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剛 王洲鵬 成 垚
1 河北省新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050700) 2 河北省新樂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050700)
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發展的思考
秦永剛1王洲鵬2成 垚2
1 河北省新樂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050700) 2 河北省新樂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050700)
就城市規劃面對理想和現實的差異,結合城市發展、戰略性規劃、區域規劃發展等進行了論述,為城市規劃更合理編制和完善提供了參考。
城市發展;區域規劃;公眾參與機制
城市是有表的物質和空間,也是無形的歷史與文化,更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形態。然而,城市發展的多樣性是我們無法預料的。規劃思想和建設結果的巨大反差,使我們對傳統規劃原理、規則、方法產生了質疑,好像除了對城市道路規劃可操作外,對其他城市的規劃內容只能采用務虛的態度了,事實上我們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包括規劃師和規劃管理者。
中國城市規劃思想與方法的起點,就是對城市“合理結構”的簡單經驗布局。如今,市場經濟洶涌而來,規劃人員無法理解城市建設機制的革命性變化,不具備對城市成長的各種因素乃至深層次社會經濟問題進行研究的能力,依然習慣性地拿理想化的經驗來預測空前繁榮的城市化進程。
在城市發展中,城市建設的無序擴張使城市生態環境問題顯得愈發嚴峻和突出。現行的城市規劃沒有對生態問題提出好的解決辦法,或者只是停留在表面表述,沒有深入研究,束縛于規劃人員對生態環境知識的匱乏而不能拿出可行有效的辦法,直接導致了城市規模越來越大,城市樓群越建越高,人們生活的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解決起來也越來越困難。
市場經濟下的城市是多變的,城市發展態勢不確定因素較多,一個大項目的上馬與否可能直接影響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格局。規劃的速度永遠趕不上建設的速度,多數城市出現了先有建設后補規劃的現象,規劃也因此失去了所謂的龍頭作用。城市規劃也應該抓大放小,著重研究城市發展戰略問題,研究發展方向問題,研究城市可持續問題。
不尊重城市生長的歷史,不考慮存在就是合理的,城市規劃在功能布局上表現出了武斷性,也造成了規劃的尷尬和管理者的尷尬。為求大求新或多少年不落后,武斷規劃代表城市形象的中心廣場、步行商業街、商貿中心等,在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成后人員寥寥無幾,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可見,我們的城市基礎建設也非常需要科學的規劃設計。
4.1 “反規劃”概念的提出
“反規劃”概念是在中國快速的城市進程和城市無序擴張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一種物質空間的規劃方法論。“反規劃”不是反對規劃,而是一種對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發展不確定性條件下如何進行城市空間發展的系統途徑。與通常的“人口—性質—布局”的規劃方法相反,“反規劃”強調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觀的真實性,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是一種強調通過優先進行不建設區域的控制,來進行城市空間規劃的方法論。
傳統的城市規劃,總是結合城市職能和特點。進行功能劃分,當然也包括對城市綠地和公共空間的規劃,這帶有很多計劃經濟特有的痕跡。而“反規劃”思想更多是出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迅速擴張的一種適應。它是站在城市整體系統分析的高度上,對城市景觀和城市生態安全格局的保護。但是,這一思想的實現對于規劃師是一種挑戰,需要規劃師具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自然、人文科學的素養。所以,規劃也好,反規劃也罷,都要求規劃師具有前瞻性的、長遠的和可持續的規劃設計,以提高城市建設效率,減少城市建設中的失誤、浪費和無奈,保持城市的協調發展。
4.2 戰略性規劃和區域性規劃
當前,戰略性規劃為規劃師創造了一片更為自由廣闊的思維和研究空間,在各地的規劃研究中發展和出現了許多新的理念、手段、模式。但是,與復雜的城市問題相比,不能不承認我們在多學科、多視角、多層面研究上仍然存在嚴重的不足。特別是城市經濟規律、制度變遷、社會結構、空間分析手段等方面,單純或主要依靠規劃師來進行前瞻性、深入全面分析探討,實力確實不及。實質上是適應中國快速城市化特定進程的城市學理論嚴重滯后,已經成為戰略性規劃必須的重大課題。戰略性規劃要取得社會共識,成為城市的綱領性文件,必須在編制的同時在公眾參與機制方面取得突破。
2007年10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引入了區域規劃的概念,使得城市建設不在孤立地去搞城市規劃,而是強調城鄉統籌,協調發展,但是真正實現科學區域規劃任重道遠。
4.3 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機制亟待規范
城市的規劃建設應該建立公眾參與機制,因為城市是公眾的城市,不是市長的城市,城市如何發展建設,市民應該享有知情權。不論公眾意見如何,一味按照領導要求進行拆遷、拓路,重點建設,到頭來城市建設搞了許多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而不是為百姓服務的民心工程,既浪費了資金,又使公眾忿忿不平,反而制約了城市的和諧發展。
多年來的經驗也告訴我們,對于城市建設,公眾最有發言權,城市的規劃建設也關系到了公眾的切身利益,所以應廣泛聽取公眾的意見,使城市規劃更科學、更可行。
城市規劃對于我們還是一門新學科,規劃人員應總結規劃實踐中的得失,結合國情學習國外先進的規劃原理方法,避免走其他國家的彎路。同時事實求是地多研究城市發展中的突出矛盾、生態環境問題,丟掉城市大而全的盲目,追求以人為本的理念,創造和諧的城市人居空間。
[1]俞孔堅,李迪華,劉海龍.“反規劃”途徑[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9.
[2]俞孔堅.中國園林[M].中國園林雜志社,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