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以志+張勇
金秋十月菊飄香。10月18日上午,衡水湖景區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或曾為新中國的成立浴血奮戰、揮灑熱血,或曾為國家的國防事業嘔心瀝血、奉獻青春,如今雖然退休在家,但仍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家和地方的發展——他們就是來自衡水市軍隊離退休干部第二休養所的軍休干部們。秋日的衡水湖水天一色,老干部們站在煙波浩渺的衡水湖畔,用眼看、用心聽,親身感受著我市社會發展帶來的翻天覆地變化……
組織老干部們通過參觀、游覽親身感受改革發展的成果,只是市軍休二所服務軍休干部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市軍休二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的理念,緊緊圍繞省民政廳開展的星級軍休服務管理機構創建活動的安排部署,按照市民政局黨組提出的“三創一樹(創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機關,樹立衡水民政品牌)”和“走親、訪貧、問計”活動要求,創新服務體系、增加服務內容、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層次,著力打造“真誠服務、親情管理”服務品牌,讓軍休干部更多、更好地享受發展的成果,得到了軍休干部們的一致好評。
全面落實好兩個待遇工作
全面落實軍休干部“兩個待遇”是軍休工作的工作中心。市軍休二所按照市民政局統一部署,以“三創一樹”和“走親、訪貧、問計”活動為契機,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想辦法、出點子,服務方式不斷創新。同時,工作人員走入軍休干部家中,與他們聊天、拉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建議,服務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政治待遇上,市軍休二所認真落實軍休干部閱讀相應級別文件的待遇,及時向軍休干部傳達上級文件和會議精神,并為軍休干部訂閱“兩報一刊”。軍休二所還定期邀請軍休干部參與學習和討論,使他們能及時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內外形勢,了解我市日新月異的發展,保證他們從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讓他們思想常新。
在生活待遇上,市軍休二所按時足額發放各項補貼,及時調整提高軍休干部年定期增資和調整軍隊離退休干部無固定收入遺屬生活補助費標準,調整離休干部服裝費和生活補貼,調整軍糧差價補貼標準,發放防暑降溫品,公布軍休干部待遇數額,使每位軍休干部對個人月增金額和補發金額做到心中有數。每逢節假日,軍休所工作人員都會犧牲休息時間,開展走訪慰問,了解軍休干部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對軍休工作的意見。
市軍休二所的干部職工并不拘泥于只完成日常工作,在落實“兩個待遇”上還積極創新,組織各種活動。七一前夕,市軍休二所黨支部組織黨員軍休干部,同衡水日報社編輯部黨支部和市烈士陵園黨支部,聯合在烈士陵園共同舉行了重溫入黨誓詞和新黨員入黨宣誓活動,讓全體黨員接受了一次政治教育;八一建軍節前夕,市軍休二所組織老干部們開展了“西柏坡紅色之旅”學習活動,瞻仰革命圣地,踏訪偉人足跡,重溫“兩個務必”,心靈受到了洗禮,思想得到了升華。在生活上,市軍休二所為老干部們提供更多的貼心服務。今年夏季,我市雨水較大,市軍休二所特意安排工作人員提前逐戶了解每位干部住房情況;對于存在隱患的房屋,主動聯系維修單位,為他們排除隱患。
保障軍休干部身心健康
確保軍休干部身體健康,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是市軍休二所工作的宗旨。為此,軍休二所積極開動腦筋,組織開展了多項活動,在保障軍休干部身體健康的同時,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市軍休二所高度重視老干部的身體健康狀況。今年以來,他們在定期為老干部體檢的基礎上,專門邀請市第五人民醫院的專家,為老干部們舉辦了春季、秋季養生保健知識和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預防講座,提高了老干部們對于疾病的認知能力。同時,他們還延伸工作半徑,將專家的聯系方式告知老干部,架起了一座專家與老干部溝通的橋梁。老干部們身體不舒服時,可隨時撥打專家的熱線電話,做到第一時間就醫問診。此外,市軍休二所還為軍休干部們建立了健康檔案,不斷提升軍休干部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為了讓老干部們有豐富的業余生活,市軍休二所結合軍休干部年齡偏大的特點,精心組織了一系列相應的文體活動。5月份,他們組織軍休干部赴秦皇島參加省內的門球比賽,老干部們在賽場上一展了身手的同時,也和兄弟地市的軍休干部加強了溝通,極大的愉悅了身心。8月份,工作人員在開展“走親、訪貧、問計”活動中,許多喜愛藝術的老干部提出,希望組織一個協會以便于交流、學習,豐富業余生活。了解到老干部們的需求后,市軍休二所立即向市民政局申請,建議成立衡水市軍休系統文藝藝術聯合會。經過縝密籌備,日前,市軍休二所承辦了聯合會的第一次大會,隨著第一屆理事會的產生,全市軍休干部有了屬于自己的文化藝術組織。
創新服務提質量
軍休工作需要不斷完善服務體系,需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這能才能實現服務質量質的飛躍——這既是市民政局對全市軍休工作的要求,也是軍休干部們的現實需要。市軍休二所充分認識到了這點,并將此作為工作的重點。
市軍休二所將人文關懷、親情服務作為服務保障工作的主線,在服務內容上,由重物質保障向滿足物質和精神需求并重轉變;在服務方式上,由粗放型向精細化、個性化轉變。他們堅持每名工作人員聯系6至8名軍休干部或空巢遺屬,實時掌握動態,主動協調解決他們的困難和問題。退休干部張成峰腿不能動,生活有許多不便之處。為此,軍休所專門組織了小分隊,每隔幾天便上門看望,及時了解張成峰的生活、身體狀況。同時,還為老人定期打掃房間,清洗衣物,讓老人解除了后顧之憂。
在日常生活方面,市軍休二所主動聯系水暖電工等技術人員,并制成聯系卡片,發放給老干部。當老干部們遇到困難時,直接撥打電話,維修人員便會上門服務。為了方便老干部們就醫,他們還定期安排醫護人員上門進行查體活動,并為老干部們提出合理化飲食方案。針對常年臥病在床的老干部,市軍休二所創新服務方式,開通了“綠色通道”,定期上門服務,并協調醫保部門快速解決醫藥費報銷問題,讓老干部們安心養病、安度晚年。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市軍休二所還注意收集民意、傾聽民聲,讓軍休干部們親自參與并監督所里的工作,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既促進了所里工作開展,也增加了軍休二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如今,隨著軍休二所工作范圍的逐步擴大,軍休工作聯系更廣泛、監督更有效、服務更扎實,軍休干部滿意度不斷提升。
“軍休干部是黨和國家的有功之臣,是國家的寶貴財富。軍休工作就是要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及時送到他們身邊,把服務做到他們心坎兒上!”日常工作中,市軍休二所所長孫廣虎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話是這么說的,事兒也是這么做的,正是他們細致入微的人性化管理,熱情周到的貼心服務,不斷探索的進取精神,溫暖了軍休干部們的心,也為他們創造了一個和諧的軍休家園?!鰁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