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迎風
[摘要]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對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并總結經驗體會。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間來我院診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3例。對照組實施普通護理,觀察組則在普通護理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 結果 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后,患者的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患者的滿意度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人性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低血糖;人性化護理干預;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33-03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受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其在臨床上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患者在臨床上多表現為疲乏無力、肥胖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1-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還有許多伴有低血糖,如果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對于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不良影響。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進步,人性化護理干預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為了深入探討其對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我院對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間來我院診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來我院診治的146例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根據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3例。對照組中,男44例,女29例,年齡46~75歲,平均(57.5±6.5)歲。病程2~13年,平均(5.2±1.3)年;觀察組中男38例,女35例,年齡48~73歲,平均(58.3±5.6)歲。病程2.2~12.5年,平均(4.7±1.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普通護理,即在糖尿病患者入院時,按照醫院的相關規章制度,向患者介紹我院的醫療環境、先進的醫療設備及醫院的結構布局,并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讓患者安心接受治療。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心理護理:由于2型糖尿病多發生于中老年,許多患者對于糖尿病缺乏認知,對于發生低血糖昏迷后容易產生緊張、害怕等不良精神狀態,對于后續治療具有不利影響。為此,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根據患者的年齡、文化水平等綜合情況,有針對性的向患者介紹糖尿病的發病原因,在臨床上的癥狀表現等,讓患者對糖尿病有充分的了解,消除負性情緒,積極主動地配合后續治療護理工作。為了拉近護患關系,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多與患者交流其感興趣的話題,對于部分患者的傾訴要認真傾聽,尊重患者,必要時予以安撫,讓患者在精神上受到鼓舞。(2)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發放有關糖尿病知識介紹的醫療冊,并定期組織患者參加糖尿病的健康講座,讓專家幫助患者解決疑惑。另外,要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方面的注意細節,如何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等。(3)飲食護理:由于糖尿病患者對于飲食的要求較高,因此進行飲食護理至關重要。為了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我院主要采用食療,即控制患者日常飲食中糖分的攝入量,避免讓患者食用辛辣及油膩食物,如給予患者薏米粥等,多讓患者食用清淡的飲食,此外,為了幫助患者補充維生素,可提供適量的水果和蔬菜。(4)用藥指導:由于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差,對于病情的康復具有嚴重影響。為此,護理人員要向患者講解定時定量服藥的重要性,避免應服藥過量產生低血糖等不良反應。(5)并發癥護理:由于糖尿病并發癥為慢性并發癥,研究發現,如果護理不當,容易引發糖尿病足、腎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并發癥,為此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3-4]。期間,可囑咐患者注意腳的保護,勤換襪子,并指導患者進行腳部穴位按摩,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1.3 療效判定標準
如果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且沒有昏迷等并發癥發生,那么即為顯效;如果患者在護理后,血糖得到控制,但仍需藥物進行治療,那么效果即為有效;如果患者護理后病情沒有發生變化,即為無效。此外,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進行滿意度問卷調查,評分標準:85分以上為滿意,60~84分為較滿意,低于60為不滿意[5-6]。
1.4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兩組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調查顯示,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后,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顯效46例,有效2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7.3%,較對照組顯效33例,有效25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79.5%具有顯著優勢。此外,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2。
3 討論
近年來,社會經濟取得迅猛發展,公眾對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醫護模式也已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患者為中心”轉變,除重視疾病本身的護理外,心理、精神、社會方面的干預也引起廣泛重視。受飲食結構不合理、人口老齡化社會進程加劇、生活節奏加快等多因素影響,糖尿病發病率顯著上升,低血糖為其常見并發癥,一旦發生,患者易有意識障礙出現,伴心悸、出汗等臨床表現,身心負擔嚴重,易產生負性情緒[7-8]。故在規范治療的同時,加強人性化護理干預,是改善預后的保障。
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的疾病,由于其不可治愈,因此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預防顯得尤為重要。由于普通護理僅僅是對疾病的護理,對于患者的心理等缺乏關注,而人性化護理在對疾病進行護理的基礎上加強了對患者身心的護理,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信心和勇氣,有效的克服了其恐懼心理,對于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9-10]。我院通過對146例患者分別予以普通護理和人性化護理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中顯效46例,有效2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7.3%,較對照組顯效33例,有效25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79.5%具有顯著優勢。此外,觀察組中滿意66例,較滿意7例,滿意度達100%,明顯優于對照組滿意54例,較滿意11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89%,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心理護理的應用,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恐懼,提高醫護依從;開展健康宣教,可增強自我防護水平;行完善的飲食、用藥及并發癥防護,可為控制病情,促進疾病康復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可以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趙紅蓮.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發生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5):77-79.
[2] 周健,秦明照.高齡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中癥狀性低血糖調查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6):4759-4763.
[3] 唐小飛,趙錫麗.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2,37(9):838-840.
[4] 王曉艷.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應的護理與健康宣教[J].基層醫學論壇,2011,15(30):939-940.
[5] 石梅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低血糖64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5):588-589.
[6] 梁志春.益氣固糖方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格列苯脲致低血糖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6):830-831.
[7] 孔雁萍,劉文成,王利紅.護理干預對合并2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低血糖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1,33(11):1753-1754.
[8] 彭金玉.老年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中低血糖原因分析及護理預防[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4):155-156.
[9] 胡麗萍.健康管理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控制中的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8):1975-1977.
[10] 冉秀榮,王曉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4):68-70.
(收稿日期:201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