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俏到
新聞里說,日本新潟連續十多年舉辦長鳴雞大賽。新一屆的冠軍,據說能夠長鳴20秒。難怪一名圍觀女群眾贊嘆道:真不知給了它什么好處,居然能叫這么長!這真是雞權事業的進步啊,因為放在過去,雞叫除了招人怨、引來殺身之禍,哪里還有什么好處?
我們都知道周扒皮學雞叫的故事,但其實群眾對雞叫的怨恨,從先秦時代就已經開始。《詩經》里講了一個齊國故事:“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她以雞鳴為由催他趕快起身,他卻推脫那是蒼蠅擾人。還有一個鄭國故事:“女曰雞鳴,士曰未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她說雞叫了該起床了,他卻說還早呢,星星還亮著。看來不管齊國還是鄭國,只要睡在她的身邊,男人都不想起床。難怪有識之士都說每天早上鬼最多,因為鬼才想起床呢。
南北朝以后,美女們也加入了怨雞鳴的行列,而且更霸氣側漏。樂府《讀曲歌》里說:“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愿得連冥不復曙,一年都一曉。”再叫,再叫老娘就打殺了你!顯然時代發展了,女性意識覺醒了,早上也不想起床了。就像《青蛇》里唱的,“與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明朝的民歌里唱:“俏冤家一更里來,二更里耍,三更里睡, 四更里猛聽得雞亂啼, 挦毛的你好不知趣。五更天未曉,如何亂先啼!催得個天明,雞,天明我就殺了你。”果然是中國好計劃:天明以后斬土雞熬雞湯,不僅能為下次幽會創造安靜的環境,而且還能給那個俏冤家補補身子,真是一舉兩得。至于昨天夜里從一更到三更的故事,大家只可意會,無須聲張。
不僅如此,明代男女們還說:“一聲聲只怨著欽天監,你做閏年并閏月,何不閏下了一更天?”是呀,既然能閏年閏月,為啥不能閏個更?果然溫柔鄉是英雄冢,陷進去就不能自拔。只可憐那個管歷法的欽天監,眼看著長鳴雞被怨殺了,不知下一步會不會輪到他。
《齊民要術》記載了一種“九真長鳴雞”,聲音清朗,而且打鳴“未必在曙時,潮水夜至,因之并鳴”。宋人范成大又說,邕州長鳴雞“高大過常雞,鳴聲甚長,終日啼號不絕”。看起來這兩種青史留名的長鳴雞都比較惹人厭,一個半夜叫,一個終日啼,難怪早就絕跡,估計早就被有情男女們打光殺光吃光,僅有的幾只則逃到日本參加比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