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 豫
(民權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 河南 商丘 476800)
現今醫學上對于鼓膜修補的臨床應用已出現了許多修補材料[1],但是還是需要探析操作簡單快捷、取材方便、與組織有較好的相容性、沒有排斥免疫反應、治療效果好的修補材料[2]。本文分析了對于70例(82耳)患者使用自體顳筋膜進行鼓室成形,并且進行外淋巴瘺修補手術,觀察其臨床療效,現將總結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民權縣人民醫院自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0例(82耳)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齡為14~46歲,平均年齡為(29.2±0.5)歲,病程均為1 ~30 a。患者術前的基本情況:58例為干耳;16耳為鼓室出現少量白色黏性膿栓;4耳為中度硬化或者聽骨鏈固定;4耳鼓室部分出現纖維粘連病變;6耳鼓室出現少許肉芽;64耳咽鼓管通暢;18耳有耳不通癥狀。70例(82耳)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中,有50例(50耳)合并外淋巴瘺,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為27~47歲,平均年齡為(30.4±0.3)歲。合并外淋巴瘺有以下癥狀:聽力持續下降、頭暈、耳鳴等情況。50耳外淋巴瘺患者都有鼓膜中等大小的穿孔;6耳鼓室內出現少許黏性膿栓;18耳鼓室出現少許肉芽;10耳出現膽脂瘤上皮;16耳出現纖維粘連的病變。所有外淋巴瘺經過鼓氣耳鏡瘺管的試驗,全部確診為陽性。所有患者經過純音測聽,氣導聽閾在50~70 dB。經過ABR測試:中重度、波動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分別有40耳、10耳。進行閉眼行走然后轉身的平衡測試:30例出現異常。經過眼震檢查:20例正常,30例出現輕度水平旋轉眼震。
1.2 治療方法
1.2.1 修復材料:選擇自體顳筋膜為手術修補材料[3]。其中64耳的手術類型為 W ~Ⅰ型;18耳為W~Ⅱ型。所有患耳都是采用夾層法進行鼓膜修補[4]。進行Ⅱ型手術的方式:在顯微鏡下手術,先環形切開耳道后壁的皮膚,位置在距鼓環5~8 mm處,然后向前掀起皮膚和后半殘余鼓膜,后上骨性鼓環用圓銼鑿去,長度約5~8 mm,將鼓竇的入口打開,在鼓竇的內壁可以看見外半規管凸,使其周邊充分暴露,保留鐙骨并將殘余的聽骨去掉,在鐙骨頭上置入自體槌骨或貼骨,用纖維蛋白膠原進行固定,然后移植筋膜,最后采用纖維蛋白組織膠將新鼓膜緊貼于外耳道骨壁。
1.2.2 合并外淋巴瘺的類型及手術中的修補材料:對于50耳合并外淋巴瘺:當鼓膜掀開后,刮除半規管周邊覆蓋的芽肉和纖維粘連,可見來自圓窗的清液14例,來自鐙骨底板周邊16例,來自外半規管周邊20例:其中可以看見中央瘺口的有10例;還有10例經過去除圓窗上緣的少許骨質,圓窗膜出現并且暴露出來。50例外淋巴瘺的確診都是經過壓迫雙側頸靜脈,可以見到外淋巴的流速明顯增加。手術的修補材料是自體顳筋膜,加固材料是明膠海綿,加固之后進行鼓室成形術,最后用碘紡紗條對外耳道進行填塞。
1.2.3 手術后的處理:所有患者在手術后使用8~10 d的常規抗生素,然后在術后的第9天取出塞于外耳道的碘紡紗條,每天用0.25%的氯霉素地塞米松液進行滴耳,頻率為1次/d,滴耳時間為1~2個月,在手術3個月后進行復查,頻率為1次/月。對于50例合并外淋巴瘺患者,必須臥床休息35 d,嚴禁使用滴耳藥滴耳及瘺管試驗。
2.1 外淋巴瘺修補術后情況 50例合并外淋巴瘺患者,在手術后1個月,眩暈和耳鳴的癥狀消失;聽力明顯提高,提高的平均值為25 dB;鼓膜的愈合情況良好,沒有出現免疫排斥的反應。在0.5~4 a的隨訪中,只有1例患者在第3年時,出現鼓膜松弛和穿孔,在上鼓室出現少許的膽脂瘤,使用乳突根治術后沒有出現外淋巴瘺。
2.2 鼓膜愈合情況 70例(82耳)患者在出院的時候都沒有出現鼓膜穿孔,在出院后1個月,有4耳鼓膜出現小穿孔,所有患者的愈合率達95.1%。82耳在手術后2個月,鼓膜都已經完全緊貼于外耳道骨壁,恢復成正常的錐形結構。經過修補之后的鼓膜,基本恢復到正常鼓膜的厚度。
2.3 聽力 手術前82耳氣導聽閾在50~70 dB,術后70耳(85%)聽力恢復良好,其中氣導聽閾降低10~15 dB 6耳,降低15~20 dB 28耳,降低20~25 dB 12耳,降低25 dB以上24耳。
現今醫學上對于鼓膜修補的臨床應用已出現了許多修補材料,但是還需要探析操作簡單快捷、取材方便、與組織有較好的相容性、沒有排斥免疫反應、治療效果好的修補材料。本文分析了對于70例(82耳)患者,使用自體顳筋膜進行鼓室成形,并且進行外淋巴瘺修補手術,其臨床療效良好。
傳統認為鼓室成形手術的進行適合在干耳后,甚至有人認為鼓室成形手術的進行與干耳無關,不會影響其療效[6]。本文研究指出,在干耳進行鼓室成形,其療效良好。但是如果刻意的等待干耳再進行手術的話,會耽誤患者的治療,錯過最佳的手術時間,因此要把握好手術的時機。鼓室成形是為了治療中耳的感染,手術后鼓室封閉可以隔離外界的感染,使耳室的生理狀況接近正常,這樣可以加快鼓膜的恢復。
合并外淋巴瘺是因為患者的局限性迷路炎而引起的。合并外淋巴瘺有以下癥狀:聽力持續下降、伴有頭暈、耳鳴等癥狀。在本文的50耳外淋巴瘺中,都有鼓膜中等大小的穿孔、鼓室內出現少許黏性膿栓、鼓室出現少許肉芽、出現膽脂瘤上皮、出現纖維粘連的病變。鼓室的探查對于外淋巴瘺的確診和治療非常關鍵。手術時,應該耐心的處理粘連病變、細心的分離。若瘺口的位置不確定,可以經過壓迫雙側頸靜脈,見到外淋巴的流速明顯增加來確定瘺口的位置。
綜上所述,鼓室探查術中粘連病變的細心分離、膽脂瘤的徹底清除、瘺口位置的確定、移植膜的緊貼都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自體顳筋膜行鼓室成形并外淋巴瘺修補手術的效果良好,患者非常滿意,值得臨床推廣。
[1] 譚宗德,錢晟,李平,等.自體顳筋膜修補治療頑固性腦脊液鼻漏[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6):363-364.
[2] 麻寧,陳付華,唐春霞.自體顳筋膜篩骨垂直板夾層法修補鼻中隔穿孔[J].四川醫學,2012,33(2):265-266.
[3] 魯國志.外淋巴瘺1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2):3002.
[4] 謝鵬,魏有東.周圍性眩暈及其臨床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6):409-411.
[5] 楊時鴻,覃小蘭.眩暈的急診診斷思路[J].中國全科醫學,2012,16(20):2354-2356.
[6] 姚翠玲.鼓膜穿刺沖洗術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療效[J].中國保健營養,2013,21(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