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遼寧省東水西調建設局,沈陽110000)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風險管理的研究
王 輝
(遼寧省東水西調建設局,沈陽110000)
水利工程建設簽訂的施工合同,是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施工進度控制中以及投資管理中的重要參考資料,對施工合同進行嚴格的管理控制,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的重要內容,這篇文章在簡要敘述加強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風險管理重要意義的基礎上,對管理現狀和管理中風險防范和防范措施進行了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風險管理;意義
水利工程的施工合同簽訂雙方分別是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他們在達成某種共識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和承包,明確彼此應該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由于在合同簽訂的時候,采取的是先定價后成交的方式,這種遠期的交易方式,就不可避免的受市場運行的影響,會產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風險因素。再者,水利工程建設具有工期長、規模龐大、耗材多的獨特性,會受到很多市場不定因素以及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還有非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使我國的水利施工行業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所以為了充分保證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在進行合同簽訂時,要特別關注其中的風險管理,要對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有關“工期成本”的內容主要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為了按照預計工期完成建筑任務而進行花銷,工期目標是工程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建筑企業是否能夠按照合同中的時間規定來完成任務,是衡量施工企業是否遵守合同的重要標準,在每個項目施工的合同中都會涉及到工期的問題,很多施工企業為了準時完成施工任務,就會適當的增加建筑成本,來加快施工速度。成本和工期之間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施工企業如何能在少投入的基礎上,按時完成施工任務,成為很多企業都要考慮的問題,這就需要在簽訂合同時,重點考慮到工期成本的問題,盡可能的降低施工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水利工程施工合同中有關“質量成本”的內容主要是為了確保施工的整體質量,而進行費用支出和沒有達到質量要求而應該承擔的經濟賠償,一般情況下,我們將“質量成本”簡單的分為由于施工故障而引起的消耗、由于外部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消耗、在質量檢驗中花費的資金以及在質量預防中使用的消耗等,例如有意外的停工或者返工都屬于第一種,而保修和索賠都是由于外部故障因素而導致的。根據我國目前的水利發展情況來看,企業在發展中似乎并沒有意識到質量控制和成本管理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更多的是在走兩個截然相反的極端,一部分企業在施工建筑中由于過分強調施工的質量,而不考慮實際的施工成本和資金問題,最終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然而也有一部分企業為了最大程度上降低消耗,而忽視了施工質量的好壞,一味的追求低成本,最終使水利工程建設走向癱瘓。
合同中存在的客觀風險是由國家的法律法規等權威性條文所一直規定的,其中所產生的風險事故是合同雙方都回避的,這些風險是不受人力控制的,比如說,在合同中,明確規定,承包商要承擔的風險是:工程變更所花費的費用如果在合同金額的15%以內,承包商是不可以要求補償的;再者固定總價合同規定對于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產生的差價,承包商必須要承擔市場風險等[1]。合同中存在的主觀風險主要是在建筑過程中,受到人為因素而產生的,這些風險是可以通過加強施工管理進行有效規避的,在進行合同簽訂的時候,很多業主利用建筑企業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合同中設置隱藏的風險。施工企業要加強對合同的風險管理,提高識別能力,培養風險意識,使企業在市場發展中不斷發揮自身優勢,進行高質量、高效益的建設。
在進行投標報價工作時,施工企業就要充分考慮到市場中的各種變化因素,面對多種市場風險適當利用一些報價策略,①要適當提高報價中不可預見風險資金數額,風險度比較大的合同,就要適當增加風險附加費,主要是為了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候,有相應的資金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②針對施工中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一定的規避風險、降低風險的措施,比如適當的修改施工方案等;③在符合招標條件的前提下,在投標時利用補充條款或者保留條款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后就是在投標之前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并根據企業平時的施工經驗,判斷投標的可行性,對于那些風險較大的工程要敢于拒絕,要在企業運行中保持著清晰的頭腦。
首先要對投標工程進行詳細的研究分析,在充分確定其可行性的基礎下,根據公平、平等等原則,商討合同的條款;由業主提供的合同,由于并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往往很多地方存在漏洞,這就需要施工企業技術進行修改,來進一步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
其次就是在補充條款過程匯總,要盡可能的降低風險,可以采用施工合同批準權、審查權、洽談權“三權分立”的方式,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最終達成共識。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法規,在堅持“利益原則”的同時實現“共贏”,用平等公正的態度降低風險存在的可能性。
合同簽訂以后,施工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條約加強現場的施工管理,要對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進行明確的分工,做到職責分明。作為工程項目的承包者,企業在施工過程中要切實重視工程的整體質量,要認真履行自己的義務,切實按照業主的要求,嚴格按照預期的圖紙進行建設和管理,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細節工作都做到認真負責,及時記錄下相關信息和數據,為以后的結算工作提供重要依據。從企業作為一個建設集體來說,施工企業要重視工作人員的身心安全,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現意外事故;施工企業的領導者要關注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要深入到建設的基層,了解工作人員的真實困難,通過一定的措施使工作人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最終實現安全施工和高效施工。
規避風險的重要措施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在合同中明確提出的風險進行重點防范,這些風險主要有報價風險、環境風險等等,就需要施工企業在進行投標時,進行充分的調查,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提前的預測,并及時制定出解決策略。
2)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適當的進行索賠是轉移風險的重要方法。在具體的施工建設中,索賠是一種雙向行為,當發生類似于完工延期這樣的事情時,業主就會向施工企業要求索賠,這時如果是由于天氣等客觀因素而造成的延期,施工企業就會處于一個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施工企業要充分了解相關法律,不斷提高自己的合同意識和風險管理意識,以此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在合同簽訂之后,施工企業也要盡快的和材料供應商之間達成協議,避免由于市場價格的變化,使建筑材料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對建筑活動帶來損失,與此同時,選擇一個實力強大的合作者也是轉移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
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來降低合同風險,都需要施工企業不斷提高風險意識,從根本上認識到合同簽訂中存在的風險,以及其對施工活動的重要影響。
[1]戎震東.淺析工程合同風險管理[J].建設監理,2009(05):55-58.
F284
C
1007-7596(2014)06-0239-02
2013-11-27
王輝(1975-),男,遼寧鞍山人,工程師,從事水利造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