呢?在查封、扣押期限內,對于依法確定將要予以沒收的財物未能在法定期限內作出行政處罰,那么查封、扣押的財物又如何處理呢?在行政強制法實施細則未出臺之前,這些執法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由工商總局盡快予以規范十分必要。
行政強制法的實施給工商行政執法帶來了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挑戰,隨著這部法律的實施,在工商行政執法實踐中也逐漸顯現出來諸多的適用和操作問題,這將都是我們今后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1]喬曉陽、張世誠: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解讀[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2]傅士成:關于《行政強制法》三個問題的看法和主張[J].法學家,2006(3).
[3]焦勇:行政強制法對工商行政強制的影響[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