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蕾,侯志萍,李萬軍
(武威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武威 733009)
2010—2012年我院麻醉藥品應用頻度調查分析
張 蕾,侯志萍,李萬軍
(武威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武威 733009)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藥品使用特點及應用趨勢,為臨床合理用藥和促進麻醉藥品科學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采用用藥頻度(DDDs)分析法對我院2010—2012年麻醉藥品使用情況進行分析。結果 麻醉藥品使用量逐年上升,3年來嗎啡制劑使用金額和使用頻度一直位居首位,隨著骨科及創傷顯微外科手術量的增加,芬太尼及舒芬太尼注射液逐步得到應用。結論 我院麻醉藥品臨床應用基本合理,嗎啡口服制劑為癌痛治療的首選藥,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麻醉藥品;用藥頻度;藥品管理
麻醉藥品是醫院臨床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類特殊藥品,這類藥品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一方面在緩解創傷、燒傷、手術后疼痛及晚期癌癥鎮痛的使用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不規范的連續使用又易產生生理和心理依賴,若流入非法渠道則成為毒品,對人們身體健康和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危害。現對我院2010—2012年麻醉藥品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及有效管理藥品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于我院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HIS)2010—2012年麻醉藥品數據庫,包括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銷售金額等信息。
采用WHO建議的限定日劑量(DDD)分析方法并結合臨床實際使用,分析麻醉藥品應用的合理性。
藥物的限定日劑量(DDD)以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第17版《新編藥物學》中的推薦量為標準[1],上述文獻中未收載的藥品以其藥品說明書并結合臨床用藥習慣來確定DDD。
用藥頻度(DDDs)=某藥的年總用量/該藥的DDD值,DDDs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藥動態和用藥結構[2]。對藥品銷售金額和DDDs值分別排序,并求其排序比,即排序比=藥品銷售金額排序/DDDs排序,此比值表示藥物費用的合理程度,反映購藥與用藥頻度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0時,表明同步性良好[3]。

表1 不同給藥途徑麻醉藥品銷售金額及構成比例
由表1可知,20 10—2012年我院使用的麻醉藥品共涉及9個品種,其中注射劑5個,口服制劑4個。3年來我院麻醉藥品銷售金額呈上升趨勢,主要與近年來我院業務范圍拓展有關,尤其是2012年以來骨科、創傷顯微外科手術量大幅度增加導致注射劑用量增加。口服制劑銷售金額一直占主導地位,且呈逐年上升趨勢,符合WH O提出的“癌癥疼痛三階梯治療原則”中“對于晚期癌痛患者應首先口服給藥,盡可能避免創傷性給藥途徑”的要求。
由表2、表3可知,3年來DDDs和銷售金額一直位居首位的是嗎啡緩釋片,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嗎啡緩釋片具有恒定釋放、血藥濃度穩定、無峰谷現象,鎮痛作用可維持8~12小時,反復給藥在體內無蓄積,每日僅需給藥兩次即可達到鎮痛效果等特點。在“癌癥疼痛三階梯治療原則”中,嗎啡被WHO作為代表藥推薦,并以嗎啡消耗量作為評定一個國家改善癌性疼痛狀況的重要指標。我院現有嗎啡緩釋片、嗎啡控釋片和嗎啡注射液3種規格的嗎啡制劑,嗎啡緩釋片易于達到穩態且維持時間長,可用于惡性腫瘤患者的長期治療,是“癌癥疼痛三階梯治療方案”推薦的首選藥[4],其用藥方便,對不能口服的患者可以直腸給藥[5]。
芬太尼為阿片受體激動劑,屬強效麻醉性鎮痛藥,藥理作用與嗎啡類似,鎮痛效力為嗎啡的80倍[1],鎮痛作用產生快,主要用于手術麻醉,較少用于癌痛治療。舒芬太尼于2012年引入我院,舒芬太尼注射液鎮痛作用比芬太尼強5~7倍,安全范圍大[1]。有研究指出,舒芬太尼較少殘留呼吸抑制作用,同時鎮痛作用也強于芬太尼,被廣泛用于心胸外科、骨科等復雜手術中復合麻醉的鎮靜與鎮痛[6]。

表2 2010—2012年麻醉藥品DDDs及其排序

表3 2010—2012年麻醉藥品銷售金額及其排序
鹽酸布桂嗪注射液作為中度疼痛的代表用藥,鎮痛作用約為嗎啡的1/3,一般注射后10分鐘生效,維持3~6小時,為速效鎮痛藥[1],在我院主要用于手術后止痛和外傷性疼痛的治療。
鹽酸哌替啶注射液鎮痛作用比嗎啡弱,僅為嗎啡的1/12~1/8,而且作用時間短,僅2~4小時,其代謝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樞神經及腎臟毒性,長期使用易導致蓄積,出現震顫、驚厥等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癥狀,因此不用于癌癥患者的長期鎮痛治療[7],我院主要用于時間短、用量小的急性劇痛及術后止痛。自2012年以來我院骨科、創傷顯微外科手術量大幅度增加,而鹽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保持穩定,間接說明我院醫師充分重視麻醉藥品的合理使用,認識到鹽酸哌替啶注射液用于癌癥止痛的不合理性。

表4 2010—2012年麻醉藥品銷售金額排序、DDDs排序及排序比
藥品銷售金額排序與DDDs排序的比值反映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次是否同步,可以評價藥物費用的合理性。比值接近1,表明購藥和DDDs同步性較好,反之則差;比值<1表明藥品使用率低而價格偏高;比值>1表明藥品使用率高而價格偏低[8]。由表4可知,嗎啡緩釋片和鹽酸哌替啶注射液比值為1.00,表明患者購藥和DDDs同步性好,用藥趨于合理;2012年鹽酸布桂嗪注射液和鹽酸布桂嗪片的比值均>1,表明治療費用相對低廉;2011年嗎啡控釋片的比值<1.0,表明治療費用相對偏高。
2010—2012年我院麻醉藥品品種規格相對齊全,用藥選擇范圍廣,口服制劑使用占主導地位,且嗎啡制劑使用頻度和金額一直位居首位,符合WHO提倡的“癌癥疼痛三階梯治療原則”,臨床使用較為合理,無濫用傾向。此次調查客觀地反映了我院麻醉藥品的應用現狀,能促進臨床合理用藥,更好地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真正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2]鄒豪,邵元富,朱才鵲,等.醫院藥品DDD排序分析的原理及應用[J].中國藥房,1996,7(5):215.
[3]張艷華,寧華,劉紅.北京腫瘤醫院2003年護肝類藥物應用頻度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24(2):131.
[4]林緒芳,范魯雁.積極推行三階梯治療方案,努力滿足癌癥患者的鎮痛需要[J].安徽醫藥,2003,7(5):388-389.
[5]張桂麗,鞠惠芹.硫酸嗎啡控釋片直腸給藥控制癌痛[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3,23(2):102.
[6]蒙元勁,莫莉,曾瓊珍.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手術中應用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3):2067-2068.
[7]梁艷芳.2006—2008年我院麻醉藥品使用情況與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5):133-134.
[8]陳亞芬,趙玉琴.2009—2011年昆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性鎮痛藥應用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1):26-28.■
R971+.2
A
1671-1246(2014)07-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