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存 宋鳳軒 趙冰潔 董 群
2011年6月,河北省省政府印發《關于建立綜合治稅大格局的實施意見》,對全省綜合治稅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在省政府的帶動下,全省各級、各部門以“政府領導、財政牽頭、信息支撐、齊抓共管”為總要求,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工作措施,加強稅源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效,有力地促進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稅收環境不斷優化、稅收征管不斷完善。
完善的組織結構是開展綜合治稅實施的必要條件,為綜合治稅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省領導重視的基礎上,河北省綜合治稅三年間已經形成自上而下系統性、完整性體系,從縱向看,省、市、縣各級機關均成立綜合治稅領導小組,負責本地區綜合治稅管理,層層抓管,形成全省覆蓋的統一的整體;從橫向看,各級政府組建綜合治稅領導小組均涉及財政、國稅、地稅、工商、電力等成員單位,由綜合治稅辦公室發揮牽頭作用,加強各成員單位之間溝通聯系,強化協調,解決各種稅收相關問題,形成積極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依法治稅是稅收工作的靈魂,綜合治稅實質上是以法律、規章等為依據的地方政府多部門合作的稅收征管活動,是依法治稅的重要表現形式。實施綜合治稅始終貫徹依法治稅的根本要求。綜合治稅的法律保障主要依據《稅收征管管理法》中明確規定的地方政府及地方管理部門有義務配合稅收征收管理活動。這是綜合治稅實施必不可少的法律文件,也是綜合治稅順利實施的重要依據。
目前,社會已經進入一個信息化時代,稅收管理與信息化的結合,直接影響綜合治稅水平的高低,是綜合治稅不可或缺的核心內容。在優化與發展稅源管理新模式過程中,把涉稅信息平臺建設作為綜合治稅一項基礎型工作,不斷提升平臺功能,實現省、市、縣全覆蓋,增強信息控稅效果。一是強化信息采集,根據綜合治稅需要,不斷優化涉稅信息的共享目錄,切實做到集中采集與分散采集相結合,采集信息質量不斷提升;二是加強信息比對分析,通過信息有目的性自動對比分析,挖掘潛在稅源;三是加強信息查證反饋,通過信息采集、比對,將綜合治稅與稅收征管、稅務稽查等相結合,提高稅收收入增長。
開展專項檢查是綜合治稅督導檢查的一種方法,是綜合治稅治理的有效推手。專項檢查不僅可以發揮多部門協作優勢,又可以擴大綜合治稅增收成效。專項檢查主要對重點行業、重點稅種等進行督導檢查為基礎,主要有:商品房產出租稅收、福利企業稅收、醫保卡信息專項等,取得一定的成績。截至2014年上半年,通過省統一部署專項行動清繳稅款2.13億元,市、縣通過自行組織專項行動清繳入庫稅款27.31億元,為提高稅收征管質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調研分析為綜合治稅開展確定了重點方向,成為綜合治稅實施的輔助手段。河北省綜合治稅將調研分析作為工作重點,使其發揮應有的參謀助手作用。一是開展全省財源普查調研活動,通過財源普查,摸清全省財源情況及底數,有利于反映稅收征收情況,找尋收入增長點。二是開展納稅風險評估。通過對全省納稅風險評估,深入找尋稅收的風險點和潛在增長力,2014年全省開展行業(產品)評估企業2631戶,發現涉稅風險企業1003戶,查補稅款2.26億元。三是開展稅收形勢分析,定期對全省稅收、經濟相關等方面進行專項分析預測。在河北省經濟結構轉型中,專項分析為調整經濟結構、增加收入提供了重要依據。
全省綜合治稅開展已取得一定成績,也得到全省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宣傳力度也不斷加大,但是仍存在相關部門、相關人員、社會人員對綜合治稅的理解不到位的現象出現,主要表現:一是思想上認識不夠,未認識到綜合治稅是順應時代的信息化征管模式。二是宣傳力度不深。有時宣傳深度、廣度不夠,只是停留“面”上的有聲有勢,缺乏“質”上的深入人心。三是治稅相關人員素質有待提高。綜合治稅涉及面廣、涉及業務復雜,不僅包括財政、稅收、工商等相關部門相關知識,也對計算機、網絡等現代技術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工作人員對業務、技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
目前,河北省開展綜合治稅的法律依據不足,成為制約工作深入推進的瓶頸。《稅收征管法》雖然規定政府部門協稅護稅的義務,但是僅有原則的情況下,對地方實施仍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規范地方部門保障協稅護稅有法可依,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山東、寧夏等多省市均已出臺相關稅收保障條例,但河北省在這方面仍有欠缺。此外,公民關于納稅觀念差,存在嚴重的偷稅漏稅現象和普遍的稅收盲點,這也是由于法制宣傳力度不足造成,不利于綜合治稅法制化的推廣以及綜合治稅工作的進行。
通過信息來監管稅收、摸清經濟形勢是現今綜合治稅監管的重要方式,目前很多省市在此方面均有所突破,構建了比較完善的涉稅管控體系。河北省綜合治稅雖然已經建立財政牽頭的綜合治稅體系,但在信息化方面仍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治稅平臺數據涵蓋面窄。數據信息的收集與范圍,決定著綜合治稅比對、分析、利用的效率,是綜合治稅開展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河北省綜合治稅信息收集涉及三十多個成員單位,但信息僅包含了簡單的涉稅內容,未包含涉稅其他相關內容,如個別企業的稅負、詳細稅收狀況、財務狀況、企業的經營情況等一系列反映經濟形勢、財務狀況、稅收情況的信息,不利于為綜合治稅微觀稅收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2.治稅信息利用效率低。綜合治稅的最終目的是根據收集數據進行分析加工和挖掘,將涉稅信息轉化征管效果。目前,河北省的綜合治稅信息共享平臺數據采集數量大,分類不明確,數據整合不清晰,數據對比結果不準確,造成數據信息利用率低。此外,信息的集中共享、比對分析和綜合利用功能顯得略微不足,不能較好的利用。
專項清查是堵漏增收最直接的工作手段,這種手段不僅易抓易管,而且具有針對性。因此,全省各地市綜合治稅的開展主要是以各項專項清查為主,如:醫保卡、“以電控稅”、商品房出租專項整治等。但除此之外,各地區綜合治稅未能通過收集的大量數據信息,加以比對、分析,并充分利用,形成多種渠道、多種手段的治稅手段。
新的形勢下,我們不僅要順應當前發展經濟形勢,也要不斷提高自身征管水平,必須努力構建與現代化稅收征收管理體系相適應的綜合治稅管理工作新機制,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動河北省綜合治稅向縱深發展,確保稅收征管健康、高效和可持續發展。
綜合治稅是一項系統、復雜工作,涉及部門多、內容多,僅僅靠幾個部門是不足以完成綜合治稅的高效工作,強化政府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參與,是健全機制,形成全方位的稅源監控網絡,實現對稅源信息準確把握的最佳途徑。因此,全省綜合治稅應該在機制建設上,建立包含組織領導、部門配合、人員素質提升、考核獎懲等相匹配的、完善的長效機制;在崗位設計上,整合業務流程,形成更加協調的管理體系。同時,積極研究將社會治稅納入綜合治稅中,使社會、部門和諧溶解,提高綜合治稅成效。
1.建立地方稅收保障條例。首先,建立配套的地方稅收法規。由于河北省綜合治稅相關法律規范的缺失,應積極由綜合治稅辦公室牽頭,盡快制定《河北省稅收保障條例》,確保在綜合治稅工作健全法律法規基礎。其次,積極開展地方稅體系研究。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十二五”期間將全面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后,地方政府將缺失主體稅種,如何確保地方收入穩定及地方稅收征收管理,為稅制改革提供有力的研究基礎,對地方稅體系的研究將尤為重要。再次,規范稅收優惠政策。現行法律中,國家關于地方政府稅收優惠方面政策各不相同,地方政府為了吸引稅源,大多采取稅收優惠方式,形成經濟方面的洼地效應,不利于地區長久平穩發展。因此,一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梳理并清理本地區稅收優惠政策;其二,利用綜合治稅信息平臺,有效摸清全省稅收優惠政策情況,同時為全省稅式支出的測算并納入預算提供數據依據。
2.加大稅收法制宣傳力度。大力宣傳稅收政策能為稅收征收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了使稅法法制深入人心,更有利于綜合治稅開展,應積極拓寬涉稅宣傳渠道,使涉稅宣傳主體更加多樣化,除原有傳統的廣播、電視、報紙等方式外,也可采用稅收宣傳下基層、深入社區活動等。此外,政府相關部門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從多方面、多渠道提供相關稅收宣傳、內在便利以及經濟服務。
涉稅信息的采集、處理、利用是綜合治稅的核心工作。由于社會信息種類多、數量大、時效性強,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完善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是提高信息利用效率的必然選擇。
1.強化涉稅信息收集。第一,擴大數據采集面。用數據來支撐綜合治稅,增強數據的權威型、實用性和科學性是綜合治稅的主要內容。應積極做到以綜合治稅共享平臺為基礎,不斷拓展數據共享范圍,將涉及全省經濟運行的財政收支信息、行業企業信息、經濟資源信息、宏觀經濟信息等納入數據采集范圍,并實現實時傳輸。此外,著力研究數據相關性,收集各部門的涉稅信息并統一數據格式,并將收集的數據自我更新、自我歸類整理,以提高審核、比對、分析、評估、應用等利用效率。第二,提高數據利用率。加強數據信息的利用,充分發揮綜合治稅效果。首先,專門設立數據分析應用機制,開發數據加工利用模塊,實現數據利用高效化;其次,充分利用涉稅信息,強化稅收收入形勢、宏觀經濟形勢動態監測分析,并開展不同的專題分析研究,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第三,通過信息的集中共享、分析和綜合利用,進行有效防范預警、風險監控,并將異常數據反饋于相關人員,進行核實并處理,務求實效。
2.加大稅源管理信息全面化。一是開展重點稅源、行業動態監測。擴大本地區范圍內重點稅源、關鍵行業的排查、跟蹤與分析,及時掌握稅收實際情況,防止稅費流失,同時監控全省經濟發展態勢,為經濟結構轉型提供數據支持。二是分行業、分稅種實行模塊化信息管理,使稅收征管更加精細,水平不斷提高。三是設立納稅評估預警指標,實現納稅評估信息化。在信息共享平臺中,設立分析結果預警體系,針對有問題情況提示預警,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的不斷完善,使綜合治稅管理技術不斷提高。
第一,發揮信息利用鏈條,強化分析為主導。充分發揮第三方信息采集利用,通過信息倉儲、數據挖掘等技術,利用數據信息,最大限度發揮數據分析功能,以分析為主導檢查,發現征管風險點,及時堵塞漏洞,創建綜合治稅信息分析模式。第二,有效跟蹤檢測分析,強化整體形勢評估。依據數據信息的檢測、重點稅源、行業的跟蹤分析,動態掌握全省經濟發展狀況、稅源征收情況、納稅情況、企業發展情況等,及時研究提出措施,為全省經濟轉型、收入增收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1]樊麗明、李文:《社會綜合治稅的國際比較》,載于《稅務研究》2004年第2期。
[2]邵峰、蔣震宇、張海波:《美國機關信息管稅的經驗與啟示》,載于《稅務研究》2013年第6期。
[3]《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行社會綜合治稅加強稅源控管工作的通知》,青政辦發[2003]58號。
[4]肖強:《信息管稅問題及其發展思路》,載于《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年第2期。
[5]賈君華、李鑫:《綜合治稅 提升稅源管理效能》,載于《中國稅務》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