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君海
(雷山縣水利局,貴州 雷山5571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以及相關扶植政策的出臺,農村自主聯合興辦小型水利工程的情況越來越多,雖然農民可以通過自己籌集來的資金進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但是在建設之后的管理工作卻因為自身人力物力欠缺、配套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得不到實質性進展[1]。
農村主要實行生產責任制,近幾年來農戶的個體經濟意識逐漸加強,集體觀念變得淡薄,對于集體設施關注程度不夠。在水利工程方面,只知用水,卻不知應當如何去管水,部分地區存在亂墾亂種的情況,并且一些農戶在河道設置一些漁網,建設魚塘。農村水利工程整體管理模式比較粗獷,設施在建設后操作流程不規范,泡水、滲水等情況發生的比較嚴重,導致設施老化速度加快,損壞嚴重。水利設施主要用來灌溉農田,不同農戶的農田用水時間存在差異,用戶在用水的時候會隨時的將水流截斷、開溝,長此以往導致明渠千瘡百孔,失去自身應有的供水功能[2]。
農村小地方財力比較緊張,對重點的水利工程以及配套管理工程補助比較少。近些年來,各級單位雖然加大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并且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資金補助較之前些年也有所增長,但是貴州省大部分農村地區均處在欠發展的狀態,大部分資金不能直接落實到重點的水利工程建設當中,致使一些工程在完工之后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
就貴州省而言,近年來農村小型水利工程數量雖然有所增加,并且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在管理人員方面依舊存在很大的問題。許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內部人員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配備存在一定的問題,整體工作效率比較低。農村地區因為自身經濟發展的原因,很難吸引到高水平技術人員,所以在工程管理方面始終沒有一套符合自身要求的管理手段以及設施,導致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設后,管理工作存在諸多困難[3]。
想要根本上改善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的管理工作,就必須要將水利建筑的產權下放到基層,并且明確相關權利,讓百姓自主成為管理工作的主體,增強百姓參與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的積極性。并且可以在工程經營模式上給與一定的引導,配合后續的政府保護、扶植政策,設置一定的獎勵來提升整體工作激情,幫助農民不斷的完善用水合作組織,完成相關的管理制度。農村水利工程因為等級較低,所以國家撥款的數量比較少。針對這一情況,各農村地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稅費以及工程產權貸款等方面進行資金收集與積累,保證工程在建設過后可以得到足夠的經費進行養護,達到長期運行的目的。
目前在貴州省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后管理方面,各方面專家一直認為應當采用農民參與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現在水利工程管理措施不到位、維護手段落后,雖然與管理體制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是更多的原因卻是因為農民沒有直接參與到其中,可以通過讓農民實際參與到管理中去的手段,改變以前政府的專業機構全方位包攬的情況,運行農民管理模式。通過該手段來節約水資源,提升水利工程的整體運行效率。
農民大多以戶為單位,農民想用水就可以用到,沒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但是自身卻沒有認識到管水的作用,很少有農戶明白節約水資源的作用。所以可以通過民主決策的方式來讓農民參與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去。讓農戶明白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擁有工程知情權與表決權,通過出臺地方政策,讓農民在工程中實際了解到自身所具備的權利以及義務,實現用與管的統一,提升水利工程在建設后的良性運行程度,便于農村水利設施的長時間使用以及其余設備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上的水利建設管理模式中,將建設后的水利設施管理工作完全交托于相關職能部門,公眾很難參與到管理當中,這一體制給水利建設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擾[7]。農戶如果沒有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便難以保證水利設施的可持續運營。通過讓農民實際參與到管理工作中,讓農民擁有主人翁意識,從而提升管理效率。
農村地區用水價格偏低,低價格帶來的影響就是無法對供水進行補給,直接影響到水利工程管理以及養護經費,大批的水利工程不能正常運行。面對這種情況,必須對水價進行變動,建立一整套比較靈活的水價調節機制。對于貴州省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進行區別化對待,改進收費方式,徹底減少收費的環節,從而節省工作成本。水費是農村小型水利建設維護資金的主要來源,想要保證水利設施的正常運作,就必須將收費工作進行到底,完善計收監督機制,以免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挪用、拖欠款項的情況,徹底保證水資源商品屬性,并且明確供求雙方的關系及地位,保證建后管理工作可以盡快的落實。
工程最基礎的工作必然是建設,但是建設過后的管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貴州省大部分農村地區水利管理工作不到位,一些地方的水利設施甚至長時間出現無人管理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必須發揮農民群體主觀能動性,通過政府引導,賦權于民,讓農民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去,加速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及運行管理的效率,這種觀念也是當前形勢下最為實用的一點。想要徹底落實該政策,可以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民認識到該工作的重要性及實際利益,提升農民的積極性。
在水利設施建設成功后,需要聘請專員對其進行管理。但是這部分工作人員由于自身工作能力以及思想觀念的問題,很少有人可以長時間停留在農村進行工作,所以就需要從農民中選出一部分人,對這部分人進行培訓,代替其職位。在培訓過后,對這部分農民管理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制定相應考核制度,由上級管理人員不定時下達先進管理工作模式及經驗,保證這部分管理人員時刻掌握行業內最前沿的管理模式,完善自身實際工作情況。在實際工作中,探索對工程設施管護好的,政府對工程的更新改造及維修養護資金投入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
[1]沈伊榮. 淺談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的保證休系[J]. 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4,27(S1):111-112.
[2]丁海波. 我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6):81-82.
[3]毛艷,周曉麗. 我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發展現狀及趨勢[J]. 水利科技,201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