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河西學院體育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動態體檢在健康風險評估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王志勇
(河西學院體育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闡述動態體檢在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等疾病風險評估及健康管理中的應用。指出動態體檢對于減緩患者疾病發展,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動態體檢;風險評估;健康管理
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人們的保健意識也不斷增強,人們渴望盡早發現不健康因素并阻止病變的發生。體檢可以滿足人們的這一需求,它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讓人們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是預防和發現疾病,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方式之一[1]。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永遠沒有盡頭,不僅要知道現在的身體機能情況,也要弄清楚身體潛在的異常,而目前的體檢大多數是在人體靜態時進行的,無法發現只在身體運動情況下出現卻不在靜態時出現的機能異常。動態體檢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動態體檢是早期發現及預防某些疾病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利于對身體狀況作出預測評估,對人們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通過評價動態體檢在不同疾病風險評估中的作用,闡述動態體檢對健康風險評估與健康管理的重要意義。
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促進了專業化健康體檢的快速發展,體檢項目已經由傳統體檢向更加科學化、專業化的健康管理方向轉變[2]。通過體檢,人們可以發現身體是否存在疾病,也可以進一步發現人體存在的某些慢性病的危險信號,并對其作出整體評估。健康風險評估可以在疾病早期發現身體存在的疾病風險因素,便于進行及時的人為干預,達到預防疾病發生的目的。
1.1 靜態體檢
體檢是采用醫學手段和方法對受檢者的身體進行檢查,屬于醫療的診斷環節。目前,國內有很多醫院開展體檢工作,一般體檢項目包括血檢、尿檢、便檢、心電圖、胸片、胸部CT、B超等。通常情況下,這些體檢項目都是在身體靜態下進行的,所以稱之為靜態體檢。
1.2 動態體檢
動態體檢的概念是相對于靜態體檢而提出的,是指在運動過程中進行的體檢。動態體檢檢查人體在運動過程中身體機能的運轉情況,能夠更早發現器官儲備功能是否下降或機體其他異常情況。
人體在運動時需要很多的能量,能量釋放靠的是細胞內葡萄糖和脂肪的有氧分解。因此,必須提供細胞大量的O2,這個過程必然產生CO2。大量O2的輸入和大量CO2的輸出,氣體傳輸從肺開始進入心臟,經過肺循環和體循環來到肌肉細胞中。為了保證整個過程的有序穩定進行,人體吸入大量O2和呼出大量CO2氣體,各個環節均要動用器官的儲備功能,以適應這種大流量氣體進出。這個過程也是為了滿足人體的運動需求。人體在運動過程中,當某個環節器官的儲備功能降低時,O2攝入量就會下降,那么輸送到肌肉細胞的O2就會減少而使得運動功能降低。
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我們可以很容易地連續檢測出人體吸入O2和呼出CO2的量,記錄運動情況下的呼吸頻率、肺通氣量、氧飽和度、血壓、心電圖等參數的變化,通過心肺運動試驗結果綜合分析體內一些器官,特別是肺和心臟對運動作出的反應,從而早期發現體內潛在的問題。
健康風險評估能夠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身體存在的各種危險因素,提醒人們改正不健康的行為習慣。健康風險評估結果有助于人們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措施,為營養膳食和科學運動等提供幫助,從而有效降低慢性病發生的風險,達到保障身體健康的目的。健康風險評估能夠明顯增強體檢者對健康風險的認識,對改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作用[3]。
2.1 動態體檢預測發生高血壓的風險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表現為血壓增高,它是心腦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較高。成玉華[4]在2012年對寶應縣安宜鎮65歲以上共計5 867人進行免費體檢。體檢結果顯示,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者2 987人,占50.9%;發病率最高的是高血壓病,發病率為33.2%,其次是糖尿病、冠心病。靜態體檢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血壓是否偏高,卻不能預測現在血壓正常的人將來會不會發生高血壓。這就是動態體檢需要做的,它可以預測高血壓病發生的可能性。
來自日本的一項長期研究發現[5],動態體檢能夠早期發現存在高血壓病患病風險的人群,通過早期干預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該研究以726例血壓正常、無心臟病史的健康人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和記錄他們運動時血壓的反應。在平均4.7年的隨訪過程中,有114例被診斷為高血壓病,綜合分析表明,在運動時血壓反應過度的人在未來3.6~6.9年內有患高血壓病的風險,是血壓反應正常者的3~4倍。
2.2 動態體檢診斷冠心病
冠心病是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多發的疾病,它是由于脂質代謝異常,導致血液中的脂質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堆積形成白色斑塊,這些斑塊可以使血液流通不暢,造成心臟缺血。冠心病的診斷方法有普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冠狀動脈造影等。其中冠狀動脈造影是診斷冠心病最有價值的方法,但是它會帶來創傷。心肺運動試驗作為一種無創性檢查具有明顯優勢,它可以分析心功能在運動過程中的變化。
當患者心肌明顯缺血時,從心電圖可以看出缺血改變。但是在疾病早期,通過靜態心電圖可能無法發現任何異常。而運動中的動態體檢可以觀察心功能的變化。心肌缺血的表現是心室舒張功能不全,室壁運動異常,左室充盈壓增高,所以在運動過程中,將心電圖和心臟功能的變化進行綜合分析,會明顯提高冠心病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2003年,Belardinellia等[6]證實了心肺運動試驗診斷冠心病的價值所在。他們研究發現,心肺運動試驗對冠狀動脈1、2、3支血管病變的敏感性分別為50%、72%、80%,特異性分別為54%、58%、62%。很多類似研究也進一步說明,可以通過觀察運動中攝氧量等參數的變化診斷冠心病。
2.3 動態體檢診斷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不全在很多情況下是由心肺血管疾病引起的并發癥,會導致心臟舒縮功能異常。心臟具有很強的代償功能,因此在心功能不全代償期,身體常沒有明顯的異常表現,但是運動時可發生心功能不全,這為臨床診斷提供了思路:可以通過心肺運動試驗來發現心功能不全。目前,心肺運動試驗在國外已被廣泛應用于心功能不全的早期發現和診斷。心功能分為不同等級,根據最大攝氧量(VO2max)可以對心功能進行定級,一般分為4級[7],如表1所示。

表1 心功能分級
2.4 動態體檢診斷肺功能不全
肺是人體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在人體運動時肩負著重要的任務。肺是O2與CO2吸入和排出的重要通道,當其發生病變時會引起肺功能下降。
肺功能測定在臨床上的價值非常高。肺功能損害常常難以察覺,即使肺功能損害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患者有時也沒有感覺。通過動態體檢,能更早發現肺功能異常。動態體檢診斷肺功能下降的標準有呼吸儲備減少、VO2max下降、P(A-a)O2增大以及CO2通氣當量增大等[8,9]。
3.1 動態體檢在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簡稱慢病)管理中的應用
運動可以增強人們的體質,運動也是很多穩定期慢病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比如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肺病等。運動康復可以提高人體運動耐量,增強呼吸作用,提高生活質量。動態體檢則是運動康復中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它可以進行運動風險評估,制訂運動方案,還可以對運動康復效果進行科學評價。許多研究者通過對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運動康復研究發現,在運動訓練強度設定為60%VO2max時,患者產生了明顯的生理效應,同時能明顯提高其運動耐量。
心肺運動試驗也能反映人體運動量以及身體活動水平[10],得到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量,其中身體負荷的大小可以用代謝當量(MET)來表示。有研究表明,冠心病伴有心臟擴大患者的運動能力若小于5 METs,或者運動最大收縮壓小于130 mmHg(1 mmHg=0.133 kPa)時,行冠狀動脈搭橋術便可以改善預后。在冠狀動脈搭橋術以后,若患者運動能力超過9 METs,則預后較好[11]。
3.2 動態體檢指導運動健身
運動健身的方式有很多,如散步、慢跑、游泳、健身操、跳舞等。這些常見的運動健身方式都是有氧運動,有氧運動是韻律性運動,而非爆發性運動,并持續一定的運動時間。有氧運動過程中肌肉的能量主要來自有氧代謝。
衡量有氧運動的標準是心率,一般有氧運動的心率保持在150次/分左右,這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其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想收到一定效果,有氧運動還需要一定的強度。可以利用預計最大心率(220-年齡)的百分比來確定運動量,比如要求鍛煉時的心率達到預計最大心率的55%~64%。其實,動態體檢中,心肺運動試驗才是更加科學的方法,它可以確定無氧代謝閾值(AT)和VO2max。40%~60% VO2max的運動量是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大于60%VO2max的運動量是強運動量,接近AT的運動強度能夠達到最好的運動效果[12]。
分析200名體檢者,其中100名采用常規的靜態體檢,另外100名采用動態體檢方式。這些體檢者中有高血壓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等。對兩組體檢者分別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采用健康風險評估專用軟件分析體檢陽性結果,通過問卷表調查健康狀況,計算發病率。此外,還要評估體檢者患病危險性的高低,幫助他們制訂個性化的健康干預措施,監督和指導其健康干預行為,隨訪了解他們生活方式的改善情況。隨訪6個月,觀察、記錄兩組生活方式改善情況和遵從醫囑情況(見表2、3)。對兩組資料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并行χ2檢驗。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6個月的隨訪中,動態體檢組生活方式改善率達96%,明顯高于靜態體檢組的77%。

表2 兩組體檢后生活方式改善情況

表3 兩組遵從醫囑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動態體檢對健康管理具有促進作用,實施6月后體檢者全部遵從醫囑用藥或者參加健身活動,動態體檢組的從醫率比靜態體檢組高13%。
綜上所述,動態體檢可以應用于健康風險評估,包括高血壓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以及肺功能不全等的診斷。動態體檢應用于健康管理可以使健康人減少患病,使慢性病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動態體檢的實施對于減緩疾病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大有益處。作為靜態體檢的補充,動態體檢在健康風險評估和健康管理這兩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對動態體檢的研究也會越來越深入,動態體檢將成為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工具。
[1]張艷云,范小莉,周朋珍.健康教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9):824-825.
[2]陳敬,景愛平,周娜.健康風險評估的應用分析與質量管理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9):173-175.
[3]高曉東,夏煒.健康風險評估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2):280.
[4]成玉華.探討健康教育在健康體檢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2):944-945.
[5]Miyai N,Arita M,Miyashita K,et a1.Blood pressure response to heart rate during exercise test and risk of future hypertension[J].Hypertension,2002(39):761-766.
[6]Belardinellia R,Lacalapricea F,Carleb F,et a1.Exercise-induced myocardial is chaemia detected by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J].Eur Heart J,2003(24):1304-1313.
[7]王浩彥.動態體檢在風險評估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08,2(3):138-139.
[8]徐秋芬,王浩彥,肖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理死腔容積/潮氣容積估測值與實測值的比較[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869-870.
[9]王浩彥,徐秋芬,丁海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靜態和最大運動狀態下的肺泡-動脈氧分壓差的研究[J].中華醫學雜志,2007(87):3192 -3195.
[10]道馨,徐睿,張東亮.3~4期慢性腎臟病合并高血壓265例用藥控制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3):205-208.
[11]朱勃,張東亮,崔文英,等.健康管理對慢性腎臟病患者血壓控制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9):691-693.
[12]邵春萍.糖尿病腎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6):101.
R194.3
A
1671-1246(2014)07-01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