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林 李健
[摘要] 目的 探討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49例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28例行同期經尿道淺表性膀胱癌加前列腺電切術患者作為治療組,將21例行開放性手術切除膀胱癌加前列腺的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等情況。 結果 手術順利,術中無大出血及穿孔等并發癥發生。治療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時間均小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疾病復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均比開放性手術短,并且治療效果顯著,術后復發率較低,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淺表性膀胱癌;前列腺增生;經尿道切除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3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2-178-03
淺表性膀胱癌指的是包括Tis原位癌在內從TaG1至T1G3的所有腫瘤,據統計,大約75%~85%的新發膀胱癌為淺表性膀胱癌[1]。膀胱腫瘤是泌尿外科最常見的一種腫瘤,近幾年以來,其發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對于這類疾病,常常采用多次反復手術治療,給患者帶來較重的經濟負擔[2]。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見的泌尿科慢性疾病,又稱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頻、尿急、尿潴留等臨床特點常常給老年患者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據相關報道[3],50~60歲男性發病率能達到40%~50%,而8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發病率高達80%。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也是以手術方式為主,本研究對49例患有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進行分組手術治療,治療組行同期經尿道膀胱癌加前列腺電切術,探討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9例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大的男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中28例行同期經尿道淺表性膀胱癌加前列腺電切術患者作為治療組,治療組患者年齡61~82歲,平均(67.6±2.4)歲,19例患者就診原因為無痛性全程血尿,血尿持續時間在3~180d,7例患者因排尿困難來就診,其他患者因查體發現來就診。28例患者經影像學檢查提示為膀胱癌,影像學檢查包括B超、靜脈腎盂造影以及膀胱鏡檢查。經病理學檢查確定為膀胱移行性細胞癌,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膀胱癌T1~T2期。癌腫的位置大多在膀胱三角區,膀胱鏡檢查發現有21枚;其次兩側壁為好發部位,發現有15枚,其他部位極少量分布。癌腫的直徑在0.5~6cm。全部患者都具有排尿困難病史,病程2~4年,經直腸指檢以及B超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對照組21例患者,行開放性手術切除膀胱癌加前列腺。年齡59~78歲,平均(64.6±2.0)歲,13例因無痛性全程血尿就診,血尿持續時間6~120d,5例因排尿困難來診。所有患者經影像學檢查提示膀胱癌,經病理學檢查確定為膀胱癌,經臨床診斷確診為膀胱癌T1~T2期。癌腫的位置同樣大多在膀胱三角區,有13枚,兩側壁發現有11枚,前壁2枚。全部患者都具有排尿困難病史,病程1~4年,經直腸指檢以及B超檢查確診為前列腺增生。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手術方法 患者行開放性手術,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下腹部正中間位置作為手術切口[4]。根據患者癌腫的位置,將膀胱壁逐層打開,用手術拉鉤進入膀胱充分暴露出腫瘤以及增大的前列腺,觀察腫瘤的大小、數目以及和輸尿管開口關系,在腫瘤2cm處擴大切除腫瘤,所切深度達到深肌層,將增生的前列腺左側葉、右側葉以及中葉切除,并清除前列腺尖端部位殘留組織,并電凝止血。放置三腔氣囊導尿管,關閉膀胱切口,觀察無出血后關閉腹腔。每天沖洗膀胱,4~7d后撤掉導尿管。
1.2.2 治療組手術方法 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5%甘露醇連續沖洗尿道電切鏡。電切鏡經尿道緩慢進入,并仔細觀察膀胱腫瘤的位置、大小及數目,以及腫瘤和輸尿管開口的關系,同時觀察前列腺、精阜和膀胱頸等情況。膀胱沖洗液流速適當,以看清腫瘤為宜,設定電切功率在150W,電凝功率60W。首先切除膀胱腫瘤,并且切除腫瘤基地周圍2cm的正常膀胱粘膜組織。輸尿管開口處產生瘢痕容易導致輸尿管口狹窄,所以此處若有腫瘤不宜用電凝切除[5]。膀胱兩側壁的腫瘤采用低功率電切或者使用電凝切除。在腫瘤切除后發現有血管出血要徹底迅速止血,切除的腫瘤組織用吸除器反復清除。然后切除增大的前列腺,在膀胱頸6點方向切出標志溝直至前列腺外科包膜,接著切除前列腺左側葉及右側葉,并修剪前列腺尖部組織。電切鏡重新檢查膀胱壁是否有腫瘤殘留,并徹底止血,置入三腔氣囊導尿管氣囊注水加壓固定,每天按時沖洗膀胱,并在5d后摘除導尿管。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以及疾病復發率情況。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76±23)min,住院時間為(6.5±2.3)d,術中出血量為(90±38)mL。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119.2±13.0)min,住院時間為(11.5±3.4)d,術中出血量為(209.5±51.0)mL,兩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隨訪觀察,治療組有5例病情復發,復發率為17.9%;對照組病情復發7例,復發率達到33.3%。兩組患者疾病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膀胱腫瘤是老年男性泌尿系統常見腫瘤疾病,其具有反復性和多中心性等特點,移行性上皮細胞癌在臨床中最常見,大部分為淺表性膀胱癌[6]。在膀胱腫瘤中膀胱淺表性腫瘤能占到70%的比例[7]。膀胱腫瘤患者常合并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能導致下尿路梗阻,尿液滯留在膀胱內,增加了尿液中化學致癌物和膀胱上皮細胞接觸的機會,膀胱腫瘤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8]。另外,尿液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增強,使得4-氨基聯苯等被激活分解成α-氨基萘酸,這種物質具有較強的致癌性,誘發膀胱癌的發生[9]。前列腺增生引發的尿路梗阻能夠使得腫瘤脫落細胞長時間滯留在膀胱內,腫瘤復發的機會隨之變大[10]。所以,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腫瘤發生率較高。因此,對于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在對膀胱癌處理的同時要注重對前列腺的處理,達到降低腫瘤復發率、延長復發間隔的目的[11]。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是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首選方法[12]。
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可以減少患者第二次創傷和減少其手術經費,還能夠縮短住院的時間,減少了并發癥發生的機會。過去多數人認為同期進行膀胱腫瘤加前列腺切除能夠增加腫瘤的復發,但是有報道[13]證實同期進行前列腺電切術不會引起腫瘤種植的危險。本研究對治療組28例患者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加前列腺增生,復發5例,且均為異位復發。相比于開放性手術切除膀胱腫瘤加前列腺,經尿道電切術還具有對患者創傷小、術后恢復快、術中出血少以及減少住院時間等優勢。
總之,本研究對28例患者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加前列腺增生,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所用手術時間為(76.0±23.0)min,明顯短于開腹手術所用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所用住院時間為(6.5±2.3)d,明顯短于開腹組所用時間。同期經尿道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并發癥較少,且治療效果顯著,術后復發率較低,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丁龍輝,歐陽少青.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膀胱癌55例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10,5(34):40-41.
[2] 蘇海龍,馮仲信.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加膀胱灌注32例的治療[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6(2):171-173.
[3] 曾明祥.經尿道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3,19(1):102-103.
[4] 裴軍,蔡德珺,易露奇.經尿道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膀胱腫瘤臨床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1,35(3):195-196.
[5] 劉平民,魏福奎,孔德軍.膀胱部分切除術與經尿道氣化電切術治療淺表性膀胱癌的比較[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1,21(12):1496-1498.
[6] 周芳堅,劉卓煒,余紹龍,等.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術96例報告[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8):549-551.
[7] 蔣國梁,葉定偉,李進.常見惡性腫瘤的多學科綜合診斷和治療[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264-266.
[8] 吳永超,毛江平,曾又林,等.經尿道電切術治療膀胱腫瘤100例手術體會[J].醫護論壇,2011,8(2):163-164.
[9] Palgen K,Peterson J,Paigen B.Role of urinary beta-glucuronidase in human bladder cancer[J].Cancer Res,1984,44(8):3620-3623.
[10] 周青,腺耀武,舒暢,等.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與等離子切除術的對比研究[J].臨床泌屎外科雜志,2010,25(2):120-121.
[11] Kang D,Chokkalingam AP,Gridley G,et al.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subsequent risk of bladder cancer[J].Br J Cancer,2007,96(9):1475-1479.
[12] 簡永旺.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和開放手術治療膀胱腫瘤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1,12(7):1175-1176.
[13] Tivian A,Shtricker A,Sidi AA.Simultaneo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hazardous or a safe timesaver[J].J Uorl,2003,170(6Pt1):2241-2243.
(收稿日期:20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