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安順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地質隊,廣西 桂林 541100)
我國的礦產資源儲存量比較豐富,隨著物化探在勘查礦產中的應用與發展,有更多的礦點被人們發現并開采出來。但是礦產資源的逐漸減少,給尋找礦點的工作帶來很多的難題。比如我國東部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自從我國建國之后,對地質研究的程度已經很深入,位于地面表層的一些礦點已經被發現,容易識別的礦產資源已經很少,尋找礦產的難度日益增加。
化探技術在探查金屬礦產方面,比物探技術更有效。傳統化探技術中最重要的方法是借助氣體物質探查金屬礦產。氣體物質的選擇是由需要探查的金屬決定的。目前的所有氣體物質探查方法中最有效應用范圍最廣的是汞氣探查。隨著地表的礦產被開發的越來越多,人們也就越關注那些潛藏在地面之下的礦產。科技的進步帶動了一些精密儀器的創新,同時也推動了人們對化探技術的研究。
(1)地震法。地震法測礦產資源有兩個技術。首先介紹CT技術,該技術通過搜集地震波,獲取所需的數據,再根據這些信息來推測地下物質的屬性,并且逐層分析,做出圖像。其次是淺層地震技術。它的原理是人工激發出一種彈性波,利用彈性波在地下的傳播獲取信息,研究地質結構與巖石性質。該技術的優點是探測深度比較大,精度大。
(2)電磁法。電磁法在礦產探查中的應用很廣泛,這里主要介紹VLF法。其工作的原理是:把甚低頻電臺發射出的電磁波當做是場源,在整個空間內,測量其分布的狀況,從而可以得到電性局部異常,找到礦源。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方法簡單且方便,處理速度比較快,缺點是探查的深度比較淺,還需要注意外界對磁場的干擾。
物化探技術并不是很完善,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就會發現很多的問題。首先,利用物化探技術得到一些資料,但是僅僅這樣并不是完成了工作,還需要對資料進行解釋分析。通常,根據工作人員的經驗來說,分析解釋會有很多種。解決這種狀況的方法有:首先是利用稀疏工程達到對觀測參數控制的目的,也就是說使用綜合方法來降低多解性的存在。其次是大量收集數據資料,通過數據的增多來減少多解性。最后可以對這些數據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找異常,提高對數據的解釋水平。
當使用第一種方法來減少多解性的時候,有幾點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遵守對異常的解釋原則,讓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對數據進行解釋,以及推斷礦源周圍可能的環境條件。即使在同一個地區的完全不同的環境中,也有可能產生同一種礦產。第二,在已開采的礦區中,也很有可能存在沒有被發現的新礦產。第三,加大對成礦周圍的地質條件進行深入的研究力度,成礦的原因是相當的復雜的,在對資料進行解釋的時候,工作人員需要提高對地質情況的注意,重視其復雜性。對地質復雜情況進行仔細地探討與分析,降低外界因素,準確的解釋。
在對異常資料進行解釋的時候,需要關注以下出現的地質情況,地表的環境條件對礦產的產生不利,地下深部存在大的礦體,地質表面出現礦化等。如果礦體的整體形態很復雜,其他的許多礦體位于探查礦體的附近,或者是有干擾地質的存在時,就會使異常增多,解釋的準確性也會降低,有時還可能出現錯誤的判斷,所以要增加對地質復雜的注意程度。
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的積累,得出了尋找礦源的原則。首先是就礦找礦原則,這是探查礦產最基本的方法,其中對古采點,普查地質找到的礦點或者是群眾報告的礦點進行仔細地分析與評價。在這項工作開展的同時,必須借助物化探技術,利用其首先在各個地區進行探查,不可以與地質分析工作一起進行,防止信息滯后。其次是重視物化探技術,其在尋找礦產方面的作用很大,需要落實物化探技術在找礦整個階段中的應用。在普查工作進行時,可以幫助發現瞞礦,對礦體的生產狀況,延深情況等進行判斷。當普查工作結束之后,可以使用該技術勘查礦產,可能會有新的發現。隨后是優化技術使用原則,上面我們提到對資料的分析通常是多解的,在這種情況下,要熟練靈活的運用各種物化探技術。根據地形特點,礦產特性,交通條件,還有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優化勘查的方法。最后是直接與間接勘查礦源工作同時進行。在礦產開發的初期,主要是直接勘查,到后來為了勘查地下深處的礦產,逐漸重視起間接勘查。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相結合,會促進礦產勘查工作的成功。
礦產資源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且我國的礦產資源與其他國家相比,是比較豐富的。因此,要加強對勘查礦產工作的控制,深入研究物化探技術,使其在勘查礦產方面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1]李淑萍.物探化探異常的綜合解釋[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9):29.
[2]徐占海.綜合運用物探化探技術促進寧夏地質找礦大突破[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0(11):8-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