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星
廈門順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361000)
民用建筑工程的綠色施工技術探討
王雄星
廈門順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361000)
伴隨著能源、材料消耗的日益增多,綠色施工技術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通過分析當前我國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現狀及存在主要問題,探討了加強民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應用的有效措施,對于節約能源、材料,推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民用建筑;綠色施工技術;措施
建筑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項目,具有建設周期長,能源、材料消耗量大,噪聲、粉塵污染大等特點。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國建筑業發展迅速,混凝土、鋼筋、管線、砌塊等各類建筑材料消耗量日益增多,而且目前我國施工技術、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偏低,對施工過程控制不嚴格,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材料、資金浪費,還對自然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針對這一情況,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出臺了各類政策、法規、技術措施和標準規范,倡導實行綠色施工技術,推進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并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環境保護、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簡稱“四節一環保”)。目前,相關人員對綠色施工技術的理解存在誤區,導致綠色施工技術在我國很多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和推廣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建筑材料、機械設備浪費嚴重
建筑材料、機械設備占民用建筑工程施工造價的很大部分,但是通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我國很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存在嚴重的建筑材料浪費、機械設備閑置現象。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民用建筑工程的鋼材消耗量高出發達國家10%~25%,污水利用率也僅為發達國家的25%。這直接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材料浪費,增大了民用建筑工程的造價。
1.2 綠色施工技術標準、管理制度不完善
綠色施工技術是指在施工過程采用環保技術,以達到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環境保護和低碳的要求。但是與傳統施工技術標準規范比較,綠色施工技術標準中欠缺具體的技術措施、施工方法,各地管理部門也未制定針對性的考核指標和統計制度和引導施工企業實施綠色施工的激勵政策,使得綠色施工技術的提倡顯得蒼白無力。目前,我國很多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僅追求個體的經濟利益,只注重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的功能性要求,只考慮施工工藝簡單方便,能否滿足施工質量、安全方面的要求,而未考慮其施工過程中或施工后期造成的資源,能源消耗,噪聲、粉塵、污水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
1.3 可再生資源利用水平不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低下
民用建筑工程量大,在施工過程中不僅會消耗較多的能源、材料,還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材料多為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循環利用至關重要。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對于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不足15%,遠遠低于歐盟、韓國等發達國家。目前我國民用建筑工程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多為砂石、水泥、鋼筋、磚、水等不可再生資源。隨著民用建筑工程建造數量和規模的增大,這些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量也日益增多,如果不對其進行管理和控制將造成資源枯竭等災難性后果。
1.4 建筑市場管理混亂,綠色施工技術推進難度大
目前我國多數單位、部門對于綠色施工技術的認識存在多個誤區,簡單認為綠色施工就是文明施工,因此大多建設單位對于施工單位的選擇不能依據綠色施工技術標準進行篩選,而政府管理部門也未進行有效監督。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時,由于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獎懲機制不系統,綠色施工成本高,因此施工單位對于綠色施工技術的貫徹實行只是停留于形式,給綠色施工技術的推廣增大了難度。
1.5 信息化施工水平不高
信息化管理與控制是改進傳統施工工藝、推進綠色施工技術發展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受到施工環境、施工成本等條件的制約,我國大多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嚴重影響了綠色施工技術的發展。
2.1 提高管理和技術人員的綠色施工理念和意識
民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落實需要貫徹到建筑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組織、現場監督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需要廣大工程技術、管理人員時刻注重提高自己的綠色施工理念和意識,在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施工組織設計及方案制訂,并貫徹于整個施工過程。要提倡全員參與,在企業內營造綠色施工氛圍。
2.2 做好民用建筑工程的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
規范施工現場的場容,保持作業環境的整潔衛生;科學組織施工,使生產有序進行;減少施工對周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保證職工的安全和身體健康;對于塵土、噪聲、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要有針對性地處理;提前制定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措施。
2.3 做好建筑施工材料的節約和循環利用
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以加強建筑材料的管理,提高利用率。比如實行限額領料,統計分析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與預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針對性地制定并實施關鍵點控制措施,提高節材率;根據施工進度、材料周轉時間、庫存情況等制定采購計劃,并合理確定采購數量,避免因采購而造成積壓或浪費。優先選用綠色材料,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促進材料的合理使用,節省實際施工材料消耗量。施工現場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資清單,制定并實施可回收廢料的回收管理辦法。
引進國外成功的建筑垃圾循環利用技術,做好不可再生資源的節約、循環利用,以及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日本將建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渣土、混凝土塊、瀝青混凝土塊、木材、金屬等建筑垃圾,送往“再資源化設施”進行處理。美國回收材料打造“資源保護屋”,用回收的輪胎和鋁合金廢料建造墻壁,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鋼料是從建筑工地上回收來的,所用的板材是鋸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屋面的主要原料是舊的報紙和紙板箱。法國將廢物整體管起來,法國CSTB公司專門統籌在歐洲的“廢物及建筑業”業務,廢物管理有兩大目標:一是通過對新設計建筑產品的環保特性進行研究,從源頭控制工地廢物的產量;二是在施工、清拆工程中,對工地廢物的生產及收集作出預測評估,以確定相關回收應用程序,從而提升廢物管理層次。荷蘭有效分類建筑垃圾進行循環再利用。德國西門子公司開發的干餾燃燒垃圾處理工藝,可使垃圾中的各種可再生材料十分干凈地被分離出來,實現回收再利用。對于處理過程中產生的燃氣則用于發電,每噸垃圾經干餾燃燒處理后僅剩下2~3 kg的有害重金屬物質,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垃圾占用大片耕地的問題。
2.4 開展綠色施工技術的管理和創新
綠色施工管理應在傳統施工管理基礎上、理念與體系上全面提升,應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綠色施工評價指標進一步量化,結合實際施工技術水平與企業實際制定若干規章,逐步形成相關標準和規范,使綠色施工管理有標準可依。在實施綠色施工中,要引進信息化技術,依靠動態參數,進行定量、動態的管理,以最少的資源投入完成工程。要繼承、優化、集成傳統適用施工技術,重點推廣建筑業10項新技術在民用建筑工程上的應用。對施工工藝技術的改進以實現綠色施工,如清水飾面混凝土技術,表面不抹灰、噴涂、干掛等裝飾,節省資源,減少垃圾量;新材料如大坍落度混凝土的應用,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避免噪聲的產生。在吸收應用國外先進綠色施工技術的基礎上再根據我國國情創新應用,如中建八局與同濟大學開發的平面快拆模板鋼架體系,這個體系的主梁、次梁都是裝配式的,可以放大和縮短,比原來的模板體系節約材料,少排放碳50%以上。
民用建筑工程是人們工作、生產、生活的重要活動場所,也是建造數量和規模較大的工程項目,因此加強民用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的貫徹顯得尤為必要。只有廣大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提高對綠色施工技術的認識,健全和完善綠色施工技術相關法規和標準,做好建筑材料的節約和循環利用,不斷進行綠色施工技術的創新和管理,才能有效促進綠色施工技術在我國建筑業的推廣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肖瓊.建筑工程實施綠色施工技術探討[J].安徽建筑, 2010,3:171~172.
[2]魏邦海.綠色施工技術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運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1,6:42.
[3]肖緒文,馮大闊.建筑工程綠色施工現狀分析及推進建議[J].施工技術,2013,42(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