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沈陽特派記者 倪光輝 張逸倩 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王 剛北京時間28日6時30分,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437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運送烈士遺骸的專機進入中國領空后,中國空軍派遣2架殲-11B新型戰斗機迎接護航。9時30分許,載有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的專機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整個活動受到中韓雙方極大重視,韓國國防部發言人說,“這是韓中雙邊關系新的里程碑,這將被視為推動東北亞和平的一個典范”。 韓國主要媒體28日均將志愿軍遺骸回國作為重要新聞加以報道。“令人感動的一幕”,韓國YTN電視臺28日的報道這樣總結當天在仁川國際機場舉行的中韓交接儀式。據韓聯社報道,中國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局長鄒銘和韓國國防部軍備控制次長文尚均準將28日在現場簽署了交接書。中方為裝有遺骸的棺木覆蓋了國旗,并舉行了簡短祭奠儀式。 為了完成此次交接任務,中國方面非常重視。28日8時25分,掛載實彈的沈空航空兵某師2架戰斗機確認運送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飛機后,立即以戰斗隊形加入護航編隊,護送專機抵達沈陽桃仙國際機場。《環球時報》記者獲悉,針對這次護航任務,沈空就航行諸元、指揮協同、特情處置等方面反復推敲研練,制定任務方案。9時22分許,當專機平穩著陸后,護航編隊從桃仙國際機場跑道上方通場致意,用飛行員特有的方式向志愿軍忠烈致敬。 隨后,檢驗檢疫、海關、邊防、民政等部門工作人員辦理相關手續,做好交接工作準備。沈陽軍區清點烈士遺骸棺槨數量,查收棺槨外表情況,接收遺骸棺槨。禮兵接收遺骸棺槨并粘貼國旗。11時30分,迎接儀式正式舉行。 在小號獨奏《思念曲》下,437名禮兵護送烈士遺骸禮步行進入場。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發表講話后,全體人員脫帽,向為國犧牲的志愿軍烈士三鞠躬。12時許,禮兵護送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上靈車,全體人員肅立,目送靈車離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8日感言,烈士魂歸故里,我們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 韓國《亞洲經濟》稱,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將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一處新建墓地。有13位志愿軍烈士的后代在27日晚就來到沈陽。28日上午,他們手臂上戴著黑紗,手中捧著父輩的遺像和鮮花來到陵園。他們當中大部分人都沒見過犧牲的長輩,或者沒有印象,但卻花了幾十年時間尋找親人的遺骸。當護送遺骸的車隊緩緩駛入陵園時,鄧其平沒忍住,哭出聲來。他是原志愿軍第63軍187師559團團長鄧仕鈞的兒子。鄧仕鈞在1951年掩護大部隊撤退的時候,被流彈打中頭部,犧牲在戰場上。 鄧其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希望咱們政府能給遺骸做個DNA檢測,希望這里面有我父親的遺骸,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這個。韓國政府已經表態了,繼續挖,繼續還。不久的將來,也許很快就能找到了。”▲
環球時報201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