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碩 邢安龍 叢淑榮 張 濤
關于發揮財政重點扶持行業資金管理的思考
楊亞碩 邢安龍 叢淑榮 張 濤
針對公汽行業財政資金投入量大、補貼對象范圍廣等特點,今年各級財政部門紛紛對公汽公司的財務會計核算、成本費用和利潤構成、職工薪酬分配、票價形成機制、固定資產購置等內容開展檢查。在對公汽公司進行會計監督的同時對其財務狀況(重點關注財政資金的投入使用情況)開展了調研:
1.公汽始建于1955年,是全市唯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公益性公交客運企業,主營城市公共客運服務。現有在冊職工2,251人(其中在崗職工917人)。土地7宗,總面積6.72萬平方米,建筑物1.18萬平方米。運營車輛481臺,其中:柴油車輛361臺(環保新能源LNG車輛120臺)。維修設備有21臺。
2.生產經營及負債情況:現有運營線路41條,日均運營班次4,190個,日均線路運營里程8萬公里。截至2013年底欠款包含:①職工“四險一金”4,520萬元;于司機安全保證金1,630萬元;③購車款本金3,800萬元;④IC卡預收款990萬元;⑤職工醫藥費、取暖費90萬元。
3.2013年財務收支及資金流動情況;收入總額12,180萬元,支出總額12,780萬元,當期利潤總額-600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400萬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730萬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 180萬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900萬元。
1.生產經營逐漸減虧。主業收入:2011年4,800萬元、2012年6,800萬元、2013年7,300萬元,累計增加2, 500萬元。利潤總額:2011年虧損860萬元、2012年虧損800萬元、2013年虧損600萬元,累計減虧260萬元。
2.政策扶持逐漸增大。2013年度政府對公汽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各種補貼均按計劃實際撥付。①更新120臺新能源車補貼30%首付款1,330萬元,購車利息補貼450萬元;于公交場站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節省土地使用稅支出90萬元;③車輛購置附加稅全免的政策;④補交退休和調轉職工養老保險時免交滯納金的政策。
3.線網布局逐漸合理。根據公交線網布局整體規劃,公汽出資700萬元,提前收回3條路的60臺車輛及線路經營權,推進公車公營,現公營車輛占有率達85%。新增開4條線路,基本做到有路就有公交車,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滿足廣大市民的乘車需求。
4.車輛配置逐漸提高。購置環保、低能耗的新能源車輛,打造百姓的“綠色出行”。通過采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購置120臺LNG新能源公交車,極大地改善了運力配置,緩解運力緊張局面。
5.場站建設逐漸改善。新建的停車場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政府劃撥的土地1.5萬平方米,用于建設公交停車場,有效緩解車輛停放巨大壓力。
6.企業管理逐漸規范。①創新技術管理模式。深化燃油供應方式的改革,由承包經營轉變為與石化公司合作定點加油,每年可減少油料支出100萬元。大修廠實行“4S店”維修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材料供應和庫存,降低公司資金周轉;于改變車輛保險投保方式。采取自保車損險的辦法,年度節約車輛保費100余萬元;③革新用人分配制度。精簡調度員崗位,駕駛員實行26天工作日,取消大替班及工資待遇,推行績效工資,以上改革舉措減少年度支出60萬元;④改革IC卡票制。成功取消8折月票卡,全面恢復9折普通卡,年度增加收入300萬元;⑤改革運營調度管理。采取合理調整班次配置運力、調整房屋租金收入、控制各項管理費用支出等措施增收節支,開源節流,向管理要效益。
7.職工待遇逐漸增長。2011年初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400元,2013年底2,600元。為提高一線司機工作的主動性,全面推行駕駛員績效工資分配辦法,司機月收入達到4,000元,與市場價格趨同。
(一)歷史遺留問題太多,欠帳沉重
1.資金欠帳太多:截至2013年底總負債14,600萬元,資產負責率高達105%,沉重的債務導致公司沒有發展后勁,資金壓力很大。
2.人員欠帳太多:多年積累形成的人員包袱沉重,每年公司負擔的退休人員費用220萬元,內退及長休人員的費用620萬元,沉重的人員包袱導致公司的人力資源成本大幅增加,加重了企業的虧損。
3.保險欠帳太多:自 2001年,開始欠繳“四險一金”,2012年公司恢復正常交納工傷及生育險,每年要償還退休職工欠繳的保險300萬元。截至2013年底累計欠繳“四險一金”4,300萬元。職工切身利益很難保證,無法享受公積金低息貸款等政策,影響了職工隊伍穩定,很難留住優秀的管理人員。
(二)當期運營政策性虧損,財政補貼不足
1.生產運營是公益性的政策虧損,財政補貼不足。票價機制主要是物價局從惠民的角度考慮確定票價,沒完全考慮實際運營成本,沒結合成本的實際增長因素,從民生的角度出發。票價多年不調整,主體線路(30余條線路)多年來一直是每人次一元的低票價,但人員成本、車輛購置成本等運營成本費用年年都在增加。依據相關數據測算每車公里運營收入2.88元,運營成本支出4.41元(未考慮燃油補貼),運營每車公里虧損1.53元。
2、對特殊群體的惠民政策導致虧損加劇,沒有依據實際刷卡量給予等額財政補貼。依據2013年實際刷卡數量學生卡、學生特困卡導致減少收入450萬元,70周歲以上老人免票導致減少收入700萬元,但這些特殊惠民政策每年財政補貼只有350萬元。
(三)公交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較慢
現有公交基礎設施與城市發展差距日益拉大,設施不完善,配套不齊全。站前及城鄉結合部沒有樞紐站,公交車進場率很低。缺少公交專用道,公交車運營速度較低。沒有專屬的加氣站、加油站。
(一)公交發展規劃、行業規章的制定是公交優先發展的重要前提
盡快制定公交發展規劃及行業管理相關法律規范,規范城市公交的市場準入、運營考核、退出行為,做到有法可依,避免資源浪費和惡性競爭的發生。
(二.)基礎設施的投入是公交優先發展的關鍵步驟
1.通過資金投入、劃撥土地、減免費用、落實優惠政策等辦法支持企業建2個加氣站,保證氣源供應。
2.開辟上下班高峰時段的公交專用道,組建快速公交,提升公交的出行速度。
3.設立首末站點,規劃建停車場。并配置提供上下水、電、調度室等基本設施。
4.將市內站點、站牌規劃和建設職能統一劃歸交通局和公交公司管理。
(三)建立長效補貼機制是公交優先發展的有效保障
1.對學生卡、老年卡等各項特殊惠民政策使公司減少的收入,給予按月按實際刷卡數量據實等額補償。
2.對購置公交車給予購車本金補貼或提高購車補貼比例,減輕公交的還款壓力。
(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公交優先發展的動力源泉
從根本上解決欠繳保險問題,借鑒其他市的做法,將所欠保險統籌部分給予減免,補交保險免交滯納金政策長效化。保證當期“五險一金”正常交納,維護公交職工的切身利益,穩定職工隊伍。
(作者單位:遼陽市投資審核中心、遼寧省財政監督檢查中心、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遼陽市財政監督檢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