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波 曹洪慶
[摘要] 目的 觀察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的臨床療效和復發情況。 方法 選取67例慢性肛周濕疹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派瑞松外涂的方法;對照組則采用溫鹽水坐浴、派瑞松外涂。每療程10d,用藥3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療效,3個月、6個月后觀察復發率情況。 結果 治療組在有效率,3個月、6個月復發率與對照組比較分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治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金玄痔科熏洗散;中藥外洗;肛周濕疹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1-109-03
肛周濕疹是肛腸科臨床中常見的皮膚疾病,其發病率高、病程長、易復發,給患者工作、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在所有肛腸科門診患者中構成比達10%左右[1]。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肛周濕疹,以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的方法配合派瑞松外涂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獲得滿意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7例患者均在門診診為亞急性、慢性肛周濕疹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17~48歲,平均(29.8±7.2)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1.3年。對照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19~51歲,平均(27.6±6.3)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2年。兩組病程以0.4~3.5年者最為集中,最短者2個月,最長者5年。患者年齡經t檢驗,P=0.623,性別經x2檢驗,P=0.542,病程經秩和檢驗z=-1.315,P=0.185,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肛腸病學》[2]確診為肛周濕疹。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Z20080020,55g/袋)55g加沸水2000mL沖開,冷卻至約25~30℃時浸泡肛周皮膚,每次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國藥準字X20000492)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對照組:用生理鹽水2000mL加熱至約25~30℃時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兩組均以10d為1個療程,用藥3個療程(1個月)后,比較兩組療效,用藥期間避免內外源性刺激因素。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綜合療效評價以瘙癢程度、皮疹分布、病期加權系數和化驗檢查的總積分計算出療效率,分4級判定。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癥狀消失,化驗指標正常,積分值減少≥95%。(2)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或化驗指標接近正常,95%>積分值減少≥70%。(3)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癥狀有所改善,70%>積分值減少≥50%。(4)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癥狀未見減輕或反見惡化,積分值減少不足50%。
1.4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均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作統計學處理,根據觀察指標和數據的不同,計量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或Ridit分析。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2。
3 討論
肛周濕疹為肛腸科常見病,是肛門周圍皮膚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因復雜[4]。臨床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潮紅、丘疹、滲液、糜爛、瘙癢劇烈等癥狀,日久表現為皮膚浸潤肥厚,苔蘚樣變、皸裂等體征。西醫認為,本病是由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病,除與過敏有關外,還與遺傳因素、飲食、局部病變、精神刺激等有關。肛周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皺褶潮濕、不易保潔、局部溫度高導致濕疹往往合并細菌或真菌存在,濕疹病變部位金黃色葡萄球菌顯著增高[5]。因此濕疹的病因除了與變態反應有關外,不可低估細菌感染的因素[6]。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的發生主要是外感風濕熱邪,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炙煿之品,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終致濕熱壅阻肌膚而發。患病日久耗血傷陰,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慢性濕疹。
目前,肛周濕疹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尚無特效根治方法,尤其是對于亞急性及慢性濕疹,西醫治療多以內服抗組胺藥物、外涂皮質類固醇霜劑或軟膏等方法為主。皮質類固醇霜劑外涂,雖短期療效顯著,但易復發。而且停藥后可能造成病變反跳、癥狀加重且難以控制等后果。另外有手術封閉[7]等治療方法,但痛苦較大,患者多不易接受。治療時應考慮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長期用藥耐藥問題,這一點中醫中藥則顯示出其獨特優勢[8]。中藥外洗屬于中醫外治法的范疇,是以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為指導,將中草藥煎煮后施用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發揮活血通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收濕斂瘡等作用,以促進局部瘡腫的恢復,達到治病的目的[2]。本病治療的重點在于斂濕祛風、養血止癢[9]。金玄痔科熏洗散[10]方中君藥玄明粉清熱消腫,臣藥馬齒覓、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佐藥枯礬收濕斂瘡、止血化腐,荊芥祛風燥濕,共奏清熱、消腫止痛、祛風燥濕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1],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抗炎抑菌、鎮痛等作用。
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多為濕熱蘊結肛周所致,故使用時以中藥之劑沸水沖后放置至溫而不燙坐浴為佳。中藥有效成分通過皮膚吸收而達到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治療目的。再者可保持局部清潔,減少不良刺激,促進創面修復愈合[12]。同時配合派瑞松外涂能夠快速有效的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從而達到脫敏、消炎、止癢的目的。起到中醫所謂急則治其標效果。兩種方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加了療效。臨床研究證明治療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單純西醫治療,并且復發率較對照組低。故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配合派瑞松外涂是目前治療肛周濕疹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4.
[2] 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39,51.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98.
[4] 趙寶明,張書信.大腸肛門病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591-592.
[5] Aly R,Maibach HR.Microbial flora of atopic dermatitis[J].Arch Dermatol,1977,113(6):780-782.
[6] 梁伶.派瑞松霜治療皮炎濕疹類皮膚病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1,30(4):252-253.
[7] 何洪波,薛奇明.手術結合封閉及中藥熏洗治療慢性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6):643-646.
[8] 文家勇,萬萍.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療肛周濕疹37例[J].醫藥導報,2010,29(1):59-60.
[9] 鄭發鵑,吳映書,張寧,等.金玄痔科熏洗散合用古方清涼散治療肛周濕疹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109-110.
[10] 章文穎,周璐,文莉,等.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抗炎鎮痛活性物質篩選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2):35-37.
[11] 常為偉,楊會舉,陳淑君,等.肛腸病術后應用康復新液促進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9,29(2):47-48.
[12] 徐加成,姜玉嬋,任維才.中藥坐浴聯合派瑞松及太寧乳膏治療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1):67-68.
(收稿日期:2013-11-21)
[摘要] 目的 觀察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的臨床療效和復發情況。 方法 選取67例慢性肛周濕疹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派瑞松外涂的方法;對照組則采用溫鹽水坐浴、派瑞松外涂。每療程10d,用藥3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療效,3個月、6個月后觀察復發率情況。 結果 治療組在有效率,3個月、6個月復發率與對照組比較分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治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金玄痔科熏洗散;中藥外洗;肛周濕疹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1-109-03
肛周濕疹是肛腸科臨床中常見的皮膚疾病,其發病率高、病程長、易復發,給患者工作、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在所有肛腸科門診患者中構成比達10%左右[1]。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肛周濕疹,以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的方法配合派瑞松外涂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獲得滿意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7例患者均在門診診為亞急性、慢性肛周濕疹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17~48歲,平均(29.8±7.2)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1.3年。對照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19~51歲,平均(27.6±6.3)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2年。兩組病程以0.4~3.5年者最為集中,最短者2個月,最長者5年。患者年齡經t檢驗,P=0.623,性別經x2檢驗,P=0.542,病程經秩和檢驗z=-1.315,P=0.185,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肛腸病學》[2]確診為肛周濕疹。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Z20080020,55g/袋)55g加沸水2000mL沖開,冷卻至約25~30℃時浸泡肛周皮膚,每次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國藥準字X20000492)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對照組:用生理鹽水2000mL加熱至約25~30℃時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兩組均以10d為1個療程,用藥3個療程(1個月)后,比較兩組療效,用藥期間避免內外源性刺激因素。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綜合療效評價以瘙癢程度、皮疹分布、病期加權系數和化驗檢查的總積分計算出療效率,分4級判定。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癥狀消失,化驗指標正常,積分值減少≥95%。(2)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或化驗指標接近正常,95%>積分值減少≥70%。(3)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癥狀有所改善,70%>積分值減少≥50%。(4)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癥狀未見減輕或反見惡化,積分值減少不足50%。
1.4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均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作統計學處理,根據觀察指標和數據的不同,計量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或Ridit分析。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2。
3 討論
肛周濕疹為肛腸科常見病,是肛門周圍皮膚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因復雜[4]。臨床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潮紅、丘疹、滲液、糜爛、瘙癢劇烈等癥狀,日久表現為皮膚浸潤肥厚,苔蘚樣變、皸裂等體征。西醫認為,本病是由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病,除與過敏有關外,還與遺傳因素、飲食、局部病變、精神刺激等有關。肛周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皺褶潮濕、不易保潔、局部溫度高導致濕疹往往合并細菌或真菌存在,濕疹病變部位金黃色葡萄球菌顯著增高[5]。因此濕疹的病因除了與變態反應有關外,不可低估細菌感染的因素[6]。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的發生主要是外感風濕熱邪,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炙煿之品,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終致濕熱壅阻肌膚而發。患病日久耗血傷陰,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慢性濕疹。
目前,肛周濕疹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尚無特效根治方法,尤其是對于亞急性及慢性濕疹,西醫治療多以內服抗組胺藥物、外涂皮質類固醇霜劑或軟膏等方法為主。皮質類固醇霜劑外涂,雖短期療效顯著,但易復發。而且停藥后可能造成病變反跳、癥狀加重且難以控制等后果。另外有手術封閉[7]等治療方法,但痛苦較大,患者多不易接受。治療時應考慮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長期用藥耐藥問題,這一點中醫中藥則顯示出其獨特優勢[8]。中藥外洗屬于中醫外治法的范疇,是以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為指導,將中草藥煎煮后施用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發揮活血通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收濕斂瘡等作用,以促進局部瘡腫的恢復,達到治病的目的[2]。本病治療的重點在于斂濕祛風、養血止癢[9]。金玄痔科熏洗散[10]方中君藥玄明粉清熱消腫,臣藥馬齒覓、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佐藥枯礬收濕斂瘡、止血化腐,荊芥祛風燥濕,共奏清熱、消腫止痛、祛風燥濕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1],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抗炎抑菌、鎮痛等作用。
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多為濕熱蘊結肛周所致,故使用時以中藥之劑沸水沖后放置至溫而不燙坐浴為佳。中藥有效成分通過皮膚吸收而達到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治療目的。再者可保持局部清潔,減少不良刺激,促進創面修復愈合[12]。同時配合派瑞松外涂能夠快速有效的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從而達到脫敏、消炎、止癢的目的。起到中醫所謂急則治其標效果。兩種方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加了療效。臨床研究證明治療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單純西醫治療,并且復發率較對照組低。故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配合派瑞松外涂是目前治療肛周濕疹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4.
[2] 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39,51.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98.
[4] 趙寶明,張書信.大腸肛門病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591-592.
[5] Aly R,Maibach HR.Microbial flora of atopic dermatitis[J].Arch Dermatol,1977,113(6):780-782.
[6] 梁伶.派瑞松霜治療皮炎濕疹類皮膚病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1,30(4):252-253.
[7] 何洪波,薛奇明.手術結合封閉及中藥熏洗治療慢性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6):643-646.
[8] 文家勇,萬萍.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療肛周濕疹37例[J].醫藥導報,2010,29(1):59-60.
[9] 鄭發鵑,吳映書,張寧,等.金玄痔科熏洗散合用古方清涼散治療肛周濕疹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109-110.
[10] 章文穎,周璐,文莉,等.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抗炎鎮痛活性物質篩選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2):35-37.
[11] 常為偉,楊會舉,陳淑君,等.肛腸病術后應用康復新液促進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9,29(2):47-48.
[12] 徐加成,姜玉嬋,任維才.中藥坐浴聯合派瑞松及太寧乳膏治療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1):67-68.
(收稿日期:2013-11-21)
[摘要] 目的 觀察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的臨床療效和復發情況。 方法 選取67例慢性肛周濕疹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派瑞松外涂的方法;對照組則采用溫鹽水坐浴、派瑞松外涂。每療程10d,用藥3個療程后,比較兩組療效,3個月、6個月后觀察復發率情況。 結果 治療組在有效率,3個月、6個月復發率與對照組比較分析,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金玄痔科熏洗散聯合派瑞松治療慢性肛周濕疹治愈率高,復發率低,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 金玄痔科熏洗散;中藥外洗;肛周濕疹
[中圖分類號] R2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1-109-03
肛周濕疹是肛腸科臨床中常見的皮膚疾病,其發病率高、病程長、易復發,給患者工作、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在所有肛腸科門診患者中構成比達10%左右[1]。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肛周濕疹,以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的方法配合派瑞松外涂治療慢性肛周濕疹,獲得滿意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7例患者均在門診診為亞急性、慢性肛周濕疹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治療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齡17~48歲,平均(29.8±7.2)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1.3年。對照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齡19~51歲,平均(27.6±6.3)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2年。兩組病程以0.4~3.5年者最為集中,最短者2個月,最長者5年。患者年齡經t檢驗,P=0.623,性別經x2檢驗,P=0.542,病程經秩和檢驗z=-1.315,P=0.185,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參照《中醫肛腸病學》[2]確診為肛周濕疹。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Z20080020,55g/袋)55g加沸水2000mL沖開,冷卻至約25~30℃時浸泡肛周皮膚,每次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國藥準字X20000492)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對照組:用生理鹽水2000mL加熱至約25~30℃時坐浴15min,清潔干燥后將派瑞松用棉棒均勻涂于肛周患處,每日2次。
兩組均以10d為1個療程,用藥3個療程(1個月)后,比較兩組療效,用藥期間避免內外源性刺激因素。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2002年《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綜合療效評價以瘙癢程度、皮疹分布、病期加權系數和化驗檢查的總積分計算出療效率,分4級判定。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臨床痊愈:皮損全部消退,癥狀消失,化驗指標正常,積分值減少≥95%。(2)顯效:皮損大部分消退,癥狀明顯減輕,或化驗指標接近正常,95%>積分值減少≥70%。(3)有效:皮損部分消退,癥狀有所改善,70%>積分值減少≥50%。(4)無效:皮損消退不明顯,癥狀未見減輕或反見惡化,積分值減少不足50%。
1.4 統計學分析
全部數據均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作統計學處理,根據觀察指標和數據的不同,計量資料用()表示;計量資料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x2檢驗;等級資料用秩和檢驗或Ridit分析。
2 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見表2。
3 討論
肛周濕疹為肛腸科常見病,是肛門周圍皮膚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病因復雜[4]。臨床主要表現為肛門周圍皮膚潮紅、丘疹、滲液、糜爛、瘙癢劇烈等癥狀,日久表現為皮膚浸潤肥厚,苔蘚樣變、皸裂等體征。西醫認為,本病是由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病,除與過敏有關外,還與遺傳因素、飲食、局部病變、精神刺激等有關。肛周由于其部位的特殊性,皺褶潮濕、不易保潔、局部溫度高導致濕疹往往合并細菌或真菌存在,濕疹病變部位金黃色葡萄球菌顯著增高[5]。因此濕疹的病因除了與變態反應有關外,不可低估細菌感染的因素[6]。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的發生主要是外感風濕熱邪,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炙煿之品,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終致濕熱壅阻肌膚而發。患病日久耗血傷陰,血虛風燥,肌膚失養而成慢性濕疹。
目前,肛周濕疹的治療方法雖然很多,但尚無特效根治方法,尤其是對于亞急性及慢性濕疹,西醫治療多以內服抗組胺藥物、外涂皮質類固醇霜劑或軟膏等方法為主。皮質類固醇霜劑外涂,雖短期療效顯著,但易復發。而且停藥后可能造成病變反跳、癥狀加重且難以控制等后果。另外有手術封閉[7]等治療方法,但痛苦較大,患者多不易接受。治療時應考慮盡量減少不良反應及長期用藥耐藥問題,這一點中醫中藥則顯示出其獨特優勢[8]。中藥外洗屬于中醫外治法的范疇,是以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理論為指導,將中草藥煎煮后施用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發揮活血通絡、調和氣血、消腫止痛、收濕斂瘡等作用,以促進局部瘡腫的恢復,達到治病的目的[2]。本病治療的重點在于斂濕祛風、養血止癢[9]。金玄痔科熏洗散[10]方中君藥玄明粉清熱消腫,臣藥馬齒覓、金銀花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佐藥枯礬收濕斂瘡、止血化腐,荊芥祛風燥濕,共奏清熱、消腫止痛、祛風燥濕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表明[11],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抗炎抑菌、鎮痛等作用。
中醫學認為,肛周濕疹多為濕熱蘊結肛周所致,故使用時以中藥之劑沸水沖后放置至溫而不燙坐浴為佳。中藥有效成分通過皮膚吸收而達到清熱燥濕、解毒止癢的治療目的。再者可保持局部清潔,減少不良刺激,促進創面修復愈合[12]。同時配合派瑞松外涂能夠快速有效的減輕和防止組織對炎癥的反應,從而達到脫敏、消炎、止癢的目的。起到中醫所謂急則治其標效果。兩種方法配合使用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增加了療效。臨床研究證明治療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單純西醫治療,并且復發率較對照組低。故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外洗配合派瑞松外涂是目前治療肛周濕疹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4.
[2] 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839,51.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南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98.
[4] 趙寶明,張書信.大腸肛門病學[M].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591-592.
[5] Aly R,Maibach HR.Microbial flora of atopic dermatitis[J].Arch Dermatol,1977,113(6):780-782.
[6] 梁伶.派瑞松霜治療皮炎濕疹類皮膚病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1,30(4):252-253.
[7] 何洪波,薛奇明.手術結合封閉及中藥熏洗治療慢性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6):643-646.
[8] 文家勇,萬萍.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療肛周濕疹37例[J].醫藥導報,2010,29(1):59-60.
[9] 鄭發鵑,吳映書,張寧,等.金玄痔科熏洗散合用古方清涼散治療肛周濕疹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7):109-110.
[10] 章文穎,周璐,文莉,等.金玄痔科熏洗散的抗炎鎮痛活性物質篩選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2):35-37.
[11] 常為偉,楊會舉,陳淑君,等.肛腸病術后應用康復新液促進創面愈合的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09,29(2):47-48.
[12] 徐加成,姜玉嬋,任維才.中藥坐浴聯合派瑞松及太寧乳膏治療肛周濕疹[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1):67-68.
(收稿日期:201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