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周

《動態》:周二渤海租賃(000415)公告其擬通過下屬 SPV“天津渤海二號”與浙江長龍航空公司開展四架空客 A320-200 飛機的融資租賃業務。這對公司業績來說,無疑是利好公告吧?
孔銘:這則公告我也留意了,此個合同估計會為渤海租賃新增租賃資產超20億元,每年帶來的凈息差收入約2000萬吧。
我計算了一下,空客A320飛機的平均報價是在5-6億元人民幣,四架飛機若全部成交,那就可以為公司新增超20億元的飛機租賃資產。公司公告中提及要向相關金融機構貸款融資購買飛機,所以租賃合同的利差高低取決于金融機構的貸款資金成本,猜想公司將使用美元貸款,根據國內飛機租賃市場的平均定價水平,租賃公司的凈息差一般小于等于1%。
《動態》:從投資角度看,這則利好會給投資者帶來多大的收益呢?
孔銘:可以站在更高投資的角度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標志著渤海租賃在國內的飛機租賃業務正式拉開序幕,有大概率實現公司國內外租賃平臺的業務協同,從而分享國內航空租賃市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航空租賃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年均新增飛機租賃市場價值超過100億美元。而且國務院專門出臺108號文支持融資租賃的發展。
《動態》:一些投資者對渤海租賃的主營業務不是很熟悉,給大家講講?
孔銘:沒錯,渤海租賃是在2011年借殼“ST 匯通”上市,成為海航集團下屬的融資租賃上市平臺,也是目前A股唯一一家做租賃業務的上市公司。我給投資者說說這家公司的情況吧,海航集團是渤海租賃的控股股東,天津保稅港區投資有限公司為參股股東。其中,海航集團除通過海航資本直接持有渤海租賃44.9%的股權,還通過其他投資基金等間接持有渤海租賃約 9%的股權。此外,天津保稅區政府下屬的天津保稅區投資有限公司持有上市公司3.55%的股權。
此外,目前渤海租賃擁有五大租賃業務平臺:天津渤海租賃有限公司(最大的內資租賃,主要開展市政基礎設施租賃、設備租賃等)、皖江金融租賃有限公司(全國 23 家金融租賃之一,主要開展設備租賃、交通設施租賃等)、香港航空租賃有限公司(注冊地香港,開展境外飛機經營租賃業務),橫琴國際融資租賃(外資租賃,立足珠江,布局前海經濟開發區)、SEACO 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原 GE旗下集裝箱租賃平臺,全球集裝箱租賃前六)。
《動態》:渤海租賃這家公司自從2011年借殼上市以來,似乎對外延擴展始終“情有獨鐘”?
孔銘: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外延式擴張的方式,支持業務規模不斷壯大。渤海租賃自從2011年借殼上市,通過并購和新設租賃公司進行持續的外延式擴張,從而支持了公司資產、收入、利潤的跨越式增長。其實相關多元化的并購也有利于公司業務間的聯動,以及公司行業影響力的提升。我看未來行業并購還將繼續。
《動態》:目前國內租賃行業的發展情況如何?
孔銘:根據租賃行業報告來看,國內的租賃行業正經歷與 5 年前信托行業類似的爆發式增長階段。與此同時,租賃行業的本質是服務于新增設備的融資需求,直接對接實體經濟。我覺得,在國家針對影子銀行間資金空轉問題而加大監管之下,租賃行業憑借著其直接對接實體企業的業務優勢獲得的政策支持會日益增強。
《動態》:與其他金融機構對比來看,你覺得租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孔銘:呵呵,對比來看,租賃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必然體現在其產業融資的專業性,也就是說,通過回歸租賃的本源業務建立更密切的產業聯結——包括對租賃物的銷售、運營、管理咨詢、殘值處理上的充分參與。概括言之:成熟的租賃公司不僅是一個資金融通的金融機構,也是一個善于“融物”的設備貿易服務企業。
當然了,這就要求企業必須有明確的產業定位,對產業景氣度、融資需求的準確理解,以及大量的產業客戶資源。雖然目前國內的融資租賃行業剛剛進入戰略轉型的初期(從類信貸的租賃業務逐步回歸租賃的本源業務),而且行業內的競爭仍然憑借著“打資金戰”或者“母公司的關系資源”,但是我認為可以預見,在行業逐步轉型的過程中,注重培育核心競爭力(即產業融資的專業性)的企業才能獲得持續快速增長,并逐步建立相關產業融資的壟斷優勢,最終成為行業的領軍企業。
《動態》:關于渤海租賃在海外的收購情況你了解嗎?
孔銘:首先,不論是香港融資租賃還是SEACO SRL都是相應行業全球頂尖的租賃公司,擁有精干的團隊和豐富的業務經驗。
以SEACO為例,據我了解,公司核心管理人員在集裝箱租賃行業中的從業經驗平均都在十年以上。其實,租賃公司核心的資產就在于其團隊的業務能力,通過海外收購可以最快的實現技術人才和業務經驗的快速積累,并在中國的租賃環境日益成熟后實現國內業務的快速復制。
另一方面,通過海外收購公司還成功搭建了全球融資平臺,可率先分享中國外匯自由化進程中蘊含的制度紅利。香港航空飛機租賃和SEACO集裝箱租賃公司在國際金融市場中均擁有較高的信用評級,受到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認可,融資成本都低于國內。
《動態》:關于公司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走勢,有何判斷呢?
孔銘:這家公司的股價自去年以來,盤整時間較長。從中長期來看,公司估值便宜,且作為A股唯一一家租賃公司,投資標的稀缺性、牌照稀缺性、品牌和團隊的無形資產目前均被低估,股價的上升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但近期操作的話,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短期市場的回調風險。在現有的走勢下,也可進行波段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