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明
[摘要] 目的 探討靜脈滴注納絡酮治療嬰兒捂熱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本院自2010~2013年間就診的38例嬰兒捂熱癥患兒分成兩組,兩組均進行綜合治療,治療組加用納絡酮靜脈滴注,對比兩組患兒在退熱時間、意識恢復、驚厥持續時間以及呼吸節律恢復的療效差異。結果 納絡酮治療組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對比后經統計學計算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納絡酮能較快地改善嬰兒捂熱癥危重患兒的病情,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納絡酮;嬰兒捂熱癥
[中圖分類號] R720.5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76-02
嬰兒捂熱癥(infant muggy syndrome,IMS)是因過度保暖或捂悶時久所致的缺氧、高熱、大汗、脫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環衰竭[1]。冬春寒冷季節多見,農村多于城市,好發于嬰兒、新生兒。重癥患兒可發生多器官功能損害,預后不良,病死率高[2]。我院兒科自2010~2013年間對確診的38例嬰兒捂熱癥患兒分為兩組,對比治療組使用靜脈滴注納絡酮(naloxone)治療嬰兒捂熱癥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中的診斷標準[1],將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9月期間收治的38例1~12月齡符合嬰兒捂熱癥診斷的患兒分為兩組,治療組占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對照組占19例,其中男10例,女9例。癥狀包括呼吸急促(25例)或不規則(13例)、昏迷(18例,對照組和治療組各占9例)、高熱(38例)、大汗(38例)、驚厥(34例)、拒乳(29例),高鈉血癥[32例,血Na+ (153.1±2.7)mmol/L],酸中毒(3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12例,對照組和治療組各占6例)。兩組臨床病例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臨床表現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病例患兒全部采用綜合治療措施:去除捂熱病因,退熱,吸氧及機械輔助通氣,鎮靜止驚,降顱壓,防治腦水腫,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使用促進腦細胞恢復藥物等。治療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早期使用納絡酮針(吉林敖東藥業集團延吉股份有限公司,H20066625,規格為2mL:2mg),使用劑量為0.05~0.1mg/(kg·d),加入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使藥物濃度達到0.004mg/mL,療程為3d。根據患兒退熱時間、意識恢復情況、驚厥控制時間、呼吸節律恢復判定療效進行對照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均通過Epidata3.0軟件輸入,通過SPSS13.0軟件建立數據庫并分析處理,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中患兒的退熱時間、意識恢復情況、驚厥控制時間、呼吸節律恢復時間分別如表1所示,治療組在使用納絡酮后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死亡病例為2例(10.53%),對照組為3例(15.79%);治療組遺留神經系統后遺癥2例(10.53%),對照組4例(21.05%)。
3 討論
嬰兒捂熱癥是兒科常見急危重癥之一,國際疾病分類(ICD-9E)已將其單獨列為一類疾病[3]。由于捂悶后大量體液丟失,耗氧量增加,導致脫水和酸性代謝產物堆積,若不能早期判斷病情并進行針對性治療,可在短時間內出現多個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而危及生命。其中以呼吸系統損害和心臟損害多見[4],疾病恢復后也可能遺留嚴重神經系統后遺癥。
納絡酮又名烯丙羥嗎啡酮,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氧嗎啡酮N-丙烯基衍生物,是1960年合成的特異性嗎啡受體拮抗劑。自1981年Baskin等報道納絡酮可以有效逆轉腦卒中患者神經細胞損害后,有關阿片受體拮抗劑與中樞神經損傷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5]。納絡酮是一種阿片受體非特異競爭性藥物,為高脂溶性,能透過血腦屏障。與分布在腦干等部位的阿片受體結合后,納絡酮可通過阻斷β-內啡肽的病理生理效應,解除β-內啡肽對呼吸、心血管交感功能的抑制,使中樞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6],從而有效地阻斷內源性阿片樣物質(OLS)所介導的各種效應,包括鎮痛、抑制呼吸、降低血壓、減慢心率,促進生長激素和促甲狀腺素的釋放,升高血糖,促進缺血性腦水腫形成和發展等作用。
研究證明,納絡酮能增加呼吸頻率,改善通氣障礙,降低二氧化碳分壓和緩解低氧性呼吸衰竭;還能明顯改善腦血流量,增加腦灌注壓,使缺氧后的腦血流重新恢復,保證腦干等重要部位的血流供應,減輕腦水腫、昏迷、偏癱等癥狀[7]。納絡酮可降低IL-6和TNF-α的水平,抑制鈣離子內流,保護細胞膜完整性,減少自由基的產生[8],減輕再灌注損傷的程度,從而緩解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糾正機體內環境失衡。近年有學者使用納絡酮和單唾液酸神經節苷酯[9]或使用烏司他丁[10]治療嬰兒捂熱癥,均取得較好的療效。我科使用納絡酮綜合治療嬰兒捂熱癥后表明,納絡酮可以有效縮短熱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和呼吸節律恢復,控制驚厥癥狀,緩解全身炎癥反應;且治療過程無一例明顯的毒副作用,可作為佐治嬰兒捂熱癥的有效藥物,提高嬰兒捂熱癥的治療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小兒內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444-445.
[2] 馮傳咸.嬰兒捂熱綜合征28例臨床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2,26(5):427-428.
[3] 丁宗一.大力開展兒童期意外損傷的監測與干預[J].中華兒科雜志,1999,37(11):653-654.
[4] 徐建強.嬰兒捂熱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602-603.
[5] Whitelaw A.Systematic review of therapy after hypoxic-ischaemic brain injury in the perinatal period[J].Semin Neonaol,2000,5(1):33-40.
[6] 房樹娟,加孜那·托哈依.納洛酮的作用機制及其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呼吸雜志,2009,29(13):812-815.
[7] 任成山,劉受剛.危重患者血漿β-內啡肽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1996,8(1):26-27.
[8] 孫志香,黃志雄.納絡酮治療急性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漿內皮素含量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05(8):1011-1012.
[9] 陽斌.納洛酮和神經節苷酯聯合治療捂熱綜合征92例[J].江西醫藥,2011,46(12):1107-1108.
[10] 談小云,齊海鋒.綜合治療聯合烏司他丁在嬰兒捂熱綜合征中的療效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13,14(4):73-74.
(收稿日期:201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