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劉海英
本文首先重點分析我國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都有哪些問題,在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有效策略
會計的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提高單位會計信息的質量以及保護資產的完整而設立的。這一制度的設立必須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并且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也有實施的控制方法。事業單位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內部財務控制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單位內部的人員也沒有過多的認識和了解,導致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暴露了一系列的重大問題。因此,研究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艱巨任務。
1.預算控制力不強
預算控制是整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關鍵部分,預算控制把握的好壞是直接影響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能否更好的發展。但是就現階段我國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預算控制力而言,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表現為:(1)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太過簡單,不能全面的反應細化的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各項支出不能實現逐筆核實。(2)預算的制定沒有計劃性。因為沒有計劃可言,又編制簡單,給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帶來很大的工作量。(3)預算人員約束渙散。預算人員的控制是預算控制的關鍵,但是現在往往事業單位對于預算人員的控制約束力不夠,徇私舞弊的風氣在事業單位內部蔓延開來,嚴重影響了預算控制工作的進展,導致出現挪用公款、行賄受賄的現象。
2.財務會計崗位結構不合理
財務會計崗位設計不合理也是我國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工作的一大問題。以前事業單位的地位并沒有現在重要,所以對于事業單位的管理也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事業單位的用人制度方面,崗位設置非常不合理,很多時候出現一人多崗的現象。根本沒有達到我國對于事業單位職務相互分離的要求,崗位責任制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實行,在這種現狀下國有資產流失嚴重,給國家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很多事業單位的個別崗位設置都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沒有起到實際的效果,導致內部制度根本沒有按照規定執行,致使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出現了現在的狀況。
3.內部控制電算化程度低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會計電算化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同時也廣泛運用在行政事業單位中,這在某方面上來講,對行政單位處理最初的會計數據和數據處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否則,行政事業單位就不能保障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另外,信息化的發展也存在著另外一種弊端,就是加強了會計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的隱蔽性,因為在會計電算化的使用下,部分財務工作人員和會計人員既需要負責數據的輸入和輸出工作同時也需要負責信息報送工作,出現了一人多崗的情況,但是在會計電算化的使用下,更好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
4.資金運行缺乏相應監督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大多數部門都沒有制定完整的系統,也沒有建立起具體對財務管理和內部會計的控制制度,在行政經費的支出和花費方面都沒有嚴格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仍然采用傳統的實報實銷模式。另外,對于內部經費運行各方面的制度基本就是形同虛設,根本沒有落實到具體工作過程中,對于資金的控制和監督工作,都只是為了應付工作,這樣下去,挪用公款和行賄受賄的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1.加強預算控制與管理
一是了解關于事業單位會計內容控制的實際狀況,對古舊的預算管理模式進行實質性的革新,可以將績效預算模式系統完全引入到會計內部控制中,努力爭取提高預算管理的水平和質量狀況。二是充分發揮出員工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員工能夠自覺主動的參與到預算工作中來,培養員工具有主人翁的思想意識,使預算執行工作潛意識的存在員工思想中,員工能夠自覺主動的去進行。將會計預算管理相關任務進行分解,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個人,對于積極完成任務的員工要加以表揚和獎勵,對于沒有及時完成任務的人員,要給與相應的處罰,有獎有懲,這樣才能激勵起員工對工作的熱情。三是建立健全的反饋機制體系。想要使預算執行充分發揮作用,事業單位不但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預算目標和建立有效的預算控制體系,而且還應該建立迅速反饋預算機制。對各方面的預算執行結果要進行調查和研究,根據定期反饋出的預算業績報告情況,找到實際執行情況和預算指標之間存在的差異,因而對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進行全方面的解析和研究。
2.完善相關內部牽制制度
員工要遵守著不相容的崗位之間相互分離的工作原則,行政事業單位要保證會計記錄和業務辦理相分離、業務辦理和授權批準相分離、會計記錄和財產保管相分離、檢查監督與授權批準相分離、業務經辦與業務稽核相分離。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努力打造出一支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思想道德素質高的財務會計隊伍,合理安排會計工作人員的崗位,明確規定各崗位的相關職責。
3.加強現代信息化控制
事業單位需要高度重視會計電算化所帶來的影響。首先要加強對信息管理軟件的控制,加強對計算機操作人員的監督和管理,確保每一次的輸出和輸入的數據都具有真實性和準確性。其次,對計算機操作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做到各相關本該分離的工作能夠正確進行分離,互不干擾。
4.加強內部監督與評價
對于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完善之后,需要建立監督管理系統,對內部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及時改正。內部控制評價系統需要定期上交控制評價報告,從報告的合理性、有效性、完整性等多方面進行審查,對單位經費支出的部分作出科學評價和指導。充分發揮出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的作用,財政部門需要對建立和執行關于事業單位關于會計內部控制情況進行指導。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內部控制一直處于混亂的狀態,怎樣在內部控制方面加強我國行政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是行政單位管理部門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加強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進行的工作,同時也控制著單位整體的經濟活動,是全過程、動態的進行控制,需要單位中每一份子齊心協力共同努力,才能使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
[1]朱榮恩.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0,(11).
[2]董良科.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策略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03).
[3]涂勇軍.試論內部控制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銜接[J].金融經濟(理論版),2010,(12).
(作者單位:晉中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