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
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新時期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既是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應有之義,也是實現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那么,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又該如何發掘優勢、開發能量、找尋路徑,從而在先進企業建設中有為有功,以不負黨的期待和企業的厚望。聯系當前實際,筆者作了以下幾點思考。
1 影響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作用發揮的主要因素
1、從黨組織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活動空間看,由于產權的私有化和快捷高效的運行機制,黨組織活動的自主性受限,發揮作用的實現形式亟待創新。
2、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和黨員的心理狀態看,由于政治淡化傾向的影響,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面臨挑戰。
3、從黨務干部隊伍狀況看,由于多種價值取向的客觀存在,黨務干部隊伍不穩,整體素質不高,黨組織作用發揮的效果受到影響。
4、從企業業主的支持程度看,由于相當一部分業主認識上存在誤區,對黨組織開展工作實際支持不夠,黨組織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難以保障。
2 新時期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的對策思考
面對經濟變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必須堅持十八大指示精神,與時俱進、活化機制、創新思路,開拓嶄新的工作局面。
1、推行“民主制度”,增強參與功能。推行經營管理層與黨組織班子成員“雙向介入、交叉任職”制度,讓黨組織班子成員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推行“民主懇談會”制度,定期組織企業業主與黨員、職工代表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談心;推行“黨員聽證會”制度,對關系到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難點和熱點問題,以及關系到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廣泛聽取黨員的意見建議,架設企業黨組織、企業經營者、黨員以及職工之間有效溝通互動的橋梁,切實增強企業黨組織的參與功能。
2、實施“育才工程”,增強服務功能。實施“拓源工程”,加強企業黨員發展工作,緊抓源頭,及時做好發現、培養、鍛煉工作,壯大企業黨員隊伍。實施“培養工程”,針對培養對象特點,通過專人幫帶、業務培訓、技能競賽等措施,努力將黨員培養成人才、將人才培養成黨員、將優秀黨員人才培養成企業管理人員,積極為企業引進、培育和使用人才。實施“價值工程”,組織引導黨員做改革先進、技術能手、創新標兵、業績先鋒,不斷彰顯黨員在企業發展的自我價值。
3、創設“良好環境”,增強協調功能。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做好對外溝通協調和爭創工作,引導企業增強誠信,為企業發展創設一流的“外環境”。通過談心談話、典型示范、言傳身教等方式,對黨員、職工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文化熏陶,進一步凝聚人心、激發活力,為企業發展營造和諧的“內環境”。
4、開展“創先爭優”,增強競爭功能。圍繞企業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和崗位職責,以黨員身邊無次品、無違紀、無事故等為主要內容,黨員每月向黨組織報告完成任務情況,接受點評,并按一定比例評出“優秀”等次且張榜公示,由“年終算總賬”變為“月月添動力”,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同時,大力推行黨員身份、工作崗位、黨的活動、政治生日“四公開”,廣泛開展爭做科技創新尖兵、爭做市場開拓先鋒、爭做質量安全帶頭人、爭做服務員工貼心人“四爭做”活動,在公司員工中掀起“比學趕超、爭創佳績”的新高潮,激發企業活力。
總之,加強新時期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直接關系到加強黨的建設這一偉大的系統工程,有利于推動社會經濟改革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站在新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創新思路、健全組織、轉變工作方式等方面入手扎實抓好這項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推動發展、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重要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