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薪 王衛軍 汪巧婭
[摘要] 目的 探討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的心理護理。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我院期間收治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在常規基礎護理下開展心理護理支持的臨床資料。結果 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心理干預后,其MSSNS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1)。結論 對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最大限度調動患者求生的欲望,消除心理顧忌,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淡然面對生死。
[關鍵詞] 肝移植;移植物抗宿主;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12-03
移植物抗宿主?。╣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是一種免疫反應性異常的全身性疾病,該癥常出現于骨髓移植,而肝移植術后發生GVHD的發病率極低,約為1%左右,但病死率卻高達85%以上,多死于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由此對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造成較重的精神壓力,進而影響臨床治療及護理,不利于臨床治療和康復,由此可見加強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本文將對2008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我院期間收治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在常規基礎護理下開展心理護理支持,取得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我院期間收治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齡46~62歲,平均(51.4±2.3)歲。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行同體異體原位肝移植手術,手術均順利,且術后病情穩定,檢測移植肝各項功能均基本正常。術后均常規給予FK506、驍悉及激素抗排異治療。6例患者于術后第18~20天出現發熱,且主訴口咽部疼痛,檢查可見口腔內有斑片狀白色膜,于發熱次日,出現口腔黏膜潰瘍,后頸部、四肢有紅色斑丘疹,均常規給予抗感染、抗真菌治療,但無改善,且經臨床實驗檢查未發現細菌感染及真菌感染??紤]為藥疹,停用可疑藥物,并給予維生素C及氫化可的松,但患者于術后第25~30天出現腹瀉,外周血白細胞和血小板呈進行性下降,皮疹發展至腹部及背部,口唇腫脹,經皮膚活檢,確診為GVHD。
1.2 方法
6例GVHD患者均立即遵醫囑停用免疫抑制劑,并給予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并對癥加強基礎護理,再次期間給予心理護理干預指導,具體操作如下。
1.2.1 心理活動調查 評估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的心理變化,了解其諸多負性心理情緒的狀況及主要原因,為進一步開展針對性心理護理提供依據。(1)患者肝移植術后曾一度恢復良好,但多日出現發熱、口腔潰瘍、皮疹,往往對自身狀況產生出現焦慮、恐慌,尤其是確診為GVHD,醫生告知患者該癥危險性后,患者往往心理難以接受現狀,對求生希望產生破滅感,進而易表現出對死亡的恐懼感和憤怒感,對治療產生懷疑,進而感到抑郁,甚至絕望;(2)同時,患者進入隔離室,長期處于保護性隔離,與家人分離,易產生孤獨、無助、迷茫的心理情緒;(3)隔離室內各種監護儀器報警聲,術后切口疼痛及各種管道壓迫體位等情況均會使患者心理焦躁、煩悶的等負性消極情緒[2-3]。
1.2.2 心理支持 (1)由于患者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因而容易心浮氣躁、情緒變化不定,為此護理人員應通過對患者心理評估結果,并根據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患者的個性特點,主動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增進情感交流,講解該癥發病的相關因素,并使患者認識到該癥不是治愈不了的絕癥,且目前已有GVHD患者被治愈的臨床報道,只要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多能挽救生命,使患者正視自身疾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4-5]。(2)向患者送去重獲健康的信心,引導患者淡然面對死亡和痛苦,這些痛苦都是暫時的,一旦難關度過,生命的彼岸就在前方,以此鼓勵患者珍視自己的生命,不可自暴自棄,防止病情惡化,同時使患者正確看待生死,不要把復發看成是治療的失敗,而應把全部精力用于渡過生命的難關,以平和的心態積極去接受治療。(3)護理人員通過積極暗示、鼓勵支持的方式,為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死觀,避免患者因對死亡產生極度恐懼和憤怒,積極引導患者死亡只是人生的一種階段和環節,甚至不是很重要的環節,以此引導患者主動訴說自己的心理對面對死亡的感受,宣泄出內心的憂郁之情,并對消極患者要分析原因,做好心理安慰,調整心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思想負擔,最大限度滿足患者正常的心理需求,以此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重新喚起對生命渴望和生活熱愛之心,并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觀察、治療和護理,提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6-7]。
1.2.3 健康宣教 護理人員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耐心細致地對肝移植術后發生GVHD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對移植術后排斥反應,出現發熱、皮疹、口腔潰瘍等臨床癥狀的原因,以此使患者對該癥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水平。認識到自身情緒變化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同時了解停止使用免疫抑制劑,給予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的機制,以此消除對疾病和治療的錯誤認識所造成的不良心理影響[8-9]。
1.2.4 社會支持 客觀地向家屬講解患者治療現狀,并換位思考,傾聽家屬的傾訴,解答其疑惑,指導家屬配合醫護人員,共同對患者給予更多的家庭和社會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支持,使患者維持良好的情緒,以此使患者擺脫隔離病房中的孤獨感[10]。
1.2.5 其他心理護理 將搶救儀器及各類監護儀器的警報聲音量調低,盡可能不要對患者心理造成緊張感,講解各類監護儀器使用的必要性,解除心理疑惑,同時以嫻熟的護理操作和相關舒適護理,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進而緩解煩躁、焦慮心理;幫助患者熟悉隔離病房,認識到隔離治療的必要性,并多與患者進行接觸,聊患者感興趣的話題,調動患者交談的意愿,增進護患情感,以真摯、真誠的心理護理支持,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對隔離空間環境的孤獨、無助之感[11]。endprint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變化情況。
1.4 評價標準
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狀態調查表(MSSNS)評價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該量表分焦慮、抑郁、憤怒、孤獨四個因子,分別下轄13、10、8、7個項目,每個項目根據患者心理感受進行評分(0~4分),總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心理狀態越差,負性心理越強。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護理前后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3 討論
肝移植患者術后發生GVHD,往往缺乏心理準備,面對再次獲取生存希望可能再次破滅,會產生焦慮、抑郁、憤怒等諸多負性心理反應,患者在嚴重的抑郁等負性心理作用下,往往會萌生輕生念頭,進而放棄治療,不愿主動配合醫護工作,進而使病情惡化,縮短生存期。臨床研究發現,對患者開展有效的心理支持護理,有助于為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并對改善預后質量有重要的臨床價值[12-13]。
對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中,應全面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多與患者交流溝通,在交流中了解患者動態的心理變化,并結合MSSNS心理調查結果,根據患者面對生死的心理狀態,同時對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程度及對自身情況了解程度的患者,對癥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對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意志薄弱、負性心理情緒較重的患者,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心理疏導,同時讓患者認識到該癥不是治愈不了的絕癥,指導患者宣泄情緒,敢于面對現實,不可自暴自棄,并通過冥想的方式,放松身心,摒棄一切不良刺激。
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積極引導患者走出心理的陰霾,使患者淡然面對將來可能面對的不測,為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死觀,以此使患者淡然面對人生的困難,把人生勇敢的一面展示給家人。另外,在加強患者心理疏導的同時,也應爭取患者家屬的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并指導家屬減少對患者產生思想負擔,使患者主動接受親人的情感支持。
本研究對我院近年收治的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干預,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6例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心理干預后,其MSSNS量表評分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結果提示,對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開展心理護理,有助于改善心理狀態,解除思想負擔。
通過對肝移植術后GVHD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可最大限度調動患者求生的欲望,消除死亡的心理顧忌,保持良好穩定的情緒,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淡然面對生死。
[參考文獻]
[1] 周鳳,彭文,鄔潔明.再次肝移植術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1例護理[J].上海護理,2011,1(1):125-127.
[2] 黃麗菊,凌紅艷.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術后激素耐藥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病人使用巴利昔單抗治療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35):200-202.
[3] 包俊霞.一例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21):118-120.
[4] 何江娟.肝移植術后早期出現精神障礙的原因分析和護理[J].護理與康復,2011,10(2):476-478.
[5] 劉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J].內科理論與實踐,2010,5(1):9-10.
[6] 楊志慧,劉惠敏.肝移植術后并發以皮膚組織損傷為主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07,28(3):149-151.
[7] 吳順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中醫證治策略探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1,38(11):2165-2167.
[8] 王繼濤,張紹庚,朱震宇,等.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10(14):152-154.
[9] 宋陽.1例肝移植術后并發移植物抗宿主病重度皮膚損傷患者的護理[J].護理學報,2008,15(11):141-143.
[10] 錢衛紅,張德珍.1例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護理[J].護理研究,2007,21(29):257-259.
[11] 王璐,林棟棟,賴威,等.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臨床診治經驗:附四例報道[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2,18(7):175-177.
[12] 吳???,王晟.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一例治療成功的報告[J].浙江臨床醫學,2009,9(15):140-142.
[13] 李敏,周玉佶,范艷黔.2例肝移植術后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4):199-201.
(收稿日期:2013-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