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比利時《晚報》發表的文章中提到,比利時是歐盟總部所在地,被稱為“歐洲心臟”。請問,比利時為什么被稱為“歐洲心臟”? 浙江讀者 姜時宇 比利時是一個位于西歐的聯邦君主制國家,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該國自北起順時針分別與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法國接壤,西面隔北海同英國相望,國內擁有完善的港口、運河、鐵路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無論是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比利時都處于歐洲的十字路口,過去2000多年來,它見證了眾多種族與文化的興盛和衰敗,成為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都在那里留下文化痕跡。 從16世紀到1830年比利時革命,比利時地區是歐洲許多大國的爭奪要地,它又被稱為“歐洲戰場”。 比利時是歐盟創始會員國之一,其重要戰略位置不僅吸引了歐盟和北約,還吸引了1000多個國際性組織和2000多家跨國公司將總部設在此處。首都布魯塞爾因此又被稱為“歐洲首都”。如今,比利時已成為支撐歐洲政治、軍事和經濟一體化龐大身軀的“心臟”。 中國前駐比利時大使宋明江編著的《歐洲心臟(比利時)》一書稱,比利時地處歐洲拉丁文明和日耳曼文明交匯之處,深入了解這個國家,無疑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歐洲。▲ (劉 德)
環球時報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