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華
(樂清市水利局,浙江樂清325600)
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問題分析
朱榮華
(樂清市水利局,浙江樂清325600)
水是維系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和節約資源意識的提高,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問題也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問題。水資源不僅能夠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動力,還能夠幫助人們開展生產活動,做好水環境保護和河道治理問題,能夠為人們創造舒適的生存環境,也有利于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河道;治理;水環境;保護
河道治理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過程中的主要內容,能夠為城市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會影響到城市經濟的發展。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水環境問題已經成為評價城市優劣,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我國一直都比較重視對河道的治理和對水環境的保護,從近年來保護和治理的成果來看,大部分河道和水環境都日趨完善,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由于某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河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水資源的持久利用。
水是自然界提供給人類的特殊物質,也是維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源泉。在居民所處的生存環境中,水環境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人們生產生活中必備的資源。
在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人們對水環境的要求和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證明水環境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環境的提升不僅能夠使城市的品位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也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例如在某些城市中,政府將水生態環境的構建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并利用生態環境自身所具有的優勢,來發展當地旅游經濟,不斷進行招商引資,促進房地產事業的發展,從而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目前河道整治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河道整治工作都只是追求硬化覆蓋,過分強調河道的防洪功能,這就導致河道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功能被忽略,進而破壞了自然環境的生物鏈,造成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1]。
為了保證城市的安全,河道的河堤每年都會增高,并使用塊石、鋼筋混凝土等進行河岸保護,這就使得河流完全變成人工化的產物,從而導致人工和自然的比例失調,生態環境平衡遭到嚴重破壞。
我國開展河道治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對水環境進行大規模的整治,河道治理也取得了較突出的成效。
傳統的河道治理措施一般都具有單一性特點,沒有考慮到水生態環境的需求問題,治理過程往往將水從生態系統中分離出來,這就給水環境造成了不利影響。
我國河道治理工作已經經歷較長的一段時間,在河道整治過程中,比較重注河道的排洪情況,并使用混凝土和漿砌塊石對河岸進行硬化,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達到穩定河岸和排洪的目的,但卻使水土之間的聯系減弱,生物、水、植物、土等物質和能量也被破壞,從而降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2]。
在自然的河流橫斷面上,淺灘一般都和深潭相間分布,這些空間是生物群落成長和棲息的主要地點,在河道接受改造以后,河床常用到單一的斷面形式,這就使得河道水流變得流速一體化,從而破壞了原有河道多樣性的特點。
在傳統的河道治理過程中,經常會采用裁彎取直的方法進行河道整治。裁彎取直工程措施主要是將河道變成順直的形式,這樣水流就能夠直瀉而下,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滿足泄洪排洪的要求,但也會給水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在現代河道整治中如果使用彎曲的水流方式,有利于物種多樣性的保護,也能夠有效的減少因洪水帶來的突發事件和災害性事件,從而體現出自然形態的美[3]。
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隨著我國人口的增長和工業的發展,河道中的污水也在不斷增加,由于我國的技術和經驗有限,所以現階段我國污水處理的能力還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河道也成為主要的納污場所。
在河道治理過程中,要想做好截污工作,就應該找好污水的去向,這就需要建設好完善的污水處理和配套設施。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污水處理廠的興建,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還需要有較長的施工時間,并且城區的管網改造問題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農業也是造成河道水質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做好面源污染的治理,就應該不斷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通過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和增加對畜禽養殖的控制來實現控制污染的目的,但這一過程也需要經歷較長一段時期。
我國人口眾多,并且淡水資源的占有量較少,這就使得水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較低。在境外引水工作還沒有落實的情況下,一定區域范圍內的水資源也有限,實現河網水體的調水設想,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
從現階段我國河道治理中使用的技術來看,生態護岸技術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2方面:
1)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治理方式的影響,河道整治的理念比較單一,一般都會使用直立式護岸和漿砌石擋墻的方式進行河道整治。
2)由于生態護岸的內涵沒有受到嚴格的界定。在開展河道整治工作時,應該對生態護岸的定義進行仔細斟酌,在全面的了解了生態護岸的定義之后,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并對以往成功的治理經驗進行借鑒,保證護岸結構在滿足安全條件的情況下,還能夠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實現水土交換和水氣交換,這樣才能做好河道整治工作[4]。
主要措施有以下5點:
針對現階段我國河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對河道治理工作和水環境保護工作作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在規劃中應該對傳統思想中的單一防洪的規劃方式進行變更,在規劃股過程中要將城鎮建設問題納入到考慮的范圍內,堅持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原則,并以生態型、前瞻性和高起點為目標,保證安全、環境和資源能夠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形成暢通的水系河網,從而為城市水環境的建設提供有利的條件,也能夠使河道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在河道整治過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控制好污染源,在截污的過程中,應該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將沿岸直排河道中的生活污水進行截流處理,并將其統一歸入到市政污水管網中,并由污水處理廠進行統一處理,在達到排放標準之后,才能夠進行排放。
在一些沒有統一納管條件的鄉村地區,要想做好河道的截污治理工作,就應該建立其簡易的污水處理中心,在對污水進行初步處理以后,才可以排入河道。
對于畜禽養殖地區來說,也應該做好污染控制工作,這樣才能保證截污納管工作的全面性。
在大部分河道中,都存在水質富營養化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應該在河道中種植美人蕉和大藻等水生植物,構建出生態浮島。
這些水生植物不僅能夠吸收河道富營養化水質中的有機營養,使水體恢復原有的自凈工作,從而達到改善水質的作用;也能夠保證河道中魚蝦的存活率,保持生態平衡,使河道中的水保持清潔的狀態。
在河道岸邊的淺水區,可以種植蘆葦、菖蒲和水蔥等水生植物,構建出富有鄉土風情的群落景觀,這樣不僅能夠使植物吸收污泥中的營養,也能夠保證岸坡不被河水侵蝕和沖刷,從而起到美化河道和保護水環境的作用。
混凝土和漿砌塊石能夠阻斷土壤和水體之間的交換作用,從而使水下植物不能繼續生存。水、植物、土、生物之間形成的能量和物質自然循環系統會被破壞,水體也會失去自凈的能力,從而導致河道的水質發臭。
河道襯底會將地下水的補給通道切斷,從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因此可以采用透水磚、綠化植物、杉木樁和直立塊石等形式來護坡,這樣就能起到保護河道生態環境的作用。
河道水環境的好壞關系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在加強河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時,應該充分發揮網絡、報紙、電視和廣播等媒體的作用,來做好水環境保護工作。
同時還應該加強對河道沿岸居民的教育,幫助人們普及河道法規和制度,這樣就能夠讓人們養成愛護水資源的風氣和意識。
我國某些地區還在校園內部普及環保知識的方式,來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讓學生養成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通過以上幾種宣傳方式,能夠有效的解決水環境保護問題。
水體搞活的關鍵工作就是對水環境進行治理,也就是突出水體流體的重要性。在搞活河網水體的過程匯總,應該不斷增強水體本身的自凈能力,保證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
在河道整治規劃內需要使用科學的調水方式,保證水利工程的建設能夠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切實考慮到人們在利用水資源方面的要求,將需求總量中考慮環境用水量問題,這樣才能為河網內的水體流動提供重要的水源。
除了以上幾點河道治理和水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以外,還應該加強對河道的管理,對河道進行保潔,強化對河道的管理。只有將河道管理和建設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實現對水環境的保護和對河道的整治。
要想使人們所處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就應該將河道管理的措施和手段相結合,做好控制污染源的工作,做好執法檢查和監督工作,這樣才能實現水資源的保護。
治理河道和水環境保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對河道治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單一措施來進行河道整治和水環境保護。應該根據生態和環境要求來治理河道,這樣才能做好水環境的保護工作。
由于河道治理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所以在開展河道治理工作時,應該從全方位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的采取保護和治理措施,這樣才能使河道治理取得顯著的效果。
河道是水利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部分。河道整治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生存環境的質量,還能夠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一份力量。
[1]李玉寶,計春野.基于尚志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38(03):183-184.
[2]張晴.清原縣中小河流生態破壞原因分析及治理模式[J]. 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0):252-254.
[3]楊素平.涑水河道治理工程的環境問題及其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41(12):216-218.
[4]朱曉麗.淺析河道治理與水環境保護[J].浙江水利科技,2005(02):49-50.
TV85
B
1007-7596(2014)06-0217-03
2013-11-20
朱榮華(1975-),男,浙江樂清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