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羽等
摘 要:戶外旅游起源于西方,近十多年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發展,拓展了我們的旅游類型。本文從低碳旅游出發,結合戶外旅游的現狀及相關特性,著重對戶外低碳旅游的裝備進行研究,力求從旅游裝備的設計出發,找尋戶外低碳旅游的健康發展道路。
關鍵詞:低碳旅游;旅游裝備;低碳設計
戶外旅游是一種近年來興起的休閑娛樂方式,倡導的是一種健康積極的低碳生活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19世紀。在國內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戶外旅游的人數及項目類型得到了顯著提升。本文在總結國內外已有的針對低碳旅游相關研究基礎上,通過抽樣調查,分析戶外旅游游客的構成特征、旅游行為特征、旅游產品需求,提出了相關低碳旅游裝備的設計策略。
1 戶外旅游及特征分析
戶外旅游在國內開始發芽是在上世紀80年代,直到21世紀,戶外旅游才在我國蓬勃發展,成為新興的旅游方式。戶外旅游有別于傳統觀光旅游,它沒有束縛,沒有限制,但是以生態低碳、體驗生活、自由玩樂等為理念,受到了年青者的追捧,逐漸取代了傳統旅游成為現代社會的時尚潮流。戶外旅游的興起即意味著旅游方式的逐步改變,也意味這現代人的旅游形態的選擇在不斷地豐富。
戶外旅游,顧名思義,即是走出家門的旅游活動。戶外旅游最早是由戶外運動演變而來,戶外運動即指那些在室外進行的,以休閑健身娛樂為目的,貼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運動。例如登山,攀巖,滑浪等運動。但其實早期的戶外運動是人類為了生存或是發展需要而被迫進行的,但隨著時代歷史發展,現已成為人類娛樂休閑的生活方式。
2 戶外旅游裝備分類及設計分析
戶外旅游裝備顧名思義是指戶外旅游所需用到的各種工具裝備。但有別于汽車、飛機等能耗高之類的交通工具。
戶外裝備要種類繁多,設計巧妙,能應對戶外旅游各種突發事件。盡管戶外旅游裝備繁瑣,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
(1)露營裝備
露營裝備常見帳篷、背包、睡袋、氣墊、沖鋒衣褲、飲具餐具、手電、水袋、另外還有望遠鏡、防水袋、各種刀具(瑞士軍刀)、指南針、功能手表、GPS等等。
(2)登山輔助裝備
登山輔助裝備常見于登山繩、安全帶、頭盔、冰鎬、手套、高山靴、攀巖鞋、炊具、防風雨衣褲等等。
戶外旅游裝備有別于我們常見的生活用具。它的設計均從戶外出發,考慮到戶外各種各樣的環境,這些裝備的設計會更加特別。
運動眼鏡 的設計便是個很好的例子。在戶外一些陽光照射強、紫外線強的區域,準備一副運動眼鏡十分有必要。現代戶外運動眼鏡的用途很廣,主要分為登山鏡、雪鏡、防風鏡等。登山鏡具有防風作用以及過濾紫外線,常用于高海拔的登山旅游活動;雪鏡用于雪地活動,也具有防風設計;防風鏡使用環境則更廣,任何大風或風沙條件下的環境都作用明顯,可防止眼睛收到風沙傷害。
另外,背包也是戶外旅游活動必不可少的裝備,而背包的設計更是講究。背包可簡單分為徒步包和登山包。徒步、野營等活動,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徒步包一般設計輕型簡潔。而登山、長途穿越、長線旅行等就一般選擇登山包,因為這類報一般會設計有背負系統,負重狀態下能給旅游者省不少的力氣,自重較大。每一款好的背包都有它獨特的設計,人機,面料,做工等方面必須十分考究。背包貼近我們的背部,所以在材料上偏向于柔軟的材料。肩帶除了材料重要之外,它的形狀設計更加重要,不同的寬度厚度,或加上墊子等等細微的設計均會對負重舒適度產生影響。
3 戶外低碳旅游裝備設計案例分析
隨著低碳旅游從一個話題逐漸演變成一種時尚,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與之息息相關的戶外旅游裝備也開始融入了低碳理念的規劃和設計。傳統的戶外旅游裝備,如背包、水壺、鍋具等領域,經過低碳環保理念的設計,逐漸引領起低碳旅游的潮流,培養了旅客的低碳環保的意識。
(1)環保運動便攜式水袋
在很久以前,水壺是環保的標識。因為旅行時買瓶裝水是可恥的,不環保的。現在,作為環保潮人,水壺已經稍有落伍,因為在戶外,使用水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趨勢。
當然不僅僅是看起來顯得更專業更時尚,水袋的流行有專業的道理:第一,最大化裝載隨身飲用水,水袋的輕便性遠勝于水壺;第二,水壺通常需要雙手操作才能飲水,而放在背囊里的水袋,完全不用拿出,只要把“水嘴”放在嘴里,就可以隨時把飲用水吸入口中。
(2)折疊水桶
在戶外露營充滿野趣,但是我們要建立更環保的做法。不要粗鄙地在水源上肆意清洗餐具與雜物,因為這樣會污染水源,尤其是洗潔精等化學物質更不能隨便污染溪流。正確的做法是,打水到營地進行利用。這當然是件技術活,不想鍋碗瓢盆亂七八糟,可以用折疊式水桶運輸和儲放戶外清潔性用水。貌不驚人的折疊式水桶,無論從設計到制作都是最新科技的產物。特殊的尼龍材料,令桶身輕便而不泄露,桶口的合金環配合防水拉鏈封口,可以防止桶內的水外溢。加長肩帶設計方便攜帶或外掛于戶外環境。不用時只需折疊起來,就可以存放于背包內隨身攜帶。
(3)太陽能戶外烹飪鍋
在野外時,尤其是在高原上,往往需要帶高壓鍋等烹飪設備,非常麻煩。太陽能烤鍋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的戶外http://www.8264.com/太陽能炊具,可折疊,架起后,陽光充足條件下,一小時內鍋內溫度即可達400攝氏度,一個容積為5.3夸脫的搪瓷鋼鍋,四周的鋁箔反光器易于太陽能的收集和儲存。這一設計通過簡單的方式獲取低碳環保能源,并改善了原產品的缺陷。
4 結論
低碳環保是時下最潮流的生活方式,而對于有著“無煙工業”之稱的旅游業,早已與“低碳”結緣。旅游業中所表現的環境和文化,恰恰與低碳中的節能減排的目標相吻合。在低碳旅游成為一種風潮的時候,游客們對于戶外旅游的低碳要求,也在逐漸增高。而戶外旅游裝備直接影響旅客的旅游體驗,更加需要規劃與設計,從而體現真正的低碳。從宏觀的角度上看,在建筑設計、交通設計以及產品設計上,都應融入低碳的理念。
(1)建筑設計上:尊重環境,融入環境
對于一個真正的低碳景區規劃而言,所有外加的建筑、產品都應該是與環境融為一體的。不為了加大建設面積而破壞原有的環境,不為了增加一個現代的設施,而破壞原有景觀。在現實的基礎上,解決生態的問題。讓環境因建筑、因產品而更加美好,起到的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2)交通設計上:環保道路、機動車限行
機動車所產生的廢氣對環境的危害非常大。在一個自然、生態、環保的低碳景區中,是要盡量的減少機動車駛入的。通過各種生態環保路的建設,形成或曲徑通幽、或豁然開朗的景觀道路,在滿足游客旅游需求的同時,也保護的環境。通常這樣的道路,可以通過游客徒步、或自行車觀光的方式達成,從根本上滿足整個景區低碳環保的理念和追求。
(3)產品設計上:以人為本,自然和諧
對于游客而言,戶外旅游是一個人與自然相互交流,和諧相處的過程,以低碳環保為基本設計理念的戶外旅游裝備,首要保證的是用戶體驗,需要給旅客帶來良好舒適的使用過程;同時,在與自然環境產生利害沖突時,要以自然和諧為重,在功能性與低碳性之間,找到平衡點。讓旅客因產品良好的體驗以及由其帶來的舒適環境而獲得舒適的旅游過程,讓環境因產品低碳的使用過程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總之,融入低碳理念的設計,非常注重細節——要將低碳的元素融入到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去,其設計的難度可見一斑。但,通過這樣的理念形成的項目,一定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