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賽爾·斯依提
(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新疆喀什844700)
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的聯系與區別
開賽爾·斯依提
(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新疆喀什844700)
促進保持水土、確保水安全一直是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進一步認清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加大水政執法力度,提高對兩者關系的認識,明確各自職責,加強兩者聯系,對我國的水土保護工作建設及生態環境至關重要。文中對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的聯系與區別進行分析,進而突出兩者在水土工作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水政執法;綜合治理;生態建設
1)總的來說,全國的水土保持工作由國務院水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水土保持執法與水政執法隸屬于大的主管行政部門,在部門統一方針和政策的指導下,共同推進我國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防治水土流失,促進我國的水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強化人民的水土保護觀念,為廣大人民群眾創建綠色和諧的生活家園。
2)共同的行政主管。2011年3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規定,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是我國的水土治理工作的主管部門,下屬的水土保持和水政執法部門分別具體負責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的相關事宜。由此可見,在部門規劃上,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可謂是“政出一門”。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把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人為地割裂開,一分為二,分成兩個性質不同的部門,以防止水工保護工作的政出多門。
3)基本職能相同。共同的行政主管決定了二者的基本職能的一致性。矢志不渝地貫徹“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基本方針,落實保護和涵養水源、積極推動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現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防風固沙等具體措施;因地制宜地促進當地的土地的合理開發,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創新理念,依靠科技,變“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為可利用的經濟資源,改變當地因水土問題導致的經濟落后的狀況,在改善生態的同時,積極為人民生活水平謀新路、搭建致富平臺;也包括對因開礦、燒窯、建筑、辦廠等原因造成的破壞水土資源、損毀水土保持設施的現象進行治理、懲罰及監督其后期的生態修復;當然加強自身隊伍的建設,促進執法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理論水平的提高也是基本內容。
4)法律原則上的一致。具體工作實踐中,維護水法和水土保護法的權威,在水土執法過程中防止任何人無視法律,肆意妄為、亂砍濫伐、隨意排污、阻撓執法人員的監督檢查和防治工作。在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具體工作中,必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杜絕違法亂紀現象,避免地方保護主義、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和個別部門利益對水土保持和水政執法的干預和阻撓。兩者在工作程序上也將依據以上法律法規依次進行調查、核實、落實責任、進行處罰和事后核查。
1)工作準入資格有別。工作人員上崗執法前,必須事先取得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頒發給其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證件,這樣他們才具備相應的水土保持監督檢查資格,才能進行有關的執法監督工作。與此不同的是水政執法人員工作的準入資格沒有相應的明文規定,在法律定義上相對來說較為寬泛,準入門檻較低。只是法規規定了水政執法的六個等級職務,即水政監察專員、副水政監察專員、主任水政監察員、副主任水政監察員、水政監察員和助理水政監察員,從這點上看,水土保持工作更具專業性,當然從事水政執法工作也要具備一定的資質資歷[1]。
2)工作對象側重點不同。水土保持側重解決人們生產生活中在水土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出現的土壤流失的問題與矛盾。比如對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進行監管和維護,推動其水土保護的示范效應;積極召集專家、學者開展施工環境保護、水土保護專題講座,豐富執法人員水土保護的專業知識;禁止泥石流易發區內取土、挖砂或采石;加強以小流域為單元開展了水土流域重點治理,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大理論創新和人才的培養,開展水土保持方案專家技術評審;對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的行為進行處罰和要求恢復植被;適應性的開展節水、節能的山地生產系統的構建;工礦企業要在開采活動后把排棄的砂、石、土、矸石、尾礦、廢渣等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不能綜合利用、確實要廢棄的,應當制定水土存放方案,妥善處理廢棄物,防止因不良處置導致的地下水污染、揚塵等二次污染。典型實例:甘肅武都區在水土保持工作中,通過構建“水土工程”,在流域內實施山、水、田、林、路、渠的綜合治理,重點治理區基本形成了“山頂梁峁防護林,荒山溝坡混交林,半山緩坡修梯田,山腳溝臺建果園,地埂花椒鎖地邊,溝道谷坊節節攔,配套提灌上了山,田間道路繞山轉”的良好格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而水政執法重從水法的角度出發,側重水質、水域周圍的安全與穩定,當然就很少涉及荒漠化、紅巖、戈壁的治理問題。比如增強海岸城餐飲執法,確保海岸餐飲的衛生、安全、環保;防止藍藻、綠藻的大面積爆發;推進工業企業的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杜絕河道非法采砂,非法占用水域,進行水域養殖的生態維護,加強水庫管理、周邊環境的監測、水源保護區的構建;開展河湖專項執法檢查和水事糾紛查處;杜絕私自節流自來水,過度開采地下水、采取偷采等形式破壞水資源。典型實例,針對滇池富營養化加劇和藍藻的爆發,水政執法一方面嚴肅查處亂排污水的行為,另一方面加強滇池的生態整治。2013年11月12日,負責云南西華濕地的稅務執法人員會同漁業部門,將5~6 t、10余萬尾身長3~5 cm的鰱、鳙魚魚苗被投放進滇池,加上之前和計劃要投放的數量,將共計投放134 t的魚,這些魚將大量攝食滇池中的藍藻,以實現以魚控藻、以魚減污、以魚養水。通過生態治理,科學合理控制滇池的藍藻生長,既能凈化滇池水環境,又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當然通過放魚活動,使市民親身參與到滇池的治理與保護當中,加深了他們對滇池治理工作的重新再認識,強化了他們的環保理念,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應。這就是典型的水政執法行為。
3)水土保持和水政執法在涉及監督和治理采石、挖砂、取土、采礦、企事業單位在生產和建設過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等方面可能存在重疊,在這種情況下,①堅持法律適用原則,即在能具體落實到水土保持和水政持法的職責上,誰最合適誰就去治理、誰就去管轄;②時間第一的原則,即誰先檢查到問題或是接到報案檢舉,責任就落實到誰。避免因二者在法律和職責適用上爭吵、扯皮、互相推卸責任;③通力合作,共同治理,在上述重疊工作對象中,往往出現的問題都不是鼓孤立的,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要并肩作戰,從整體出發,為水土保護的大局著想,堅持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堅決合力懲處破壞水土資源和破壞水環境的行為。
4)法律后不盡相同。任何單位和個人造成水土保護和妨礙水政執法都要受到相應的懲罰,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兩者在法律責任的承擔種類上大體相當。但在行政責任劃分上水土保持的處罰比水政執法多了“停止治理”這一條,這是針對水土保持工作中出現的特殊問題的針對性的處罰形式,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水土保持與水政執法是統一于我國的生態建設的,在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中,二者緊密相聯,不可割裂。在為人民建設生態和諧環境中,既要明確各自對的職責,又要在具體的工作中加強合作和協調,增強工作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同時也要注重與其他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共同致力于我國的水土保護與水政執法的創新,推動水土工作的順利進展,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
[1]趙艷兵.淺析基層水行政執法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J]. 山東水利,2008(02):44 -45,47.
D922.32
B
1007-7596(2014)06-0248-02
2013-12-12
開賽爾·斯依提(1970-),男,新疆莎車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資源保護,水政執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