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異卉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 (沈陽 110034)
職業院校以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為重點,在人才培育過程中,結合職業院校教育實際,開展科技哲學教育,使學生樹立良好的科技哲學觀,正確對待自己學習的專業,培養他們成為素質健全的社會人而不是機械的技術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1]。職業院校的辦學目標是著重培養職業化的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如何在培養這類人才的同時提高學生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以增強學生個體的社會競爭力?值得思考。職業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應針對學校實際,以科技哲學教育為切入點,摸索和建立學生科技素質培養體系,對于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技哲學教育,既增加了學生對科技發展的認識,也樹立了學生對科學技術知識存在合理性的認識。通過培育職業院校學生建立正確的科技哲學觀,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增加社會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和奉獻意識,使學生勇于擔當起服務于國家、社會和人民的責任。另一方面,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的育人水平,完成培養對中國的創新性國家建設和人才強國戰略的實現具有推進作用。此外,正確的科技哲學教育,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得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能力得到提升,獲得專業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將其應用到實踐當中。更重要的是,通過科技哲學教育,可以正確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科學技術與自己、人類、環境之間的關系。對于科學技術的思考,不僅是從專業自身,更要開拓視野,反思整個人類的行為,關注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根本利益。
科技哲學研究對象是自然界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作用[2]??萍颊軐W課程,主要包括自然觀、科技觀、科技方法論、科學技術與社會等。職業院校開展科技哲學教育,讓學生通過相關課程的學習來樹立正確的科技哲學觀,培養學生辯證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科技哲學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技術。歷史的發展已經充分證明了科學技術的強大,世界因科學技術的創新而不斷變化。通過科技哲學教育培養職業院校的學生對科學技術發展的系統認識和整體感知,以促使學生深層理解科技的特點、功能、結構和目的,重新審視科學技術、人類和自然的關系,不能只把科學技術看作簡單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把科學技術放在一個復雜系統內理解[3]。
科技哲學教育引導學生全面認識科學與技術的統一性。區別科學與技術兩個概念間的差異,明晰兩者之間的關系,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幾乎所有的科學家、哲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都認為科學和技術具有普適性、可檢驗性和統一性。職業院校通過科技哲學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與技術的統一性及其辯證關系,提高學生自身的人文素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科技哲學教育培養學生科技素養,感受科技內在的人文精神。科學是充滿著勃勃生機的創造性活動,它在追求真理和知識的同時也在追求著人類的進步和發展,在創造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在創造著精神文明。科學活動是整個人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體現的精神本身就是一種人文精神??萍寂c人文共同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科技發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正確指引,人文精神的引導又使得科技發展更切合社會進步的需要。通過科技哲學教育,使學生逐步形成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良好的科技素養,同時更注重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職業院校必須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是培養機械的技術人還是素質健全的社會人?明確培養理念,并把這種理念付諸到教育實踐中。從社會的現實反映來看,如今職業院校培養的多是技術人,而非社會人,職業院校應在已有的辦學理念基礎上增加哲學觀的思想內涵,強化培養具有正確的科技哲學觀的專業技術人才。
通常職業院校是以技術性教育和進入職業的適應性教育為主,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的時間相對較短,還要進行相應的實訓和實習,受客觀因素制約,絕大部分職業院校沒有設置與科學技術發展相關的哲學課程。因而,在職業院校開展科學技術哲學教育還需要不斷摸索和嘗試。職業院校如何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技哲學教育?需要進一步思考。職業院校應充分考慮學校自身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要,通過選取一定數量的學生樣本,根據實際設計相匹配的調查問卷,進行科學技術哲學方面學習需求的研究。通過調研分析,了解當前職業院校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認識,對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之間的認識,進而明晰當前學生對科技哲學相關課程的學習需求,以此為基點,有的放矢地開設科技哲學相關的選修課程,或者開展科技與人文精神、科技與當代社會等各種符合職業院校學生的專題講座的形式,來進行科技哲學教育。在教育形式、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方面,根據學生特點,進行科學選擇。通過開展科技哲學教育,使廣大學生充分理解在進行專業技術學習的同時,不僅要掌握專業技術還要了解其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加明了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所學的技術,服務于大眾造福于社會,使職業院校最終達到培養出真正能夠服務于社會的有正確的科技哲學觀的專業技術人才。此外,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正確引導學生對所學專業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促使受教者從現代技術人向現代社會人的根本轉變。彌補當前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缺失,讓即將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型技術人才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此同時,職業院校應注重校園科技哲學氛圍的烘托,構建良好的校園科技文化對提高學生科技認知和科技創新能力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面對愈加激勵的社會競爭,對職業院校學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完備的理論知識、過硬的專業技術、健康的心理素質,同時還要具有科技創新精神和科技創新能力,并且能不斷學習以滿足社會高速發展的需要??萍颊軐W教育融入職業院校人才培育過程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對學生未來走向社會成為符合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科技哲學教育,使職業院校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貢獻力量。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徐小欽.科學技術哲學概論[M].科學出版社,2010.
[3]付盛松,李昊.高職思想教育的科技哲學觀探析[J].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