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荻
加強美術類院校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的思考
楊荻
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是美術類院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應設立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專門部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建立健全捐贈藝術品資產收藏制度;雙管齊下,社會監管高校捐贈藝術品資產;建立完善捐贈藝術品資產檔案管理工作;聘請專門職業經紀人管理,實現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良性循環。
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建議
近年來,伴隨著大學排名的上升和人們觀念的覺醒,再加上社會上藝術品的輪番炒作,使美術類院校獲得的捐贈藝術品數量增加、捐贈藝術品價值增大,導致捐贈藝術品資產總值占學校資產總值的份額越來越大。美術類院校所有固定資產總值(含房產總值),可能抵不上所有捐贈藝術品資產總值。因此,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是目前美術類院校資產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當今社會形勢下,在確保捐贈藝術品國有資產不流失、保值增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捐贈藝術品資產,為師生、為社會服務,實現其社會功能最大化,是擺在美術類院校面前的新課題。就這個問題,本人先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種類繁多。有國畫類藝術品、書法類藝術品、油畫類藝術品、版畫類藝術品、雕塑類藝術品等等。
專業性強,涉及各個藝術門類。有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等。
價格不確定,沒有明碼標價。由于捐贈藝術品很多是個人自己制作的,具有唯一性,市場上買不到,十分珍貴。捐贈藝術品資產價格一般根據制作人的社會地位、藝術成就、藝術品的藝術價值等因素來綜合評估確定市場價,沒有同類物品可參考,無法做到明碼標價。正因為如此,捐贈藝術品資產不但不會貶值,相反每年還在不斷增值。
美術類院校原有捐贈藝術品資產少、捐贈藝術品資產價值低。美術類院校一般歷史都比較悠久,早年得到捐贈藝術品時,捐贈藝術品資產數量少且價值低,再加上原來國家捐贈制度不完善,造成美術類院校都沒把捐贈藝術品當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
1.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分散,各自為政,捐贈藝術品來源渠道分散,誰擁有,誰管理
(1)歷年優秀畢業生留校作品。按慣例,美術類院校的教學單位每年都征集優秀學生畢業作品留校,學校歷史越悠久,學生留下來的好作品越多。每個教學單位,都有屬于本單位的捐贈藝術品資產,自主管理,供本單位的師生教學、科研所用,不同教學單位之間捐贈藝術品資產不共享。
(2)社會捐贈。校友和熱愛藝術教育的人士是藝術品捐贈主要人群。學校按照藝術品捐贈人的要求,會專門建展館、設部門進行管理的。如藝術品捐贈人沒有特別捐贈要求的,一般都歸學校美術館兼管。社會捐贈的這部分藝術品資產社會共享。學校專門為此建立的展館常年免費對社會開放,是中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學校財務賬面無法反映捐贈藝術品資產的價值
由于捐贈藝術品資產的特殊性,每件捐贈藝術品都是無價的,各種原因決定了學校對這部分資產疏于管理,學校財務賬面無法體現捐贈藝術品資產的價值。從而學校的實力大大的被低估了。
3.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無法公開透明
無論是教學單位征集來的,還是社會上愛國人士捐贈的藝術品,都沒有做到在全校范圍內公開透明,更談不上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學校每年收到多少件捐贈藝術品,這些捐贈藝術品以何種形式存在,有沒有丟失、損壞,誰在保管,存放地點等,沒有人知道。特別是一些古代名人字畫,其價值無法估量,尤其難于管理。
4.捐贈藝術品管理手段落后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藝術品收藏手段越來越先進。有些學校盡管重視這塊資產管理,專門建造庫房并安裝恒溫恒濕系統,但由于沒有定期去清查、盤點捐贈藝術品,使得一些國寶年久被蟲咬、蟲蛀而毀損的現象時有發生,從而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給學校帶來重大損失。
1.設立捐贈藝術品管理專門部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的模式
鑒于捐贈藝術品資產的特殊性和在學校資產中的重要地位,學校應設立捐贈藝術品管理的部門“規劃辦”或“發展辦”,統一領導學校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工作。教學單位、展館的捐贈藝術品管理,要在學校發展辦或規劃辦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負責制。該部門由校長親自負責管理,校長負責對外藝術品捐贈招募宣傳活動,同時聘請專家從事學校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該部門設有負責捐贈藝術品募集活動的專業人員,包括各類藝術品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分工明細、各負其責且盡心盡職長期從事捐贈藝術品募集工作。該部門負責長遠藝術品捐贈行為的策劃和實施,把捐贈藝術品計劃和學校的中長期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將社會捐贈工作專門化、管理制度化、行為規范化。
2.建立健全捐贈藝術品收藏制度
根據國家有關捐贈規定,結合學校捐贈藝術品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校情況的捐贈藝術品收藏制度。該制度包括職能規范和收藏程序兩部分。
(1)職能規范
①首先設立收藏評鑒委員會。廣泛吸納專業領域專家組成收藏評鑒委員會,在專業、學術上對藝術捐贈品予以品鑒和指導,由校分管領導任評鑒委主任。收藏評鑒委可相應分設收藏工作部、收藏保管部,對捐贈藝術品收藏業務提供咨詢服務和建議。
于收藏工作部。美術類院校分管領導和相關專業人士組成。負責討論確定學校獲得的捐贈藝術品收藏規則和策略;負責提出各時期的捐贈藝術品收藏標準和范圍;負責由美術類院校舉辦的各種展覽中選擇擬收藏作品;負責落實全校對外收藏計劃。
③收藏保管部。根據工作實際,向院校分管領導提出藝術捐贈品收藏建議,協調遴選藝術收藏作品;負責具體實施收藏保管計劃,辦理相關手續。
(2)收藏程序
①藏品確定:由收藏工作部遴選藝術捐贈品擬收藏作品,報并經收藏評鑒委同意選定,提出詳細完整的收藏方案,報校長審定后,捐贈藝術品便納入校收藏品序列。
于藏品定價:由收藏工作部提出初步收藏費建議,報請校分管領導審批。收藏費控制在學校本年度收藏經費許可范圍內,根據藝術家的成就及藝術價值,綜合考量藝術捐贈品的類別、規格、材質和等級,確定支付各件藝術捐贈品費用。
③征詢作者意見:收藏工作部根據評鑒委主任審核、校長審批的捐贈藝術品收藏作品定價單,向作者發出收藏征詢意見函,經作者簽字確認后,列入藝術捐贈品收藏范疇。
④獎勵金支付:收藏工作部根據作者回執,制作“某某學校收藏作品資金支付報批表”,報請分管副校長審核,校長審批同意后,交由校財務部統一支付藝術捐贈品獎勵金。
⑤藏品入庫:獎勵金支付完成后,即履行與收藏部的庫房交接手續。由收藏工作部提供信息完成的入庫作品清單,收藏保管部確定專人一一核實捐贈藝術品及清點作品數量,簽收后入庫,收藏即告完成。
⑥收藏證書:藝術捐贈品入庫后14個工作日內,向作者頒發收藏證書。
3.雙管齊下,社會監管高校捐贈藝術品資產
(1)每年進行一次專項檢查
可以借助具有公信力的民間專業獨立評估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因獨立于政府、高校之外,具有相對的公正性和規范性。檢查內容主要是核實捐贈藝術品資產入庫、使用、存在情況,評估捐贈藝術品資產升值后的價值,形成審計報告。審計報告一式兩份,一份給學校,學校財務依據捐贈藝術品資產當年的評估價入學校資產賬,捐贈藝術品資產帳一年調一次賬,真實反映學校當年的資產全貌;另一份給捐贈者和社會公眾,方便社會監督。
(2)建立捐贈藝術品資產信息庫或信息網
讓捐贈者可以隨時、無障礙地查閱捐贈藝術品資產的存在狀態。通過信息庫或信息網,高校除了向社會宣傳捐贈行為,還能提高高校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的透明度,從而達到提高社會公眾對高校捐贈藝術品的信心。
4.建立完善捐贈藝術品檔案管理工作
建立高校捐贈藝術品檔案(包括電子檔案)。捐贈藝術品檔案除了具有檔案的基本屬性之外,還具有涵蓋文書檔案、基本建設檔案、科技檔案等其他門類檔案的特點,是高校檔案館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檔案對社會開放,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共享。對社會服務,學校可采用收費服務的方式進行。
5.聘請專門職業經紀人管理,促進捐贈藝術品事業良性循環
(1)專人負責管理捐贈藝術品,定期不定期地舉辦捐贈藝術品專題展覽;
(2)出版捐贈藝術品的圖冊或研究成果;
(3)請專家為美術愛好者開講座,介紹捐贈藝術品;
(4)經常向捐贈者通報有關捐贈藝術品的收藏與使用情況,求得進一步支持;
(5)設立專門的經營服務部門,為觀眾提供語音導覽、紀念品銷售服務,同時為捐贈藝術品維護、保養籌集資金。
通過上述舉措,達到美術類院校捐贈藝術品資產管理的良性循環,促進美術類院校捐贈藝術品事業的大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