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峰,閆少鋒
(1.江蘇省沿海水利科學研究所,江蘇 東臺 224200;2.河海大學 南方地區高效灌排與農業水土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98;3.江蘇省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17)
作為一種有效的土壤改良劑,聚丙烯酰胺(PAM)具有改善土壤條件、降低土壤侵蝕的作用,但是目前學術界就其對土壤的影響機制存在不同的觀點,比如有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室內模擬試驗,結果表明PAM對增加降水入滲、減少地表徑流、降低土壤侵蝕具有很好的作用[1-2];有的用2種不同的土壤進行試驗,結果發現PAM對土壤入滲率的影響有著截然相反的效果,一種土壤用PAM處理后提高了入滲率,另一種則相反[3]。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區土壤有機質含量低、保水性差、黏性小,加之該地區雨量充沛,集中降雨較多,在強降雨過程中容易引發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會帶走大量土壤養分,降低耕地質量,破壞生態環境,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目前,田間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農業措施等,但存在或投資大或周期長或見效慢等問題[4]。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對聚丙烯酰胺(PAM)進行研究,目前PAM的實際應用還處在探索階段,但大量的研究表明,PAM在防治土壤侵蝕方面應用前景廣闊[5]。
本研究通過室內模擬降雨試驗,研究江蘇沿海地區粉質砂壤土經PAM處理后的徑流入滲及土壤侵蝕情況,旨在探索利用化學措施防治沿海地區土壤侵蝕的方法。同時綜合前人研究結果,探討PAM防治土壤侵蝕機制、應用中的關鍵因素以及應用前景,以期能為PAM在防治土壤侵蝕中的應用與推廣提供指導。
(1)試驗設備。本試驗于2013年6—7月在江蘇省沿海水利科學研究所人工模擬降雨大廳進行,降雨設備為下噴式人工降雨器,降雨高度為6 m,有效降雨面積為30 m2,降雨均勻度在85%以上。試驗土槽為移動式變坡鋼槽,尺寸為2 m×3 m×0.2 m,坡長為3 m,坡度調節范圍為0~45°。設計試驗坡度為10°,降雨強度為42 mm/h,降雨歷時30 min。
(2)試驗土壤。供試土壤為江蘇沿海地區農業區的粉質砂壤土,取自東臺市弶港鎮,平均干容重1.48 g/cm3,土壤各粒級質量分數分別為粒徑>0.05 mm的土壤顆粒含量12.3%、0.005—0.05 mm含量81.1%、<0.005 mm含量6.6%。試驗時,先在鋼槽底部鋪紗布,然后分層裝土,每層厚5 cm,逐層壓實,總厚度為10 cm,裝滿后將表土平整壓實。
(3)試驗準備。將1.25、2.5、3.75、5、10、15 g PAM用蒸餾水分別定溶至1 L,待其充分溶解后攪拌均勻。在試驗前將PAM溶液均勻淋于待試土壤表面,待其全部滲入土壤后靜置24 h,方才進行模擬降雨試驗。土壤表面施用PAM溶液濃度分別為空白、1.25‰、2.5‰、3.75‰、5‰、10‰、15‰,共7個處理,各處理重復3次,共21次,取各處理平均值進行計算。
(1)徑流量。在鋼槽的出口處放置一個水桶收集徑流,采用體積法測定徑流量。
(2)侵蝕量。降雨結束后,將桶中徑流充分攪勻,迅速取出1 L水樣,用烘干法測定其中的泥沙量,并根據總徑流量計算總侵蝕量。
圖1為試驗得出的PAM濃度對產流時間的影響結果,反映了經不同濃度PAM處理的粉質砂壤土坡面產流時間的變化情況。由圖1知,未經PAM處理的土壤由于導水率高,降雨后坡面產流時間較晚,在大約10 min時鋼槽出口開始產流;隨著PAM濃度提高,供試土壤產流時間逐漸縮短,在濃度10‰時產流時間最短;濃度達到15‰時,產流時間又有所延長。總結起來,PAM濃度在0~5‰區間時,隨著濃度的提高坡面土壤產流時間逐漸縮短,PAM對縮短產流時間效果很明顯;濃度在由5‰增加到10‰的過程中,產流時間減少趨勢趨于平緩,僅有小幅下降;PAM溶液濃度大于10‰后,坡面土壤產流時間有所延長,說明10‰為閾值濃度,大于此值后產流時間延長。由此可見,在相同降雨條件下,土壤表層經PAM處理后并未增加土壤入滲、延長產流時間,反而縮短了產流時間,最小產流時間比未經PAM溶液處理的對照試驗縮短了54.4%,這說明江蘇沿海地區的粉質砂壤土經試驗濃度范圍內的PAM處理后降低了土壤入滲速率,這與前人研究顯示的PAM增加土壤入滲的結果相反。

圖1 PAM濃度對產流時間的影響
王愛萍等[6]研究發現PAM對抑制土壤表面結皮和減少土壤侵蝕的效果相當顯著,但它對土壤的滲透能力和地表徑流的影響作用目前尚無定論,而PAM的性質、施用方式、施用時間以及土壤性質和地形條件等都可能影響PAM對土壤入滲的作用效果[7-11]。PAM作為土壤結構改良劑,具有增加土壤表層顆粒間凝聚力、改善土壤微結構、增強土壤團聚體穩定性、抑制土壤結皮發生等作用,從而增加土壤入滲[6]。本試驗出現相反的試驗結果,究其原因在于供試土壤為江蘇沿海粉質砂壤土,其結構很差,砂粒含量很高,缺少可分散的黏粒,因此經PAM處理后會引起土壤表面封閉,導致土壤入滲率降低,縮短了坡面土壤的產流時間。
陳渠昌等[12]通過野外沙壤土坡地人工降雨產流試驗發現,施用PAM確實具有影響土壤入滲率的作用,但其用量的大小可以改變PAM對土壤入滲率的影響結果,小用量時能夠提高土壤的入滲率,減小坡地徑流;大用量時能降低土壤的入滲率,增加坡地徑流。崔海英等[13]對粗砂土進行研究發現,不同土壤施用PAM后對產流量的影響不同,結構較差的粗砂土施用后會減小土壤的入滲率、增加徑流量,結構較好的壤土施用后會增加土壤的入滲率、減少徑流量。綜合多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得出結論,PAM對土壤徑流量的影響受土壤質地、結構及PAM用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圖2 為試驗得出的PAM濃度與徑流量的關系。由圖2知,就整體趨勢而言,試驗土壤徑流量隨PAM濃度升高呈現增加趨勢。PAM濃度在0~10‰范圍內時,隨著PAM濃度的逐漸升高,徑流量也隨之升高;PAM濃度在由10‰升至15‰時,徑流量呈現下降趨勢。

圖2 PAM濃度與徑流量的關系
不同濃度PAM溶液處理的土壤坡面產生的土壤侵蝕量見圖3。由圖3知,在相同降雨強度、降雨歷時的情況下,未經PAM溶液處理的供試土壤侵蝕明顯,而PAM溶液處理措施對土壤侵蝕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施加1.25‰PAM溶液后,土壤侵蝕量降低了約97.2%;PAM溶液濃度增加至2.5‰、3.75‰時,土壤侵蝕量繼續保持減少趨勢;PAM溶液濃度為5‰、10‰、15‰時,土壤侵蝕量保持不變,達到最低值,說明PAM溶液對土壤侵蝕的抑制作用存在閾值濃度,即PAM濃度達到5‰時,其對土壤侵蝕的抑制作用達到最大,此后繼續提高PAM溶液濃度,其對土壤侵蝕的抑制作用不再增加。
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用量會影響PAM減小土壤侵蝕的作用。增大用量,土壤侵蝕量將明顯減小,但同時成本也會增加。由試驗結果知,對于江蘇沿海地區粉質砂壤土施加PAM溶液的最優濃度為5‰,可以達到最適宜用量、發揮最大限度減少土壤侵蝕的作用。
綜上所述,江蘇沿海地區粉質砂壤土施用PAM溶液后,在相同降雨條件下,呈現出土壤坡面產流時間變短、徑流量增加以及土壤侵蝕量減少的趨勢。分析其原因,江蘇沿海地區的粉質砂壤土經PAM溶液處理后會引起土壤表面封閉,出現坡面硬化,導致土壤入滲率降低,進而導致產流時間變短,在相同降雨量條件下徑流量增加;雖然徑流量增加增大了攜帶泥土的可能性,但由于土壤表面封閉作用,使得徑流攜帶泥沙的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坡面的土壤侵蝕量大大減小了。
(1)PAM濃度在0~10‰范圍內時,土壤產流時間隨著PAM濃度的升高逐漸縮短;濃度升高達5‰~10‰時,產流時間縮短幅度變小;濃度10‰為PAM影響產流時間的拐點閾值,濃度繼續升高則產流時間有所推遲。
(2)由于本試驗選取的土壤為江蘇沿海粉質砂壤土,其結構較差,砂粒含量很高,缺少可分散的黏粒,因此經PAM處理后會引起土壤表面封閉,導致土壤入滲率降低,土壤坡面徑流量呈上升趨勢。這可能是其土壤入滲機制與常規土壤呈現相反趨勢的原因。
(3)PAM對抑制土壤侵蝕有明顯作用。在0~5‰濃度范圍內時,隨PAM濃度的升高土壤侵蝕量逐漸降低;當濃度大于5‰后,其對土壤侵蝕的抑制作用不再增加。
(4)上述結論僅為室內模擬試驗所得,其正確性有待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 于健,雷廷武,Isaac Shainberg,等.PAM特性對砂壤土入滲及土壤侵蝕的影響[J].土壤學報,2011,48(1):21-27.
[2] 于海龍,于健,李平,等.PAM與不同土壤調理劑混合施用對降雨入滲和土壤侵蝕的影響[J].水土保持通報,2012,32(5):152-155.
[3] Sirjacobs D, Shainberg I, Rapp I, et al. Polyacrylamide, sediments and interrupted flow effects on rill erosion and in take rate[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0,64(4):1487-1495.
[4] 王志忱,夏海江,王亮.聚丙烯酰胺防治土壤侵蝕的試驗研究[J].東北水利水電,2010,28(4):57-58.
[5] 李晶晶,白崗栓.聚丙烯酰胺的水土保持機制及研究進展[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1,9(5):115-120.
[6] 王愛萍,李法虎.聚丙烯酰胺(PAM)應用對土壤養分流失和環境的影響[C]//第二屆全國農業環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175-179.
[7] 員學鋒,汪有科,吳普特,等.PAM對土壤物理性狀影響的試驗研究及機理分析[J].水土保持學報,2005,19(2):37-40.
[8] 彭沖,李法虎,潘興瑤.聚丙烯酰胺施用對堿土和非堿土水力傳導度的影響[J].土壤學報,2006,43(5):835-842.
[9] 雷廷武,唐澤軍,張晴雯.聚丙烯酰胺增加土壤降雨入滲減少侵蝕的模擬試驗研究Ⅱ.侵蝕[J].土壤學報,2003,40(3):401-406.
[10] Ajwa H A,Trout T J. Polyacrylamide and water quality effects on infiltration in sandy loam soil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2006,70(2):643-650.
[11] Lentz R D. Inhibiting water infiltration with polyacrylamide and surfactants:Applications for irrigated agriculture[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3, 58(5):290-300.
[12] 陳渠昌,雷廷武,李瑞平.PAM對坡地降雨徑流入滲和水力侵蝕的影響研究[J].水利學報,2006,37(11):1290-1296.
[13] 崔海英,任樹梅,劉東,等.聚丙烯酰胺對不同土壤坡地降雨產流產沙的影響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06(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