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王永德
基于太子奶集團案例淺析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的問題
李 楠 王永德
企業是現代社會中最主要的經濟組織,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進步,民營企業也經歷了迅速的發展。民營企業在經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能夠增加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但是許多民營企業在注重商機發掘的同時,往往忽視管理機制的建立、完善與執行,導致其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就此針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出相關觀點。
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民營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內部控制是規范中小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保障。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非常突出,進而影響了企業的長久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進,民營企業逐步走出國門,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也漸漸引起越來越多企業家和學者的關注。其中,企業管理體制落后,缺乏風險意識,內部控制無效成為最大的問題。所以當前對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進行研究很有必要。
柏學芬(2012)指出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為我國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并不是很樂觀,闡明了現在民營企業內部控制不好的原因在于:第一,多數民營企業老板文化程度不高、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到位。第二,有些職位設置沒有權責分離。同時針對這些問題也提出了解決辦法:一方面要讓企業經營者樹立內部控制意識,同時也要規范企業會計核算,完善內部控制環境建設,最重要的是內外部監督管理機制共同發揮作用。袁宏路(2011)指出民營企業在現今的市場經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缺乏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執行力又不強,信息溝通又不順暢,最重要的是內部監督,內部審計不到位。管仁強(2011)先指出內部控制的含義,提出了完善內部控制對民營企業的積極意義。然后指出當前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內部審計有漏洞,最后提出必須要重視內部審計的獨立性。陳琳(2013)指出我國家族企業很多,雖然現在平均壽命已經增加到七年,但是仍然與其他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她認為家族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的運行與家族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性有著密切關聯,必須結合我國家族企業的特點,建立一個新的適用于家族企業的內部控制監督模式,這樣才能避免內控失效而導致的倒閉。Hamed Arad(PhHammed Arad, Barak Jamshedy Navid(2009)提出內部控制是為了讓企業更好的進行經濟業務和一系列的管理活動而存在的。還指出了風險管理不到位的話會出現決策失誤、企業資產虧損以及生產率下降等問題。
內部控制是企業按照自己制定的管理流程實現經營目標。從最基本的按照不相容職位分離原則和設立不同的審批權限,到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內部舉報機制等,目的在于降低企業內部由于資歷不夠或者道德問題而產生的風險。簡言之,內部控制其實就是分權分級、相互制衡、上下監督、定期報告和及時更正的一套企業特有的維持自身運轉,保證財報公允真實的體系。內部控制有五大目標: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完整可靠,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發展戰略圓滿達成。
1.案例背景
太子奶集團是中國民營企業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這主要是因為太子奶是一個家族化經營管理模式的企業,裙帶關系很普遍。李途純單純的認為親人可以在事業上助他一臂之力,但事實上企業經營管理狀況沒有得到改善,相反貪污腐敗的情況日益嚴重。太子奶經營模式存在的問題漸漸暴露出來,比如公司人員設置繁冗,沒有明確合理的分工,公司內部沒有規章制度,職工工資福利沒有章程,個人決策占主導地位。董事長李途純給公司定立的目標也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猶如紙上談兵,總體來說太子奶沒有形成科學的決策體系、執行體系和監督體系。
李途純承認太子奶集團有嚴重的排外心理,不光是對外來資源有排斥感,對公司的非家族成員員工也會產生排斥作用。外來員工很難獲得享受公司股權的機會,所以非家族成員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會太高,對企業的忠誠度也普遍偏低,而且企業也吸收不到優秀的外部人才,這不利于太子奶未來更好的發展。在市場經濟爆發危機的時候,太子奶集團正忙于家族的內斗從而沒有積極樂觀的應對危機,自相殘殺的結果只能是白白地耗費了財力物力,也削弱了集團的市場競爭力。相反競爭對手的實力卻在不斷提升,這讓太子奶的生存壓力變大,最終一蹶不振走向滅亡。
2.案例解析
從太子奶事件中,看到了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明白了內部控制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如果內部控制失效,必將使得企業自亂陣腳,最終萎靡不振。選取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作為案例,能更清晰地指出現在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企業的運行和發展必須強調內部責任機制的管理、控制和制衡,強化企業的風險管理意識。以下是得到的具體啟示:
⑴轉變人才觀念,任人唯賢
人才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核心,企業應當轉變用人觀念,任人唯賢,加快培養后備人才,使他們盡快成熟并走上前臺,才能將企業有序傳承和發展壯大。最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加快現代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對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提出的現實問題。明晰產權和經營權,明確股東、經營者、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職責,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和控制機構,才是從根本上轉變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著手點。
⑵權力合理化分配,科學決策,提高員工參與度
企業在做出重大戰略決策之前,公司董事會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董事會成員有權發表自己的觀點,允許有不一樣的想法,最后根據大家的意見,由董事長分析后做出裁定。只有這樣企業員工才能心服口服地接受決策內容,員工內心才會產生對企業的認同感。像太子奶那樣大小事務的決策都由李途純一個人敲定,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很容易造成決策失誤從而給公司帶來嚴重損失。董事會的成員也不能是隨便產生的,必須具備相應的勝任能力,對于沒有能力的關系戶是不可以進入高層管理的,企業必須公平合理地安排人員,避免人員冗雜,浪費企業資源,阻礙內部控制的有效實行。
⑶加強財務風險的分析和預測
目前企業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變化更加復雜。所以企業應該根據當前市場局勢的變化,樹立風險防范意識,設置危機處理機構,利用各種財務風險的預警手段,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及時地防范和處理。
⑷重視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太子奶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不重視成本預算,太過鋪張浪費,成本的增加導致企業利潤的減少。太子奶公司的教訓告訴我們企業必須優化自身的業務和管理流程,注重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實行全面的預算管理,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企業應該培養節儉的觀念,精打細算,把成本費用控制在合理化范圍內,讓企業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提升企業形象。
⑸加強企業內部監督,防止內部斗爭和腐敗
太子奶公司沒有規章制度,高層人員大部分都是家族成員,導致公司內部貪污腐敗現象嚴重,公司人員機構設置也不科學,造成家族成員為了自身利益勾心斗角。所以企業要是想長久生存發展,就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體系,合理規范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以及要求。一旦在監督過程中發現了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應該及時匯報給董事會,同時認真分析產生缺陷的原因和提出詳細具體的補救方案。一個優秀的企業會結合內部監督的情況,采取定期評估企業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并且做出自我評估報告,對企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調整和改善。
1.轉變傳統觀念,采用現代企業管理方法
我國的大部分民營企業都是采用家族式管理機制,這是我國民營企業的突出共性,也成為民營企業內部控制發揮作用的重要制約因素。不能否認家族式管理在企業創立初期確實能夠適應當時的經營環境,并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其優越性,但是隨著民營企業規模的擴大、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民營企業生存環境的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與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也漸漸脫軌。
然而,在傳統觀念的制約下,按照中國民營企業的現狀,要短期內改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不現實的。既然不能改變現狀,民營企業必須適應環境來謀求發展。因此,首先要更新觀念,讓民營企業的管理層意識到采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優越性和必要性,提高管理者的素質,從而加快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的創新,實行科學的內部管理。可以考慮創建培訓民營企業家的人才提升工程,使其管理經驗與現代管理理念有機結合,提高管理者的內控意識和行為,增強他們的市場創造力和競爭力。其次,人才是企業不斷發展的核心,企業應當轉變用人觀念,任人唯賢,加快培養后備人才,使他們盡快成熟并走上前臺,才能將企業有序傳承和發展壯大。人才的培養也成為了轉變民營企業管理理念,加強民營企業建設的迫切任務。最后,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加快現代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是對改變家族式管理模式提出的現實問題。明晰產權和經營權,明確股東、經營者、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職責,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和控制機構,才是從根本上轉變家族式管理模式的著手點。
2.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督機制
民營企業想要讓內部控制制度有效貫徹執行,實現內部控制職能,首先應當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其中,內部審計監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任何機制要建立和執行,就必須被監督。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是為了監督企業的經濟業務過程,強化內控制度從而能夠及時發現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以便防患于未然,并針對內部審計機構所發現的問題或者執行中的一些被忽視的環節進行及時的修正和改進。民營企業一定要有獨立的內審部門且它的地位最好要高于其他部門,這有利于內審部門獨立性的實現,不斷完善內部審計機構,把審計的范圍覆蓋到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內部審計能夠真正的查漏補缺。
現今我國民營企業外部監督體制還不完善,所以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職能的作用,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并有效執行。還應當營造出重視外部督促,重視社會監督的社會大環境,在此方面,除了相關部門加強管理外,大力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3.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經營風險,民營企業管理者在應對風險時,體現出應對能力不強,處理方法不得當等問題。研究發現,當危機來臨時,缺乏風險控制的民營企業管理者往往憑借經驗,而缺乏科學有效管理支撐,繼而不能有效地預測、規避和化解風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內控機制的完善。所以企業需要設置風險管理機構,有助于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4.增強內部控制意識,明確企業戰略定位
研究發現,多數民營企業經營理念落后,缺乏內部控制的意識。從民營企業管理者來說,重視內部控制,了解內部控制在整個企業的發展進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才能夠有意識地進行改革和創新。只有首先重視起來,才能夠有所作為。因此,更新民企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提高內部控制的意識已經迫在眉睫。
企業的戰略定位是對企業長遠發展的思考,民營企業應該改變以往的只顧眼前利益,忽視長遠發展的思維模式,考慮多方面的關系尤其是企業現今所處的市場環境,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并積極實施,同時,用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體制進行管理、控制和監測,使內部控制貫穿企業的整個運營系統。
5.樹立企業責任意識,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社會責任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這一方面要求企業不應當僅僅滿足盈利而不顧社會的期待,同時也是企業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未來發展戰略的要求??梢哉f,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是企業應當著力增強的,這也關系到企業能否得到社會的認可,也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先決條件。要解決內部控制問題,建立和實施比較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需要從企業文化著手,樹立科學管理的意識,同時為員工的工作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使“控制”為“發展”服務。
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監督機制的建設,增強風險意識和控制能力,從而明確企業的戰略定位,歸根到底就是要使民營企業在企業本身得到發展的同時,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一個企業給大眾呈現出來的形象是積極健康的,才能讓企業獲得立足的機會。因此,民營企業重視內部控制不僅是自身成長的需要,更是加快企業發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增強責任意識的需要。
6.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中小民營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立一個良好的信息平臺,讓員工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公司的最新政策和運轉情況。暢通的溝通機制能拉近企業和員工的距離,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讓每個員工的自身價值能得到體現,企業也能更健康的成長。
通過對民營企業發展現狀的研究,分析了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問題主要有:家族式管理隨意性大,內控制度難以健全,企業高管和員工對內控的認識都有偏差;內審制度不健全;缺乏監督機制和維權意識;風險意識淡??;企業文化不健全,社會責任感缺失等問題,并通過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如:采用現代企業管理體制,打破傳統理念;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監督機制;建立有效的風險控制系統;強化內部控制意識,明確企業戰略定位等。
[1]李飛.民營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12):197.
[2]陳琳.家族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模式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2013.
[3]李莉.淺談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J].科學咨詢(決策管理),2009(05):36.
[4]Hamed Arad (PhHammed Arad,Barak Jamshedy Navid. Clear Look at Internal Controls:Theory and Concepts.Reserarch Paper,July 2009.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5]Roth,James.Getting to the Heart of the Problem.Internal Auditor[J].2010,61(2):31-32.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