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燕,蔣彩云,吉秀珍
(1.定西市衛生學校,甘肅 定西 743000;2.定西市婦幼保健院,甘肅 定西743000;3.定西市人民醫院,甘肅 定西 743000)
定西市2 776名女職工婦科病普查結果分析
曹小燕1,蔣彩云2,吉秀珍3
(1.定西市衛生學校,甘肅 定西 743000;2.定西市婦幼保健院,甘肅 定西743000;3.定西市人民醫院,甘肅 定西 743000)
目的 了解定西市已婚女職工婦科病發病情況,探討婦科病防治工作的重點,提出相應的干預措施。方法 對2 776名已婚婦女的婦科病普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查出婦科病1 887例,占67.98%。檢出率最高的為陰道炎,占46.94%;其次為慢性宮頸炎,占36.13%;第三是慢性盆腔炎,占6.27%。結論 定西市已婚婦女婦科常見病患病率較高。要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已婚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加強實施預防保健措施,開展普查普治工作,有效控制患病率,進一步提高已婚婦女的健康水平。
定西市;已婚婦女;婦科病;患病率
婦科病普查是婦女保健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保護婦女權益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篩選婦女常見病、多發病,保障婦女健康,提高婦女生存質量的重要措施。本文擬對2009年8月至2012年5月定西市2 776名女職工婦科病普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定西市婦女常見病的發病情況,探討防治婦女生殖道疾病的新方法和新措施。
1.1 資料來源
普查對象為定西市行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在職和部分退休女職工共2 776名,均為已婚、非月經期、非妊娠期女性,年齡22~60歲。
1.2 普查內容和方法
由專業人員組成體檢組,制定統一普查標準,普查內容包括詢問病史、婦科檢查、宮頸刮片檢查,婦科B超檢查等。普查方法主要是熒光、特染八項法(清潔度、細胞學、加德納菌、滴蟲、霉菌、淋球菌、衣原體、紅細胞),試劑是由蘭大二院裴光君教授研制的專利產品;由主治醫師對表格進行審查,做出診斷,并提出具體治療意見。
1.3 診斷標準
診斷依據為樂杰主編的第6版《婦產科學》中的診斷標準[1]。
2.1 各種婦科疾病患病率及其排序
2 776名受檢者中,婦科病患者1 887人,占67.98%。檢出率最高的為陰道炎,占46.94%;其次為慢性宮頸炎,占36.13%;慢性盆腔炎居第三,占6.27%(見表1)。

表1 各種婦科疾病發病情況及其排序[n(%)]
2.2 陰道炎發病情況
各種婦科疾病中陰道炎發病率居首位,以細菌性、霉菌性、滴蟲性陰道炎為主,其中細菌性陰道炎患者748例,占57.41%;霉菌性陰道炎344例,占26.40%;滴蟲性陰道炎201例,占15.43%。從年齡分布來看,陰道炎患者年齡多在40歲以下和50歲以上(見表2)。陰道炎發病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見表3)。

表2 不同年齡組陰道炎患病情況

表3 各年度陰道炎發病情況[n(%)]
2.3 慢性宮頸炎發病情況
慢性宮頸炎發病率居第2位,占36.13%。宮頸糜爛發病在慢性宮頸炎中比例最高,共499例,占49.75%。其中輕度宮頸糜爛者261例,占52.30%;中度217例,占43.49%;重度21例,占4.21%。慢性宮頸炎以22~40歲發病率較高(見表4)。

表4 不同年齡組慢性宮頸炎發病情況
2.4 慢性盆腔炎和其他婦科病發病情況
普查中慢性盆腔炎發病率居第三,占6.27%,高發年齡集中在22~40歲。子宮肌瘤發病率為3.64%,卵巢囊腫為0.32%,以上兩種病的高發年齡段為41~50歲。衣原體感染43例,淋球菌感染7例,分別占1.55%、0.25%,高發年齡段在22~40歲。普查結果表明,性傳播疾病的發病率占一定比例。細胞學檢查≥Ⅱb共19人,其中Ⅲ級以上6人,經進一步陰道鏡宮頸活檢診斷為輕度、中度不典型增生各1例,年齡為42歲和46歲。宮頸癌2例,年齡分別為48歲和58歲,占0.11%。其他婦科疾病,如外陰炎、陰道壁膨出、前庭大腺囊腫、子宮脫垂等相對較少,沒有代表性。
從普查結果看,定西市女職工婦科常見病患病率較高,以生殖道感染為主,與報道的國內平均水平相比有明顯差異[2],與亢如玲報道[3]的同一地域和于云報道[4]的發達地區相比也有明顯差異。普查結果提示,婦科病已成為影響定西市婦女健康的首要問題,應引起各級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3.1 重視各類陰道炎的防治
從定西市普查結果看,陰道炎發病率最高,達46.94%。其中以細菌性陰道炎為主,占陰道炎總數的57.41%。陰道炎可以引起宮頸炎和宮頸糜爛,而宮頸糜爛是引發宮頸癌的高危因素。10%~50%的細菌性陰道炎患者雖無癥狀,但可以引起宮頸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不孕不育等。而霉菌性陰道炎與抗生素、皮質類固醇的應用、個人衛生習慣有關。滴蟲性陰道炎是陰道毛滴蟲引起的性傳播疾病。陰道炎的發病以22~40歲及50歲以上婦女居多,前者與該年齡段婦女處于生育期、性生活比較活躍有關,后者可能與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低下有關。從各年度陰道炎發病情況可以看出,發病率呈逐年下降趨勢,可能與隨著各級組織對婦女保健工作的不斷重視,婦女自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有關。因此,今后要重視防治以陰道炎為主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
3.2 預防宮頸疾病是婦科病普查的重點
宮頸疾病是婦科常見疾病,以慢性宮頸炎最為常見,而且是引起盆腔臟器炎癥的潛在病灶,是危害婦女生殖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資料顯示,慢性宮頸炎發病率以22~40歲最高,與該年齡段女性雌激素水平較高,分娩、藥物流產、人工流產次數多,因放取宮內節育器損傷宮頸以及缺乏相關衛生保健知識等因素有關。其中育齡婦女發病率最高的是宮頸糜爛,它是誘發宮頸癌的直接因素,可通過排除惡變和控制感染后,以局部治療為主,有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兩種方式。針對這一群體我們要重點干預。宮頸癌的發病率近年呈上升趨勢,且患病年齡趨向年輕化,普查結果中有2例不典型增生和2例宮頸癌患者。從宮頸瘤樣病變發展到宮頸癌有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若防治措施得當,可避免惡化。因此,應特別重視宮頸疾病的治療,加大普查普治力度,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定期復查。
3.3 對慢性盆腔炎及其他婦科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普查顯示,慢性盆腔炎高發年齡集中在22~40歲,可能與炎癥逆行感染等因素有關。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高發年齡在41~50歲,一般與雌激素的刺激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疾病發病率會逐漸降低,但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并趨向年輕化,可能與現代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內分泌紊亂等因素有關。要針對不同年齡段女性采取不同的保健方法及健康教育措施。
3.4 對策及建議
通過普查分析,筆者認為定西市已婚婦女以生殖系統感染為主的婦科常見病患病率較高,在我國北方欠發達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一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女性的身心健康,應引起各級主管部門和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主要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領導重視。注重提高婦女生存質量,增加財政專項經費,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婦女保健和醫療條件。二是搞好預防保健。根據年齡特征有計劃有重點地預防,可通過心理疏導等多種方式提高預防保健的實效性。三是提高婦女自我保健能力。對其加強健康教育,采用多種途徑宣傳婦女多發病的預防知識,提高廣大婦女預防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四是控制發病率。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組織婦女自覺接受婦科病普查普治,并組織專業水平較高、醫德醫風良好的專家定期開展以防治感染、預防腫瘤為主的婦女查體工作,對患病婦女進行有效的干預,從而進一步提高婦女健康水平。
[1]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3]亢如玲.2831名城鎮女職工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198-199.
[4]于云.1296例婦女病普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21):2932-2933.
R173
A
1671-1246(2014)07-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