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娟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基于堤防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以博湖縣防洪堤防工程為例
周曉娟
(新疆庫爾勒市巴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防洪工程中堤防建設是保護河段周圍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基礎,也是防洪工程的主要任務之一。但是堤防建設過程中很有可能對周圍環境或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壞,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問題。因此,在堤防建設過程中對生態環境進行有效的保護非常必要。文章結合筆者在博湖縣堤防建設中的工作實踐,對堤防建設中的生態環境保護對策進行了具體探討。
防洪;堤防;建設;生態環境
堤防建設是對洪水進行防范,對水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傳統的堤防建設過程中,往往只關注堤防的主要使用功能,而忽視了河流及周圍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在堤防建設過程中,采用積極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不僅能夠達到預期的防洪效果,還能全面降低工程施工對周邊環境帶來的破壞,從長遠的角度講,也可大大提升工程的社會效果,實現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
在新疆省博湖縣在防洪工程中,相關單位及人員重點對堤防建設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新疆博湖縣位于焉耆盆地東部,開都河下游。全 縣 總 面 積 3 808.6 km2,其 中 水 域 面 積為1 646 km2,占總面積的 43.2%。為了提高博湖縣堤防系統的防洪能力,減少洪水災害所造成水土流失現象,預防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威脅;降低洪水災害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帶來不利的影響。對縣域內的防洪基礎設施進行科學規劃與建設非常必要。本工程完成后,不僅可以消除博湖縣城區段的洪水威脅,減小工程區每年洪水引發的水土流失問題,還可全面保護兩岸的耕地和房屋,同時也減少了每年因防洪搶險對河道沿岸生態植被造成的一定破壞,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講該工程建設非常有利且可行。
2.1 工程施工帶來的不利影響
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包括大量的土石方工作,預計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總量為1055.31 t,其中新增水土流失量為677.33 t。而且,項目地面工程建設區主要為風力侵蝕及河道沖刷侵蝕,風力侵蝕及河道沖刷侵蝕均會造成河道兩岸土地面積的損害,影響堤防的安全穩定性;工程施工期內臨時永久占地對施工區地表、植被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擾動及破壞,加上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棄土棄渣,如果堆放不當,就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中的“三廢”及噪聲也將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施工區還存在衛生防疫等一系列因素的不利影響。
2.2 工程實施帶來的正面影響
在該工作完工后,能夠有效提高堤防的防洪能力,從而避免由于洪水災害而造成的土地受淹、財產損失、人員傷亡等問題。從而為保護區居民提升安全穩定的生活及生產環境;建成后的堤防可有效防止河岸沖刷、坍塌等問題,減少進入河道的泥沙量,使周邊自然環境向良性化發展,同時保護了河道下游河段的自然生態,減輕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積,給沿線農牧民生活、生產創造了良好的自然環境;另外,工程建成以后,通過堤防對交通樞紐、水利設施、耕地等保護對象的保護,能夠提高這些公共設施和資源的使用效益,從而促進當地的民族經濟發展[2]。
3.1 減少水土流失的對策
為了減少水土流失,本著“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施工方需要對水土流失問題進行根本的解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主要有項目建設區和直接影響區,其中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主要是堤防工程占地及兩側管理范圍、臨時生產生活區、料場區,總面積為30.31 hm2。從減少工程建設新增水土流失量,改善工程區內生態環境角度,本方案擬工程區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施工過程中對棄土棄渣按要求合理堆放,對堤防工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產生的251.33 m3棄渣,要求置堤外坡堆放,坡比為1∶1.75。對堤防工程內、外側施工擾動區,在工程完工后,應進行土地平整,平整寬度兩則均約為2 m寬,則需平整面積約為2.06 hm2;料場區共占地2.79 hm2,在主體工程完工后,對該區進行清理平整;臨時生產、生活區在工程完工后,對房屋或賬蓬予以拆除,拆除后平整土地,平整面積為0.04 hm2。
3.2 水質保護對策
在堤防建設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應用非常普遍,無論是預制混凝土還是現澆混凝土,都有可能對水質造成一定的污染。其中混凝土預制板在預制時,對砂石料進行清洗時,會產生一定的廢水,還有混凝土養護時,也會產生許多廢水。對于此類廢水應該進行必要的沉淀處理才能排放;另外,施工機械、車輛的檢修、維護以及清洗過程中也會產生一些含油廢水,因此,工程施工期間,要求施工機械、車輛檢修及清洗都在指定地點進行。同時在場內布置相應的集水溝,將收集到的廢水進行隔油處理,從而保證排入河道內的水符合標準;職工臨時生活區內應該設置好集水池,來收集生活污水,并對其定期消毒,可依靠自然蒸發來排除。
3.3 環境空氣保護對策
為了減少水泥在運輸過程中對空氣造成的污染,水泥運輸時應該采用罐裝、密封的方式,同時對密封裝置進行定期的檢查;對于土料及砂石等揚塵物,可采用集中堆放的方法,同時盡量堆放整齊,減少其受風面積。最好采取加濕及覆蓋的防護措施;施工期間如果風大且天氣干旱,應該定期對施工場地灑水降塵,以保護環境空氣。
3.4 人群健康保護對策
施工期間施工人員眾多,接觸機會也較多,工程安全衛生隱患主要存在于施工期,因此,本工程考慮了充分的防范與應對措施:①施工人員進場前需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②對施工區衛生進行定時的清理與消毒,定期滅蠅、滅鼠;③對施工周圍環境進行衛生防疫監測;④對飲用水水源及食品進行嚴格把關,同時,做好衛生防疫宣傳工作。
3.5 施工節能過程中的節能對策
節能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工程建設的節能問題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關注。本工程在施工期主要消耗的能源為柴油、汽油和電力等,工程施工期間應該對機械、車輛產生的耗能做好預算及控制工作。工程從設計、工程布置、施工組織設計等多個方面都進行了優化設計、選用了符合國家政策的先進節能設備。本工程施工期總能源消耗共折算134.71 t標準煤。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合理選用節能性施工機械,并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次序,能夠收到良好的節能成效。
堤防建設從遠期目標來講,對周圍環境及地方經濟有著許多積極正面的生態影響,但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不利因素,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因此,采用一系列的措施,來減少和預防此類不利因素非常必要。本次工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使博湖縣城區段堤防建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形成了集防洪、交通和景觀為一體的具有特色的服務型經濟帶,成為令人向往的景觀帶和底蘊深厚的文化帶。
[1]夏偉.堤防建設中生態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12(03):118-119.
[2]梁多成,郭新,堤防工程建設中的環境因素預測及環境保護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5,33(01):83-84.
TV871;X32
B
1007-7596(2014)06-0243-02
2013-11-28
周曉娟(1980-),女,新疆烏魯木齊人,工程師,從事農田水利、防洪、水保工程規劃、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