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云霞 張婧韻
(南昌大學歷史系,江西南昌,330031)
檔案是有價值的原始記錄性信息,農村檔案作為檔案的一種,是農村生產、生活的直接記錄,有著無可估量的價值。筆者認為農村檔案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政治價值、科研價值是極具開發潛力的,這也將成為將農村檔案工作進行到底的不竭動力和助力。但是在現行的農村檔案工作中,以上價值在農村檔案工作中可能更多的還只是初步或部分涉及,因此如何將農村檔案的價值開發常態化甚至是超常規化,讓農村檔案真正用起來,怎樣為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建言獻策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農村檔案是指與農村工作或農業生產有關的一切檔案材料。其內容較為寬泛,沒有一個明確限定的范圍。但就一般情況而言,它包括三個部分:(1)農業文書檔案,即黨政領導機關為指導農村工作或農業生產而發布的命令、指示、辦法、規定,以及農民與國家簽訂的各種協議、合同、任務書等;(2)農業科技檔案,即農業區劃、土壤普查、自然氣候調查、肥料使用、種子培育、作物栽培等科技材料;(3)總結農業生產經驗,記錄農民生產活動,或其他有關事宜的其他檔案。農業檔案的來源較為廣泛,上至中央國家機關,中至農業科研機構,下至農民個人,都可形成農業檔案。農業檔案的管理,屬于文書檔案的,多在鄉鎮綜合檔案室或縣級檔案館;屬于科技檔案的,多在農業科技機構的檔案室或接受其檔案的檔案館[1]。可以看出在農村檔案中蘊含著農業生產、科技信息等大量信息資源。從2005年起至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都強調了加強信息化建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2010年,國家檔案局更提出“以實現農村檔案信息共享為目標,開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新天地”,可見農村檔案的信息價值不容忽視,農村檔案信息價值的開發勢在必行。當前,隨著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服務“三農”的各項惠農工程也逐步展開,產生的大量農村檔案,是傳統意義上的紙質檔案,還有大量的電子檔案,不僅僅信息量大且種類繁多,迫切需要深化信息化建設,農村檔案隱藏著豐富的信息開發的潛能。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在農業社會信息化建設中,農村檔案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價值,具有經濟價值、文化價值、政治價值、科研價值等價值。
農村檔案包括土地,林權,水文,地理,農業科技,財務,公路等方面的檔案,對于一方水土的實體資源有著直接原始的記載,有著不可忽略的經濟價值,可以利用這些農村檔案記載的信息進行合理的資源開發,甚至是招商引資,對農產品的交易也可以提供直接的信息,可以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例如,儀征市新城鎮經濟服務中心將全鎮的專業大戶按類別登記造冊建檔,并將這些檔案資料向專業大戶提供服務,促進相互了解、相互聯系、共同提高。通過有關檔案資料,新城鎮4 個奶牛養殖大戶最終聯手以越江奶牛場為龍頭,組建起奶牛養殖經濟聯合體[2]。
另外,目前農村檔案信息化發展迅速,農村檔案信息共享工作也正在倡導實施,不少單位面向社會進行檔案信息工程和檔案信息管理軟件招標。我們的專門管理機構可以參與到這里的市場競爭,不再是一味的被“輸血”,而是主動“造血”,有足夠的經濟資源才能加大對農村檔案工作的經濟投入,增強農民利用檔案的滿足感,促進農村檔案的深層次發展,從而促進新農村建設。
開發農村檔案的經濟價值,使農村檔案信息在實現農村檔案利用公益化后,實現農村檔案信息的市場化,創造經濟價值,就能在觀念上引導民眾的支持,讓農村檔案工作不再是國家的一廂情愿,而是自下而上的運動。
農村檔案是農村文化的寫實,是鄉土習俗的記載,對于農村文化研究有重大作用,農村檔案有民間技藝的記載,有鄉土民情的反映,對于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有參考作用,并且可以進一步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旅游資源,實現同一檔案的雙重價值甚至是多重價值開發,例如黃山市徽州區就曾利用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歷史檔案,對屯溪老街進行了規劃改造,發展旅游行業[3]。
近年來,檔案記憶觀不斷被檔案界所接受并深化,檔案學界對于檔案記憶更是多有論述,基本的共識是,檔案和檔案館是集體記憶建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4]。并且將檔案記憶觀貫徹于檔案工作中,據不完全統計,已有50多家檔案館開展了“城市記憶工程”,挽回了一段段瀕臨消失的城市歷史[5]。農村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越來越多的鄉村蛻變為城鎮,一些鄉土文化也逐漸淹沒在城鎮化浪潮中,如果在農村檔案工作中挖掘農村檔案的文化價值,成為一定意義上的“農村記憶工程”,相信對于保留鄉村記憶,傳承民間技藝,弘揚鄉土文化,將發揮重要作用。
農村檔案反映了農村的基本面貌,記錄了農村發展的歷史,對于提高農村自治和鞏固農村基層政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農村的戶籍,干部任免,工作文件,財務檔案等檔案一方面可充當農村政務工作的情報資料,對于摸清當地村務民情,有效開展工作提供有用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農村財務檔案等公開和利用,可以規范農村賬務工作,減少貪污腐敗等經濟問題。同時,檔案公開也是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之一,是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實施、實現政治通達的舉措。
此外,農村檔案中反映的農村工作的相關問題,可以為國家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有利于政策實施的連續性。開發農村檔案的政治價值,實現農村檔案公開,尤其是政務工作方面的檔案公開,既響應了國家政府信息公開的號召,也有利于廣大農民群眾對國家政策的了解和支持,實現政通人和。因此,開發農村檔案的政務價值,對于實現農村的“政治文明”無疑將是重大助力。
在農村現代化進程中,農村檔案涉及農、林、牧、副、漁、農產品加工、科學研究和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各種載體的信息,其中有當地水文氣候記載,農產品特產種植、發展情況的寫實,農業科技研發、推廣的原始性記錄,還有農田水利分布情況的反映……這些都是農村現代化,農業科技化、信息化的一手寶貴資料,對于農業科技發展,科學研究有著重要參考價值。開發農村檔案的科研價值,可以有效節省農業科技的投入,高效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將科研成果投入生產應用,將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
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農村檔案工作正在全面發展,農村檔案基礎設施正逐步完善,在信息化建設的號召下,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也正在轟轟烈烈地開展,然而農村檔案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
制度是具有權威性的規章和準則,可以規范農村檔案工作中的行為,為農村檔案工作提供執行依據,促進農村檔案工作的標準化,制度的缺失將不可避免地引發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工作的散亂等問題。制度的缺失首先體現在“有、無”上,在農村檔案人員的工作制度、農村基層檔案室的管理制度、各地方檔案室的具體的歸檔范圍、檔案利用的相關規定等制度上,一些檔案室(館)有相關的制度或規定,但不齊全或沒有施行,而很多則沒有相關制度規定。其次,在制度建設上,缺乏統一要求和部署。了解和發現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工作制度上的問題,可以為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的規范化、有序化指明方向,應予以重視。
農村檔案開發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農村檔案發展的好壞。現實農村檔案工作中,有的檔案工作人員對農村檔案價值也了解不深,對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的研究和投入也不夠積極,更談不上做好農村檔案信息價值的開發工作了。此外,有的領導對于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不夠重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村檔案的發展方向,在一定層面上成為農村檔案價值開發的發展瓶頸。可見農村檔案的觀念問題不容忽視,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的意識淡薄這個問題亟待解決。
經費既是支撐農村檔案價值開發工作的物質基礎,也是推動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的物質保障和前進動力。但我國當前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工作中,卻存在著經費不足和經費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制約了農村檔案信息價值的開發與利用工作。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首先由于我國農村地區廣,農村檔案的種類多,數量大;其次,在全面深入開展農村檔案工作中,搞好基層檔案室建設、做好檔案工作人員工作、實現農村檔案信息共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再次,在現實工作中,有的經費沒有用在關鍵之處;以及單純靠資金輸入的被動式輸血,而不主動利用檔案資源開發價值創造效益……所有這些經費問題,無疑給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形成阻礙,勢必會導致農村檔案工作的停滯。
農村發展涉及方方面面,農村檔案涉及的方面也多種多樣,相應的檔案分布也比較零散,與農村檔案或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單位繁多。如果沒有集中、統一的權威力量來規范、統一領導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工作,沒有強有力的行政力來強調、完善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工作,難免有時候會“各自為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農村檔案信息共享工作,難以跟上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在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中,有的信息化程度較高,有的信息化建設程度并不理想。如農村危房改造檔案信息化建設程度高,已建立農村危房改造檔案管理系統,可以在全國各地實現網上在線查詢,而新農合檔案的信息開放程度卻較低。不論是對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的基礎工作,還是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制度、觀念等層面,農村檔案行政力量分散,缺乏集中統一、專門的檔案行政領導部門無疑將制約農村檔案信息價值的開發工作。
借鑒國外成功做法和國內先進經驗,站在全局的角度,筆者提出了以下措施,以促進農村檔案信息價值的開發。
農村檔案的種類繁多,產生農村檔案的機構、企事業單位也較多,農村檔案工作不僅僅是檔案部門的工作,而且是一場和多部門檔案工作的外交,在實際工作中要與各機構、單位協調工作,沒有獨立、專一、集中的行政力量做堅實后盾,沒有專門的農村檔案行政工作機構,農村檔案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會受限制,農村檔案的信息價值的開發程度亦會受限。
Chief Records Officer(CRO),或稱“首席文件官”,是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下文簡稱NARA)在機構重組中出現的,CRO是基于電子文件的飛速增長和日益復雜難以有效管理,在NARA 的核心價值倡導下,側重于提供高效的服務和利用而創建的,對于文件的有效管理和價值開發有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農村檔案正日益增多和日趨復雜,在因特網和計算機技術環境下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更是不容忽視,最大程度開發農村檔案價值實現高效服務迫在眉睫,這同美國CRO 的形成背景有一定相似性,且農村檔案的行政力量分散,執行力弱等問題也迫切需要設置一個專門的農村檔案行政機構,一個獨立性強和專門性強且以開發農村檔案信息價值,實現農村檔案信息利用公益化和農村檔案利用市場化并重為目標,以側重提供高效服務為理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CRO,并且是一個有權利和能力在農村檔案工作中,協調與國家各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利益和工作,帶動農村檔案工作的發展的機構。
在開發農村檔案經濟價值中,如何在實現農村檔案的利益性的同時實現國家檔案工作的公益性,有效防止和解決在開發農村檔案價值過程中出現的經濟問題和行政不正當行為,在此從管理理念出發,探討可行性策略。
ICAC(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即香港廉政公署。ICAC 以肅貪倡廉為目標,采取預防、教育及調查三管齊下的管理理念,使香港真正迎來了廉潔的黃金時代,成功地實現由亂到治的歷史性轉變,并成為公認的世界最廉潔的地區之一,被世界各國家、地區借鑒、引進。
針對于目前農村檔案工作的相關問題采用預防、教育、調查的方式,一方面通過執行處全力肅清檔案工作中的不合法現象,不規范行為,和國家投入后的實行問題,在開發經濟價值中出現的經濟問題;另一方面將檔案工作規范化、合法化、高效化、公益化、廉政化重心前移,通過審核相關政府部門、檔案部門的法律文件、工作程序等工作,協調各機構工作,堵塞漏洞,促進檔案系統內的一致性與標準化和系統外與聯系單位的一致性和標準化;同時,通過深入教育宣傳,不僅讓檔案工作者而且讓民眾了解檔案,愛護檔案、利用檔案、發展檔案,也改變部分人群的檔案意識薄弱,檔案保護意識淡薄,檔案利用意識不高的現象。
面對群眾對農村檔案價值的認識缺失現象,加強宣傳可以利用外在的力量改變這一狀況。宣傳工作不僅要在群眾中展開,而且還要在檔案工作者中展開,形成自上而下,由內到外的認識改變,讓我們的檔案工作者有不竭的動力,讓廣大群眾對檔案價值有一定了解甚至對價值開發有更進一步的支持。我們應當創新宣傳方式,讓直接式宣傳和植入式宣傳并行。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體進行宣傳工作,同時靈活運用微博、微信、人人、QQ、網站等新一代多媒體進行宣傳工作。可以是紙質的宣傳,也可以是廣播或者是視頻等的傳播形式。可以是直接的宣傳,也可以是間接的宣傳,如利用新聞報道,尤其是開發農村檔案價值的成功案例;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甚至是全國范圍內開展農村檔案相關內容的征文競賽等競賽活動。同時在調動檔案本部門宣傳工作的同時,也充分調動涉農部門或者其他相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宣傳力量,使資源充分利用。
以現有法律為基礎,合理地制定細化的各基層檔案室的管理規定、歸檔范圍等,在檔案工作中,政策的改變通常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檔案收集的內容等。如將惠農檔案作為檔案重心時,基層各部門則積極收集整理與惠農相關的檔案;將信息化作為檔案發展的戰略規劃時,則各檔案部門立馬進行設備更新、網絡互聯、配置計算機檔案管理軟件等信息化舉措;而著重實施新農合政策時,農村醫療檔案則成為收集的重點,而實施養老保險等政策時,農村養老的相關檔案則成為重點。可見,政策固有的宏觀性使得檔案工作難免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必須依托現有的《檔案法》《檔案法實施辦法》等,合理地制定相關檔案法規、標準,通過各種檔案法規、標準來規范檔案工作[6]。另外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制度,彌補農村檔案制度上的空白或者是缺失。
農村檔案的價值遠不只上述這些,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挖掘出更多,文中對農村檔案工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以及制度建設等方面的探討,其內容可能不夠詳盡。但對農村檔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農村檔案工作未來發展模式的暢想,特別是對農村檔案信息價值開發所提出的相關策略,將對農村檔案工作起到一定參考和借鑒作用。
[1]秦志華,李可心,陳先奎.中國農村工作大辭典[F].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358.
[2]薛梅.發揮農村檔案功能助推和諧社會發展[J].檔案與建設,2012(5):63.
[3]姚邦藻.徽州學概論[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262-263.
[4]馮惠玲.檔案記憶觀、資源觀與“中國記憶”數字資源建設[J].檔案學通訊,2012(3):5.
[5]丁華東,尹春梅.“城市記憶工程”開展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檔案管理,2011(5):51.
[6]王新才,陳劃生.東莞市農村檔案管理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檔案學通訊,2011(4):101.
[7]徐新雨,黃新榮.從CRO 的設置看美國政府文件管理的新變化[J].境外學術交流:81-85.
[8]NARA.A Charter for Change:Charting the Course[EB/OL].[2012-4-25].http//blogs.archives.gov/aotus/wp- content/uploads/2011/02/charting-the-course.pdf.
[9]苗德亮,王新學.農村檔案的作用不可低估[J].檔案學通訊,1999(1):20-21
[10]趙真.開展農村檔案信息共享工作需明確的幾個問題[J].浙江檔案,2011(2):45.
[11]楊紅.“農村檔案資源共享工程”的傳播渠道和共建途徑[J].中國檔案,20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