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兵
(武漢商學院 湖北 武漢 430000)
在我國,零擔運輸是伴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而出現,從農村走向城市,由城市輻射全國,服務于全社會。零擔運輸經歷了起步、成長、鼎盛三個階段,曾是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運輸方式,也曾是公路運輸產業中的一大支柱。在近60年的漫漫歲月里,從國家經濟恢復期萌發了城鄉零擔班車開始,是運輸網絡化為零擔運輸發展奠定基礎,隨后的工業梯度轉移加速了運輸的發展,繁榮了零擔運輸,而個人承包引發網絡功能弱化,零擔運輸在產業鏈中斷裂、消失,催化零擔運輸走入下降通道。今天我們看到的零擔運輸企業正艱難前行。
據2011年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公路零擔運輸企業約有78萬家,并且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長,總數量超過其他國家零擔企業數量的總和,很多零擔企業只憑一部電話一輛車,靠價格戰競爭生存,我國公路零擔運輸前20名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不到2%。相比之下,美國前五大零擔公路運輸公司,壟斷了美國60%的市場份額。我國大部分微、小零擔運輸企業短期行為明顯,雜亂的行業環境讓很多企業不愿為了企業長遠發展考慮,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管理流程,提高物流服務質量。整個行業服務呈同質化態勢,價格成為吸引貨源的主要籌碼。專線零擔運輸與炒貨公司合作生存是中國零擔行業的常態。
伴隨著城市功能的變化,滿足社會對運輸的需求,必然引發運輸模式的變革,迫使運輸企業進行改變,運輸網絡的建立和管理必須遵守經濟法則,以經濟為紐帶,建立經濟“共同體”;先進的運輸模式替代落后的運輸模式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公路零擔貨物運輸作為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車多主、集零為整、化整為零、分線運送、直達轉運、方便快捷等特點,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已經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零擔運輸企業絕大多數是微、小型物流企業,所以在經營上更符合零擔運輸的特點。
首先,在經營決策上,很多微、小型物流企業的經理人,由于自己既是老板,又親自奮戰在第一線,企業經營情況和市場情況了解較快,信息反饋快,因而決策也快,能較好的滿足零擔運輸靈活多變、方便快捷的特點。
其次,在中長線運輸(尤其是中轉貨物的運輸)的速度、網絡及價格上,微、小型物流企業往往能充分利用其他運輸企業的線路、網絡、網點資源和一些回空配貨車輛來彌補自己點少線短的弱點,實現互補,形成一種合力,自發進行資源整合,構筑了一張四通八達的汽車零擔貨物運輸網。哪家安全保障好,信譽高、速度快,價格便宜就交由哪家中轉。許多微、小型物流企業之間都有相對固定物流合作伙伴,并由此構成一條物流鏈,形成一個或緊湊或松散的利益聯合體。由于速度及價格的選擇余地大,微、小型物流企業比大型物流企業更占優勢。
再次,在服務客戶問題上,微、小型物流企業比大型物流企業更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如對于自己的目標客戶,有些中小型物流企業不僅能上門接送貨,而且能幫助代收代發貨款,成為買賣雙方的媒介。有些微、小型物流企業甚至開始向單一貨物專業化市場轉化,并與配送結合起來,大大降低了客戶的經營成本,免去了客戶的庫存煩惱。可以說,零擔貨運以其方便、快捷、價廉深得人們的青睞。
由于微、小零擔貨運企業擁有這些優勢,所以在競爭中,面對國內中、大型的零擔貨運物流公司的的沖擊,微、小型物流公司不僅沒有感覺到壓力,甚至還能在競爭中獲勝。
可見,船小好調頭的優點,在零擔貨物運輸市場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瞬息萬變、競爭空前激烈的物流市場中,靈活的微、小型物流企業針對反應遲鈍的中、大型物流企業是有自己特有的競爭優勢的。
雖然微、小零擔運輸企業具有以上優點,但是,行業環境差和自身發展的局限,經營起來并不輕松,存在的問題更顯突出,比如:實用性管理人才極度匱乏;盲目的非理性的競爭;管理過程粗放,管理方式落后;設施不完善,運輸裝載設備處于相當低的水準等,每一個問題的解決,對于微、小零擔運輸企業來說,都難如登天,要想更好的存活下來,行業聯盟是微、小零擔運輸企業唯一的生存方式。
零擔運輸的服務對象具有不確定性,在運輸量放大的時段,人手、車輛、運輸節點和運輸線路都會出現短缺,為了不影響目標客戶的服務質量,企業被迫購買車輛、臨時招聘員工等。一旦解決了燃眉之急,增加的人力、設備和線路就需要更大的運量來做成本支撐,否則,企業的運輸成本將持續走高,而獲得運量支撐并不容易,所以出現零擔運輸企業,規模越大效益越低。但是,如果采取行業聯盟的方式,企業可以做得不夠大,而平臺可以做得無限大。在平臺上,大量的零擔運輸可以進行資源的整合和業務外包,將突然增加的運輸任務通過聯合運輸或外包運輸的方式來進行,等任務結束關系自動解除,形成一種松散型的類似矩陣式的組織管理結構模式,平臺這個時候為每家企業提供專項完成需要的基本條件,使企業能夠臨時組建項目團隊,待完成后自動解散。這樣一來,平臺就能解決企業因盲目擴張帶來的成資本投入問題和彌補自己點少線短的弱點。
零擔運輸企業一般規模小、家族式管理模式居多,管理能力低效,很難留住人,更難留住人才。而企業標準化管理需要懂得管理標準的人才去實現它,企業用人和企業發展之間的矛盾已經日益突出。在協會中一些具有發展遠見的企業認識到這個問題并開始進行改善,可效果并不盡人意,原因很簡單,就像盛水的木桶換一塊金子做得木板,并不能改變木桶盛水的使用壽命。在舵落口大市場,一家物流運輸企業規范了沒有用,也沒有意義,必須要營造整個市場物流企業規范的氛圍,這就要發揮平臺的造血功能,在平臺上,對行業管理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將行業管理標準首先根植于這些培訓人員的腦中,培訓出一批了解行業特點、懂得公路零擔運輸規律、熟悉市場環境的管理專門人才,再把這些人才分配到市場里的物流運輸企業中去,讓他們在各自的企業中建設相同的行業標準,形成市場統一的管理模式。有了統一的標準,企業同企業間的合作目標清晰、人員清晰、責任清晰。這樣一來,平臺為每家企業都解決了留人難,留住人才更難的問題,還幫助企業形成了一套市場統一的管理標準,企業管理規范了,整個市場就規范了。
企業在運輸中都會碰到工作場地不足的問題,貨物擺放雜亂無序,影響運輸效率。公路零擔運輸企業的服務呈現同質化,而我們的目標客戶的需求越來越多和越來越高,為了保住這些目標客戶,物流企業開始被迫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貨物的集中和轉運處理;包裝改進、配載配裝、分撥到門等,這些服務的開展都需要一定功能的物流設施(這里暫不分析還需要建設相應的物流信息系統),而建設這些物流服務設施對于一家零擔運輸企業來說根本就不現實,而未來,不能滿足客戶個性化要求就要喪失客戶的風險,多年維護的客戶不能因為你不成長而始終同你合作。解決這個問題,又要回到平臺上來,利用平臺的力量,多種途徑來籌資建設物流服務設施,用來服務市場物流企業開展多功能“物流化”運輸服務,既可以做大物流協會的平臺,又可以將一些短期行為明顯,不愿長遠發展和改善管理和服務的企業淘汰出去,優化我們的市場。
去年10月9日,長江商報消息:舵落口大市場志通物流公司卷款人去樓空,涉及此事的商戶有上百人,金額超過千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僅東西湖舵落口大市場內,2010年有8家物流公司“跑路”,2011年有4家,2012年有3家。其中原因各異我們暫不做分析,而事件突出的問題是,誰來保障托運人貨到回款的資金安全。顯然誰都不能保證,只有引入機構監管才能治標治本。成立行業聯盟公司,在銀行開設一個公共賬戶,所有股東單位運輸貨到付款采用POS機結算的方式將貨款直接存入公共賬戶,公司專管人員來為托運人定期結算,這樣一來,對資金的路徑進行了監管,保障資金使用安全的同時提高了企業誠信服務的信用度。企業融資資金對信用度高的股東企業出現暫時資金周轉困難,可以通過向企業董事會提交申請審查和銀行防范資金使用風險的規定,進行小額借貸,而回款必須在銀行的監管下從運輸費用里面自動扣除,保證借貸資金的安全。這樣一來,平臺“資金池”的功能就顯現出來了,既能保證代收貨款的資金安全,又能進行小額資金借貸,盤活“資金池”里的資金。
上世紀末,公路零擔運輸在產業鏈中斷裂、消失,催化了公路零擔運輸走入下降通道。現代物流中,運輸的功能進一步強化,除了傳統的送達功能外,更強調運輸過程中的存儲、加工、包裝、聯運等功能,而這些功能的實現,需要運輸環節重新回到產業鏈中來,未來,優秀的運輸企業是能提供與運輸相關的一整套物流方案的設計,不能構建到產業鏈中去,物流運輸企業是無法做大做強的。而平臺的建設,給每個想做大做強的物流企業提供的機會,通過平臺功能來延伸運輸環節上、下游供應鏈,形成產業聯盟,讓行業聯盟中發展較快、規模較大的企業脫穎而出,完成公路零擔專線運輸模式向專業化、物流化運輸模式的轉型。
我國物流業雖然起步較早,發展卻很不理想,特別是一些微、小型物流企業,大部分還停留在企業規模較小,物流管理比較分散,家族式管理能力低效,運輸網絡不健全,跟不上客觀形勢的需要,適應不了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極大影響了物流業的整體發展。
本文通過結合自己的實踐工作,廣泛查閱相關資料,對微、小型公路零擔運輸企業進行分析,闡述這一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希望對這一行業發展,有所幫助。
[1]陳聽、王海洋:我國公路貨運領域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9(5).
[2]張維中:由公路零擔物流至發展現代物流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09(1).
[3]張學超:零擔快運直達式與中轉式運營模式研究與應用[D].山東大學,2011.
[4]林自葵:貨物運輸與包裝[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