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圖片說明:28日,香港反對派舉行絕食行動。臺灣學生為拉倒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強占“立法院”十多天,香港反對派“有樣學樣”,28日以絕食拉開“占領中環”行動的“前奏”。香港輿論對此批評稱,反對派違背市民期望各方溝通、達成普選共識的愿望,“占領中環”不但不會令香港實現普選,反而會破壞民主的法治基礎,一旦釀成流血及暴動事件,后果將不堪設想。 據香港《大公報》29日報道,28日下午2時,工黨的何秀蘭、張國柱,民主黨的何俊仁、單仲偕、胡志偉以及李永達、林卓廷、陳樹英等16人(楊森晚上參加)聚集在香港皇后大道匯豐銀行前,統一身穿白色服裝,豎起寫有“占中普選絕食宣言”的牌子,發起絕食行動。絕食團題為“雞蛋反抗高墻”的普選絕食宣言稱,“有人會嘲笑我們以卵擊石,絕食不能帶來什么改變。我們力量雖然弱小,但我們有的是堅毅精神,只要行動能喚起市民的集體意志,雞蛋也能反抗高墻”。宣言還稱,“香港是我們的香港,我們不干,誰干!……篩選已殺到埋身,沉默就死路條”。 活動發言人、工黨主席李卓人一開始便直接挑明,絕食就是為了“占中”。他聲稱,由于感覺沒有空間談普選,因此要以抗爭的形式表現決心,營造所謂“真普選”的氣氛。不過,盡管其一再強調“占中”是非暴力,但當被問及臺灣“占院”事件也聲稱非暴力、最終仍發生暴力流血時,李卓人極力撇清關系,稱暴力只是其中的“旁枝”。他還透露,絕食行動沒有限定時間,全程只會飲水及能量飲料,直至參與者身體支撐不住為止,第一波絕食行動將在目前17人全部支撐不住時畫上句號,預計第二波將在5月舉行。民主黨議員何俊仁的言辭更為激烈,形容這種街頭抗爭是“劃下的第一根火柴”,若每人均劃下一根火柴,便可以火燒整片森林。 在28日晚上絕食團舉行的“文化沙龍”中,李柱銘和“占中”發起人之一戴耀廷主講政改問題。戴耀廷稱,公民抗命需要爆發點,臺灣的爆發點在于服貿協議跳過了“逐條審議”程序;在香港,當行政長官向立法會遞交選舉方案、而方案未符合國際標準之時,“我肯定爆發點就會出現”。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謂的“國際標準”竟是由他自己制定。他稱“占中”方面已經找了“國際專家訂出國際標準”,準備在6月22日舉行全民投票,選出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作為衡量制造爆發點的機會。 據悉,一些非政界人士也會參加第二波絕食,包括壹傳媒主席黎智英、“占中金融界死士”錢志健。今年82歲的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也聲稱,若有人請他加入絕食團,會積極考慮。2011年,教區就校本條例在終審法院敗訴,陳日君曾絕食三天。 這不是香港反對派第一次企圖以絕食達到政治目的。2007年12月,香港泛民主派發起一連七天的馬拉松式絕食行動,試圖在人大常委會公布對香港政改報告的審議結果前向中央施壓,要求給予香港在2012年“雙普選”。這次絕食同樣在香港不得人心,“響應”其“號召”的市民少之又少,來往路人匆匆一瞥,便快步離去,28日當天僅有十多人簽名。還有媒體形容說,現場圍觀市民僅“小貓三四只”,比到場采訪的記者還少,極少市民簽署“占中”意向書。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匯豐銀行已向絕食者發出警告信,表示他們所占地方屬私人物業,絕食已對該行業務和客戶造成滋擾,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動。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29日表示,絕食是沒有什么效果的方式,希望反對派即使無法在上海之行中單獨見到中央官員,也應把握機會表達意見。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有商有量,絕食對達成共識難有正面的幫助。還有行政會議成員說,反對派現在絕食是太早做出激烈行為,他們如果最終決定不去上海,相信香港人會很失望。據悉,反對派對4月中旬是否赴滬仍然沒有明確表態。民主黨主席劉慧卿稱,民主黨周四會召開中央委員會會議,決定是否參與上海之行。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還表示,絕食行動不會改變中央立場。有港媒評論稱, 絕食現場搭起多個藍色帳篷,占據連接行人道的大片空地,路人經過都要急步側身而過,“如此視私人地方和治安法紀如無物,要占領便占領,要違法便違法,日后占中禍患之大,已可見一斑”。文章認為,還有一個月政改咨詢就將結束,下月全體立法會議員應邀訪滬,普選之途初現曙光,而李卓人一伙此時突然祭出絕食一招,干擾和破壞政改用心昭然若揭,“李卓人等人要絕食,除了減肥,不可能達到任何其他目的”。▲
環球時報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