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崇先
企業國有資產會計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林崇先
國有資產屬于國家所有,必須加強對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督。當前在我國國有資產會計監督過程中,存在著會計核算的質量不高,會計監督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機制,以及國有企業管理意識淡薄,且財會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等問題。要加強國有資產會計監督,必須明確責任,加強對國有資產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增強財會人員素質,健全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制度并嚴格執行,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機構和國家審計機關對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督。
國有資產;會計監督;風險防控體系
企業應當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的會計監督,首先必須意識到其對于國有資產監督的重要性。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歸國家所有,是全體人民一起共有的,不得私自處置或者使用,對于國有資產的管理是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部分。對于企業來說,對國有資產只有使用權,但是沒有變更和處置的權利,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資產來源于國有資產,一個穩定經營的企業必須對國有資產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會計監督,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維護好國家及集體的共同利益,逐漸實現現代企業經營管理。
(一)國有資產核算中出現偏差
近年來隨著會計制度不斷地完善,會計核算的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不過仍然有著很多問題的存在,特別對于產權不是特別明晰的國有資產。會計核算更是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反映在對利潤的虛增、對損失的粉飾、對流轉的稅款進行侵占方面,并且設置賬外賬、小金庫等現象嚴重。
(二)對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督制度不完善
由于國有企業有著特殊的背景,在會計的核算過程當中,存在著會計基礎上薄弱問題,國有企業有著濃厚的行政色彩,所以在國有企業核算當中常常會出現帶有行政命令行為的經濟指標,使得企業對于會計核算的方法和選擇上有著一定的隨意性,導致隨意變更壞賬提取比例和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以及折舊率,往往產生人為的效益指標,使得國有企業的會計和財務管理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且國有企業不重視會計監督,經常采用行政命令方式來代替有效的會計監督。
(三)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的完善與否直接決定著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是否有效,并且內部審計監督直接控制著企業內部控制的是否能發揮作用。由于長期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比較薄弱。國有企業當中,國家擁有資產的所有權,而企業僅僅只有經營的權利,導致企業的領導只關心自身利益和企業經營的利益,而對于內部控制則缺乏足夠的重視,使得內部控制設計不完善,內部控制的執行也不到位,而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更是形同虛設,由此使得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督缺乏有力的保障。
(四)國有企業管理意識淡薄,且會計人員素質低下
就現在雖然部分國有企業已經建立了現代的的企業管理制度,但是還明顯的存在著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國有企業的內部機構設計臃腫,經營效率有待于提高。在很多國有企業當中,領導層們只關心能否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要求,以及是否有利于自身的利益,而不會關心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使得國有資產管理流于形式,從而導致國有資產會計監督不力。而另一方面,在國有企業當中,存在著部分財會部門的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甚至缺乏財務專業勝任的能力,不能夠對國有企業的財產進行全面的、真實的會計核算和管理,從而導致國家的利益受損。
(一)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
大型國有企業在實現企業改制的過程中,要明確董事、經理、監事的責任,確保董事會、經理層和監事會能夠發揮自己相應的職能,確保建立完善的內部相互牽制的管理制度,保證國有企業資產不被非法侵占、流失。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起管理國有資產的首要負責人,管理小組成員分別由企業總會計師、會計經理、會計主管、會計稽核人員、倉管人員、資產修理修配以及維護人員等組成。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當中應當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隊伍的人員素質的提升,制定相應的規定約束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控制。建立國有資產登記管理制度,對增加減少的固定資產實施及時登記。清晰登記國有企業的產權,使其管理有序。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明確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任務和目標,實現現代市場經濟框架下,完善法人治理,明確權責,規范相應的職責范圍,杜絕推諉、扯皮行為,保證其權限在合理范圍以內不得越位,積極進履行相應的義務,充分發揮積極作用在相應的職責范圍內。對法人的治理結構進行完善,以便于提高企業對國有資產的管理和控制,大大降低國有資產流失的幾率,使各部門能夠發揮其管控和內部監督職能,積極為國有資產管理的提高做好準備。
(二)建立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我國國有企業應當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并且建立國有資產的使用管理制度,讓國有資產管理者行使資產管理權在其相應的制度內進行,杜絕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避免國有資產淘汰。對于生產各個環節進行必要地審計,及時發現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國有資產托管過程中的監督,防止國有資產因為自然原因老化毀損,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企業內部設立審計督查部門,而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是必備的;二是審計工作應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國有企業資產情況,做到企業執行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條例不是在一時。三是應當不斷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定期進行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樹立審計人員的正確的職業道德,增進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者必須具有獨立性,運用現代審計方式,對國有資產管理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不被浪費。
(三)構建風險防范體系,保證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在當前的形勢下必須要建立國有資產的風險防控體系,風險的防控體系不但要從內部來管控而且還要關注外部可控風險,降低國有資產的損失風險。主要體現在,關注財務管控,尤其是決策上的管控,資產清算等環節嚴格把關,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不被流失。在財務管控方面,重點關注企業經營管理風險的財務的預防措施,確保證國有資產相對完整安全。國有企業在發生重組清算的情況時,應當對國有企業涉及的資產進行全程監督檢查,確保清算程序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明確企業資產清算責任人,在清算中涉及的資產應當取得第三方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不可擅自確定清算的資產。在評估過程中應當嚴格執行相關程序,相關責任應當回避利害關系,保證國有資產不在企業重組的過程中流失。
(四)提高國有資產管理者的素質
為了提高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的業務素質,應當對國有企業管理者進行專業性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對國有企業單位負責人員以及國有企業資產直接管理者,應當定期進行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政策的培訓,以提高國有企業管理者的技能水平,積極鼓勵其在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中發揮作用,提高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相關人員水平。
國有企業資產應當做到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國有企業的資產賬務情況,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的進行重要資產的盤點,國有企業至少每年一次徹底清查國有企業所有資產,對發現賬實不符的財產,積極報告有關部門。
(五)明確責任,加強對國有資產會計監管的重視程度,增強財會人員素質
國有資產會計監管不到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權責不明,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明確對國有資產會計監管的責任,建立相關的問責制,這樣才能夠促使企業領導層加強對該問題的重視。同時,國有企業也必須引進人才,提高財會人員的素質,并加強對現有財會人員的培訓,這樣才能夠提高國有資產會計監管的效率和效果。
(六)加強國家審計機關對國有資產的會計監管
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屬于國家,要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僅靠國有企業內部的會計監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加強國家審計機關的監督,明確國家審計機關在國有資產會計監督中的作用,使國家審計機關與企業內部會計和審計部門相互協調、相互補充,才能夠更好地對國有資產進行會計監督。
(七)加強國有企業內部控制
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對于加強國有資產會計監督有著積極的作用,它能夠很明顯地影響到企業會計監管的效率和效果。有效的內部控制是以公司良好的治理架構為前提的,公司治理架構能夠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為此,國有企業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不斷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公司內部各個部門的監督職能,特別是監事會和獨立董事,應當保證其獨立性,以便于監督部門能夠有效的發揮作用。
[1]張立軍.論國有資產流失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03).
[2]周亞軍.我國國有資產治理現狀及改革思路[J].北方交通,2007.
[3]楊友孝.企業國有資產產權評估與確認及國有資產流失防控指導手冊[J].北京大學,2004.
[4]鐘音.國有資產流失的特征與主要表現形式[J].商業會計,2003.10.
(作者單位:青島引黃濟青水務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