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飛
一、現狀分析
寫作是一種鍛煉自己表達自身思想情感的活動,更是一種將這種思想情感與別人進行交流的平臺。寫作的目的旨在迸發自己的思想火花、盡情釋放自己的情感。它應該是自覺而快樂的。但是經過多年的高三教學,筆者越來越感受到:由于考場作文有嚴格的寫作要求限制,真正能做到在限制之下自由馳騁自己思想感情的學生就比較少。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寫作產生畏懼心理,最后將寫作變成了不得不為的任務。事實上,90后的學生思維活躍,日常生活交流時也很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課堂小組合作時也能暢所欲言,但由于感覺思維受到限制,束縛了他們的寫作才能的發揮,更談不上體驗寫作的樂趣。
二、問題的提出
針對以上情況,筆者以自己執教的班級作為“試驗田”,嘗試解決以下問題:
1.如何激發學生興趣,讓他們主動閱讀,為寫作積累必要的一手素材?
2.如何讓學生在戴著鐐銬的情況下跳出“優美”的舞蹈?即在題目規定的范圍內主動積極立意而不偏。
3.如何在寫完一篇大作后能體驗到創作的成就感?即讓自己欣然成為自己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主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完善。
4.自我完善后又如何通過生生互評、教師的點撥使作品得以升格。
三、初淺的嘗試
有道是:言為心聲,文如其人。在此理論的指引下,筆者從不同方面做了些培養學生個性化“有意為文”的嘗試。
第一步:根據個人性格喜好批注閱讀,積累時新素材。
現在的學生習作往往犯有嚴重的“語言貧血癥”,而素材除了舉司馬遷就是霍金、劉偉等,很少有含金量高的富有哲理的精彩語言。對素材的運用,除了陳舊而且對觀點的分析也嚴重不到位,常常以敘代議。此兩種現象在學生作文中時有發生,但是這些素材的積累,大多不是學生真心喜歡積累來的,而是為了完成可能的作文任務死記硬背來的。所以筆者一改傳統簡單的集體統一閱讀摘抄,而是讓學生首先盡情挑選自己喜歡的讀物來閱讀,閱讀時在字里行間寫上眉批,選擇一個角度說清楚你喜歡的素材它的亮點是什么,只有喜歡它并且能說清楚素材的亮點,自己寫作時才能主動的去使用。最后要求在班級里交流自己找到的優秀素材,一方面避免學生看“瞎書”,一方面激勵學生展示自己獨到的個性與眼光。筆者嘗試發現,學生積極性很高,效果也很不錯。
第二步:切塊審題,獨立思考與組內合作結合,積極找準寫作角度。
2013年全國高考18套試卷無一例外的采用了新材料作文,江蘇卷也結束了6年的命題作文的時代,首次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這就要求一直致力于命題作文輔導的江蘇師生,首先要把審清題意的內功練好,否則很容易丟掉“鐐銬”而下筆千言卻離題萬里。其實不僅江蘇考生,所有參加高考的考生都得練好這一基本功。
在審題上,首先筆者建議按題型切塊訓練。材料作文的類型主要有敘事類、哲理類(名言、寓言等)。在平時訓練時,應該遵循循序漸進的思路,由簡到難地訓練學生審題。這樣,一來符合學生接受知識的一般規律,二來也增強學生信心,認為自己完全是可以把握的。
其次在訓練中還是要強化個人思考和組內合作交流的結合。個人思考,在高三尤其要注重培養,個人思考有所得之后,學生在他的合作小組內可以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在審題方面的得失。我覺得這樣的方式在于讓學生在自由的環境里、在有共同話題的同齡人那里達成“自我修煉”,這個是教師一己之力所不及的。
第三步:賞鑒充分的習作展示,學習靈活地運用寫作技巧。
寫作之初,我們要求學生先列提綱,習作提綱寫成之后,不急于講評糾錯,而是先做充分的交流展示。一開始寫作,優點總是少于缺點的,教師要有充分的心理耐心。先盡可能的發掘同學們習作中的優點,引導學生意識到怎樣才是正確的方式。
筆者總是激勵一些同學站起來交流自己的提綱,把自己的某種情感或某個觀點在全班做個交流,有些同學的情感或觀點在班上贏得了熱烈的掌聲,這樣既激勵了當事同學,又勖勉了其他同學“見賢思齊”,紛紛躍躍欲試。到這時學生“有意為文”意識已經初步養成,但還要進一步強化和鞏固。
第四步:通過生生互評、教師點撥,點撥提升。
提綱才是文章的框架,想要最終變成成品,還要關注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所以,趁著同學們列提綱的熱情未減,讓他們把整篇文章在規定的時間內一氣呵成。然后讓學生結合高考作文評分標準,隨機將作文分給班內同學進行點評,必須要有眉批和總評;改完后同桌間再互換點評。至此,一篇作文至少已有三人進行了閱讀完善——作者本人的交流、隨機的點評以及同桌的互換。
接下來老師的任務就輕松多了,做好幾項分類工作:在佳作中或在點評中做得比較優秀的進行張貼,意在激勵。針對作文有明顯瑕疵的同學進行面批,提出改進意見,并力爭重新完成創作(有時干脆進行同題作文重做)。有時專門挑一篇有共性問題的文章印發全班挑刺,有針對性的提出改進意見,而后與當事同學及時總結反思,以鑒下次。
筆者在近些年的高三作文教學中進行的以上嘗試,使得學生的作文水平有了長足進步,語文整體水平也躍升了一個新臺階,我也從繁復的語文教學中解脫了出來,可見,培養學生“有意為文”的意識何等重要,此種方法你也值得擁有!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