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雙愛
(順平縣梁潔華希望中學, 河北 保定 072250)
教海拾貝
運用歷史故事 創設教學情境
侯雙愛
(順平縣梁潔華希望中學, 河北 保定 072250)
課堂的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年齡特征,創造促使學生準確地感知、理解、運用教學內容的課堂教學氛圍。用歷史故事創設地理教學情境,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課標理念,同時聯系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活力。筆者將以“澳大利亞”的學習為例來說明這一點。
第一環節:故事導入。早在公元2世紀,古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預言在赤道和南極之間存在一塊“南方大陸”。長期以來,許多航海家和探險家致力于尋找這塊南方大陸。1770年,英國船長詹姆斯庫克發現了南方大陸,將其命名為“澳大利亞”。此環節旨在以故事為背景,預設大情境,增加懸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第二環節:發現南方大陸。庫克船長在這塊大陸上發現了什么呢?展示“澳大利亞的獨特動物”分析為什么這里有古老而獨特的動物,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塊神奇的大陸除了具有許多獨特動物之外,還分布著廣闊的草原、美麗的海岸,當地土著人在這塊土地上也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展示澳大利亞海岸、草原、艾爾斯巨石和土著人的圖片,以澳大利亞的特色風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感性認識。展示有澳大利亞的世界地圖和經緯網輔助線,如果你是庫克船長,你會如何向英國王室匯報澳大利亞的位置呢?復習地理位置的描述方法,銜接新舊知識點,明確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第三環節:認識南方大陸。英國王室對庫克船長的匯報非常滿意,希望船長能盡快提供這塊大陸的一些詳細情況,看是否適合居住和開發。如果你是庫克船長,你會從哪些方面著手考察這塊大陸呢?開展讀圖分析活動。讀“澳大利亞地形圖”,思考:①澳大利亞的地形分幾大地形區?②各地形區的地形類型分別以什么為主?③各地形區的海拔分別為多少?④澳大利亞的地勢有什么特點?讀“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圖”,分析澳大利亞的氣候特征和氣候類型分布有何特點?通過讀圖活動,找出適宜人類居住和開發的區域,并從地形、氣候等自然要素方面進行分析,闡述理由。本環節旨在以地圖為載體,鼓勵學生讀圖分析地形和氣候特征,培養學生讀圖析圖能力,強化對地圖的應用,突出“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課標理念。
第四環節:開發南方大陸。女王要求開發澳大利亞,但澳大利亞適合發展什么呢?①認識“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根據澳大利亞的氣候和地形特點,推斷該國牧羊業應該分布在哪些地方?澳大利亞養羊業發達的有利條件是什么?②認識“坐在礦車上的國家”,讀“澳大利亞礦產和工業圖”,找出澳大利亞的主要礦產及其分布,并分析礦產與工業的關系。本環節旨在了解澳大利亞利用本國礦產、草場和土地資源優勢發展工礦業和農牧業,并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的事實,以實例理解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重要性。
第五環節:課堂總結。世界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了解其范圍、面積、人口、首都、居民語言、城市等,嘗試分析其國旗和國徽的內在含義,讓學生學會從歷史的角度看一個國家的發展史,掌握認識國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