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芳 石 燕
程云芳:女,大專,副主任護師
臨床護師是護理臨床工作中的主力,護師的護理能力一方面影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另一方面,護師作為實習護生帶教老師,對護生的實習乃至今后的從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相對短缺,護理人員離職率越來越高,流失的人群中,很多是有著豐富臨床經驗和熟練業務的護師[1]。臨床工作的護師多為青壯年,較年經護士而言擔負著多重角色。因此,加強護師隊伍的臨床護理培訓是必要的,現將綜合性教學醫院護師臨床護理能力現狀及培訓對策綜述如下。
能力是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中的綜合體現[2],臨床護理能力是指護士把掌握的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在臨床護理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的能力[3]。臨床護理能力包括臨床專科操作、專科知識、病情觀察、應急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教學能力。臨床護師接觸危重癥患者的機會最多,接觸的病種多,這就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同時,護師承擔繁瑣的帶教工作,這些帶給護師無形的壓力同時也是一項挑戰[4]。根據我國臨床護理的要求,護師的培訓重點應是臨床護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應對當前綜合性教學醫院護師臨床護理能力現狀及培訓的重點重視。
2.1 護師職業生涯規劃培訓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5]。有研究表明[6],護師的職業生涯認識比較高,職業目標較穩定,對待護理專業方面比較有信心,能意識到自身價值。然而,不同文化程度、年齡均影響護師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護理管理者加強護師職業規劃的重點是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并且給予護師充分展示自身能力的機會,防止其職業規劃停滯不前。
2.2 護師護理實踐能力培訓 護理是一門實踐的學科,作為一名臨床護理工作者,特別是已有臨床經驗并承擔帶教工作的護師不但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重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臨床技能。在臨床實踐中,不僅僅注重熟練精湛的護理操作技能,更主要的是體現對護理對象的尊重,這些都應在臨床實踐中得以體現。同時,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斷提高,“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提出使護理工作者的護理能力提高顯得更加迫切,這需要一批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護師實施、引領優質護理服務。同時,只有熟練規范的臨床技能以及優質的護理服務,才能贏得護生的尊重和信任,體現榜樣的作用。
2.3 護師臨床教學培訓 臨床教學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床教師素質、能否有效地進行臨床教學工作是臨床教學能否達到護理目標的關鍵因素[7]。國外的臨床護理帶教主要是來自院校的專職教師或臨床資深的護理人員擔任,而我國臨床帶教沒有嚴格的要求,使帶教制度不完善;另外,由于近年來護理專業擴招,護理實習生的規模擴大,以至于形成帶教教師數量的相對不足的局面,導致了科室選用帶教老師資格的標準下降[8]。因此,建立一支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臨床教師師資隊伍是保證該臨床護理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
2.4 護師科研能力的培訓 每一個學科的進步離不開科學研究,護理學的發展與進步與護理科研密切相關,護理科研推動著護理學科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研究表明,學歷是影響科研的一個重要因素[9-10],當前,承擔科研的主要人群集中在高校碩士及以上學歷,并且臨床工作中護理碩士生較少,因此醫院承擔護理科研的人群相對不足。然而,我國護理教育長期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導致目前臨床上護師對科研的概念及統計學方法很陌生。雖然近幾年本科護生在臨床上工作的比例增加,但比例仍很低;另一方面,臨床護理人員整體隊伍對科研的意識薄弱。研究表明,由護師晉升主管護師的護理人員對科研知識的需求最為強烈[11],主要原因為面臨晉升的壓力。對于護師來說,有一定的臨床經驗,能夠對臨床現象有比較深的理解,有較好的科研資源,因此,加強護師的科研能力的培養是有必要的。
3.1 完善護師的職業生涯規劃 首先,醫院通過培訓提高護士的職業生涯規劃,管理者應該注重護師的帶頭引領作用,加強經驗豐富的護師與低年資護士之間的交流,潛移默化的幫助護士形成其自身穩定的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次,科室管理者關注每個人的特征,及時與護士進行溝通,幫助其制定職業生涯目標。護理管理者還應為護師創造學習和提高職業素質的環境,適時地提供可鍛煉及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注重護師潛能的開發以保證其職業目標的實現,避免職業發展的停滯現象。
3.2 完善護師臨床技能與專業素養的培訓 在培訓內容上側重于深化專業技能訓練,及時更新知識操作技能,培養護師遇突發事件時靈活應對、緊急處置能力和溝通交流技巧能力,以提高護師的臨床護理能力。在培訓內容上,還要培養護師的循證實踐意識,通過專家講解,典型病例實踐循證護理,增強循證能力,深入病房,通過發現問題,尋求證據,進而解決問題。因此,綜合性教學醫院加強護師以上職稱循證素質的培養,通過循證的方式解決問題,確立其正確的臨床實踐觀。在培訓形式上,適應護理學科發展,管理者應根據知識技能的需求,有計劃多渠道地為臨床護士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如選派護師職稱及以上的護士進修學習。
3.3 加強臨床師資隊伍的建設 規范臨床帶教老師的準入資格,可以借鑒國外的方法,通過臨床帶教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制度來選拔合格的人選加入臨床帶教隊伍中。通過成立相應的部門,組織培訓、審核由各實習醫院推薦的護師進行培訓、考核,合格者頒發證書[12]。也可以通過四維評價法,帶教護士實施自評和互評、科室護士長評及實習護生評,選拔合格的帶教護士并合理地分配帶教任務[13]。同時,對已帶教老師仍進行護理教學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臨床護理教學方法、健康評估與護理程序的運用、臨床實習管理、臨床教學經驗交流等。另外,護師要改變傳統的帶教模式,由傳統的以教學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習為中心,護師在帶教過程中培養護生的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聯合教學的方式促進交流。醫院建立對帶教老師的考核標準以及相應的激勵機制,充分帶動帶教老師的積極性。
3.4 提升臨床護師科研能力 首先,加強護理人員的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加強在職研究生的教育,改善知識結構[14],是提高護理人員科研素質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次,醫院要重視護理科研,為護士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有研究證實[15],科研培訓班可有效提高護士的科研能力,通過專家指導,反饋自身科研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學術交流及完善自身科研素質的目的。醫院鼓勵團隊合作,利用科研骨干帶動科室護理科研活動,并且營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圍,增強了護理人員的科研意識和能力,促進護理科研整體水平的提高。
3.5 臨床護師培訓效果評價方法 筆者認為,培訓效果可以通過滿意度及問卷量化2 個方面進行評價。前者可以通過病人滿意度、醫師滿意度、實習護生滿意度等幾個方面,考核護師在培訓前后的護理能力情況;后者則可使用量化性的問卷方法,如王慶華[16]在Foster RL[17]設計的基礎上,根據相關專家意見,結合我國國情和語言文字表達差異修改后的護理行為質量評價表(Caring Behavior Assessment),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評價表共有9 個項目,可讓參加培訓的護師對自己的工作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地分析總結。韓梅采用自評問卷的方法[18]考核護師的科研能力,包括統計軟件的應用、科研基礎知識和統計學知識的掌握等,對科研能力欠缺的方面給予針對性的培訓。
我國臨床護師的規模雖然越來越大,但其綜合護理能力尚有待提高,護師臨床護理能力培訓策略的研究發現,通過多渠道、多種形式的改革及激勵措施可以提高護師的臨床護理能力。
[1]許 瑩,尤黎明,劉 可,等.我國醫院護理人力資源流失現狀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9):29-32.
[2]康鳳英,楊 輝.臨床護理實習教學研究新進展[J].護理研究,2005,19(11A):2267-2270.
[3]姜安麗,李樹貞.護理教育學[M].北京:高等護理教育出版社,2002:162.
[4]陳建春,梁圣萍.本院高年資護師職業疲憊原因分析[J].醫學信息,2007,20(8):1430-1432.
[5]聶翠蓮.二級醫院護士職業生涯規劃管理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4):365-367.
[6]杜曉霞,田梓蓉,韓 杰.護士自我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2):183-185.
[7]LaSala CA,Connors PM,Pedro JT,et al.The role of the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in promo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effecting positive patient outcomes[J].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007,38(6):262-269.
[8]小 琴,陸旭亞,汪國建.臨床護理帶教老師存在問題的調查分析與思考[J].中華護理教育,2007,4(2):81-82.
[9]潘銀河,程金蓮,寇麗紅,等.山西省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調查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8):1989-1992.
[10]蔣樂龍,李定梅,周蘭英,等.在崗護理人員科研素質與能力現狀調查[J].護理研究,2006,20(2):312-313.
[11]李苑群,羅小平.我院在職主管護師科研相關知識培訓需求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8):747-749.
[12]黎燕清.我國臨床護理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中華護理教育,2008,5(6):266-267.
[13]高秀娟,畢越英.國內不同維度考評在護理崗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1):44-46.
[14]李 峰,韓 杰,鄭延玲,等.在職護理人員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2):1613-1614.
[15]趙杰剛,張玲玲.提高臨床護士科研能力的方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2):876-877.
[16]王慶華.開展人性照護理論培訓對護士照護行為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1,26(1):1-3.
[17]Foster RL.A perspective on Watson′s theory of human Caring[J].Nurs Sci Q,2006,19(4):332-333.
[18]韓 梅.山東大學附屬醫院護理人員科研能力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