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靚
摘 要:家具設計是一個很復雜的設計門類,對于中式家具而言,更是融合了風水、哲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當今社會,中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已經日漸成為現代中國家具設計理念的核心,新中式風格也就應運而生。然而,要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與技術完美結合談何容易,固守傳統的中式風格,將其完全照搬,便無法推陳出新;若是脫離了本土文化,又無法設計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具產品。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殘酷,只有深入研究挖掘出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精髓,并且將其與現代工藝及科技完美結合,更要適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新中式家具才有可能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具設計發展之路。現代設計師的重任就是要結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不斷超越已經形成的經典,開拓創新,與時俱進。
關鍵詞:中式風格;新中式風格;現代工藝;家具
1 中國家具發展概述
家具是人們生活所必需,因此家具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發展一樣,一直在不斷進步著。家具的產生源于生活,且服務于生活,家具的演變與發展取決于現代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家庭狀態的變化,他表達了人們的喜好、生活習慣、文化底蘊及風俗習慣,具有很鮮明的時代感。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文化底蘊的泱泱大國,中華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中國的木制家具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雛于商周、豐滿于兩宋、輝煌于明清”[1]。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木制家具,但當時人類智慧有限,而且加工工具欠缺,因而當時的家具很是粗糙。木質材料可以被加工是在商周時代,那是出現了青銅器和金屬工具。商周到三國期間多是席地而坐的矮形家具;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代之間是矮形家具的過渡期;直至兩宋,垂足而作的高興家具才基本確定。
這之后又經歷了五六百年的發展與改進,尤其到了明代,家具造型愈加完美、品種愈加齊全。明式家具造型質樸簡潔,既有雋永流暢的線條美,且給人含蓄高雅的意蘊美;它能夠充分顯示天然材質的自然美;明快精煉的構造和合理科學的榫卯結構,使人感到耐人尋味的結構美[2]。雍正乾隆之后的家具被稱為清式家具,它在裝飾和造型結構上與明式風格截然不同,整個形體上比明式家具寬大且厚重;在裝飾上它的色彩強烈,特別強調裝飾美,突出表現傳統家具的工藝美。
明清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它的結構合理、比例適度、造型簡潔、線條舒展流暢等風格,得到了世人的贊美與欣賞。它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古人智慧的結晶。現在我們更應該深入研究傳統中式家具的造型與結構,汲取其中精華。在這個基礎上,研發出符合現代人生活理念的新產品,把傳統文化不露痕跡的融入現代生活,漸進的影響人們。
2 新中式家具設計的相關理論研究
由于前人對中式傳統家具的研究,讓我們將中式風格的特征認識的更加具體明晰,把抽象的文化內涵具體化、形象化,為新中式家具的出現與發展提供了重要基礎。國內外的理論家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觀點總結就是:“繼承的創新”,堅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消費者需求相結合,而不只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沿襲。索特薩斯一位意大利設計師說過:“保護傳統并非是單純的重復傳統”[3];鄭曙旸曾經亦提到“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樣的觀點[4],他認為家居設計的基礎應有多元化文化的支持,而劉文金的觀點是“采取保護與繼承、揚棄與創新的態度”[5]。如今,新中式家具的設計創新所面臨的問題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問題,中國的家具市場是跟隨著社會的變遷不斷壯大的,所以此問題需要國內家具界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來解決。
3 新中式家具的現狀及相關問題
3.1 新中式家具風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新中式家具風格是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形成,其中人們的生活態度及習慣與意識形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與物質和技術方面支持與否卻沒有必然聯系。所謂的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及未來主義也是從精神層面和文化內涵來定義。對于新中式家具風格形成,其影響因素不外乎也受到了地理、宗教、社會、歷史、文化、與氣候的影響
3.2 新中式家具風格的一般特征
新中式家具最突出的特征表現在對于傳統中式家具的繼承與創新的結合,不僅保留了傳統家具的神韻,而且展現了時代氣息,并且延續了傳統的造型風格,又有現代突出的語義表達。新中式家具傳統中有現代,現代中又糅合了古韻。新中式家具的精髓就是時代性與民族性的完美結合。在造型上看,它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形態、結構、工藝、材料、色彩和裝飾等方面。
3.3 新中式家具的設計現狀
新中式家具已經有將近二十年的歷史,最開始只是個別企業為了使自家產品與眾不同,從而無意中推出了類似的產品,以此提高市場競爭力。后來便逐漸上升到理論的研究,進而出現了“新中式家具”的概念。到如今,新中式家具的發展已步入正常軌道,許多國內的企業也相繼推出“中式概念”的家具。例如:聯邦公司推出的:江南世家、龍行天下、塞外放歌等八大系列家具;東莞大寶公司推出:春秋、唐韻、元曲、清流這四個系列;浙江的年年紅公司推出:金典、典雅、富貴系列;深圳的友聯為佳推出:唐風、明式系列現代紅木家具。這些家具企業都是比較成功的案例,他們成功的將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融入現代家居生活,不僅獲得商業價值,也提高了家具的文化歸屬感。
新中式家具的設計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A.形式趨向多樣化,品牌顯現差異化
B.材料以木為主,用材突出展現傳統文化特征
C.造型“尚古”且保守,偏重于“古韻”的表達
4 新中式家具設計的問題和誤區
如今的國內家具企業對新中式家具的設計方向并不明確,還停留于傳統與現代的疊加的認知上,因而設計出的作品多是簡單的將傳統家具的造型與現代生產技術結合,并無其它問題的考慮,而且沒有關注傳統歷史與地域文化差異等問題的發掘,因此設計出的作品只能叫做應用機械加工的明清家具仿制品或者是應用紅木材料的現代家具仿制品。如今的新中式家具并未把當代生活的時尚需求與傳統文化精髓完美融合,給人們的感覺是“不中不洋,非古非今”的折衷主義,造型雖然新奇且變化多,但卻缺少中式家具的和諧感。總體來看,現代的新中式家具設計誤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4.1形似仿古
中國的傳統家具制作工藝的高峰是在明清時期,那時就形成了固定的造型與工藝。如今市場上的大多數中式家具就是仿明清家具而來,例如明式的官帽椅、玫瑰椅和明式圈椅等等。但有很多新中式家具為了突出表現古風古韻,更多的是模仿明清時期家具的造型,引用其元素,因此而沒有創新。
4.2強加文化
如今對于新中式家具而言,所應關注的問題是怎樣將傳統文化和精神完美的融入產品。有很多的新中式家具被賦予了“唐風”“明清風骨”及“漢韻”等很抽象的文化概念,但在家具的造型上卻絲毫感受不到這種內涵。
4.3盲目簡化
國內的家具企業受到國際風格影響,可以的將新中式理解為對傳統家具元素的概括,因而將其簡化,從而將家具的很多部件省略,然后將其稱為新中式家具。這樣設計出來的家具極難確認有中式家具的特點,看起來更像是西式風格家具。
4.4刻意解構
現代設計的先鋒手法包括解構,它重點表現作品的獨特,突出那種新異的感覺。解構的方式缺少了對生活需要及作品的使用功能的考慮,更多的體現出來的是一種審美情趣,這類家具看起來更像工藝品,很難受到人們的承認而登堂入室被人們接受。
對于以上這些誤區進行總結,新中式家具的問題集中在太過注重風格特征差異性,作品主要是將古典家具進行再造,未能跳出傳統家具的范疇,從傳統文化的宏觀與整體角度來研究家居文化的本質;也未能對傳統家具進行揚棄,未能將傳統家具中那些僵硬的元素摒棄,也未能汲取那些活性與有價值的因素,從而給家具一些新的韻味。總結而來就是新中式家具設計的主要研究內容應該放在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理性分析與系統研究上。
參考文獻
[1]董伯信編著.中國古代家具綜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4
[2]蔡易安編著.清代廣式家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1
[3]胡德生 宋永吉.著.古典家具鑒定.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0.6
[4]王書方 李沙編著.解構明式家具—坐具.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5
[5]張加勉編著.中國傳統家具圖鑒.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