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恒
(安徽新中遠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巢湖 231500)
自2012年11月份,我國中東部大部分省區遭到霧霾災害的襲擊,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尤其2013年1月份,京津冀等地區共發生5次霧霾污染。有個詞匯(PM2.5)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PM2.5是我國用于檢測空氣質量的指標,是大氣中直徑≤2.5微米的小顆粒,這種顆粒物使氣體污染物轉化成顆粒狀有害物質或使污染物的毒性更強,并能夠反射陽光,降低大氣能見度。大氣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應該對霧霾災害加強重視。
霧主要是由冰晶狀的水滴微粒組成的乳白色懸浮物,并且是當空氣的相對濕度達到或者接近飽和的狀態下形成的,懸浮顆粒的直徑范圍在10μm-20μm之間,導致空氣中的水平能見度低于1千米。霾則主要是由肉眼無法準確辨別的微顆粒懸浮在空中形成,其直徑一般在1μm-2μm之間,其中含有的灰塵及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微粒會導致空氣變得比較渾濁,能見度低于10千米。霧和霾的主要區別在于大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如果水汽含量大于90%則稱之為霧,介于80%~90%之間則稱之為霧和霾的混合物,水汽含量小于80%,則稱之為霾。
1.1.1 水平方向的靜風現象頻出。市里建筑物高層越來越多,所形成的阻擋及摩擦作用使風流經城區時明顯減弱。靜風現象出現次數增加,不利于大氣中懸浮顆粒的稀釋及擴散,致使在城區和近郊地區的堆積。
1.1.2 垂直方向的逆溫現象多發。逆溫現象指的是高空氣溫高于低空的氣溫,形成的逆溫層如同鍋上的蓋子覆蓋在城市的上空,阻礙大氣層低空空氣垂直運動,從而使空氣中的懸浮顆粒不能順利的向高空擴散,都被阻滯在低空及近地面區域。
1.1.3 空氣中懸浮顆粒物增加。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工業發展加快、機動車輛增加等因素造成了空氣中污染物及懸浮顆粒的增加,導致能見度降低。
1.2.1 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顆粒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顆粒物被認為是組成霧霾的主要成分,前兩者主要呈現氣態,后面的顆粒物才是造成霧霾天氣的罪魁禍首,它們與霧氣混合到一起,則將天空變得灰蒙蒙的。PM是顆粒的英文所學字母,而PM2.5則表示顆粒直徑小于2.5μm的顆粒分子,這些顆粒不僅大氣的污染源,而且也是多環芳烴和重金屬等有毒物質的載體。
1.2.2 城市有毒顆粒的源頭。導致城市空氣污染比較嚴重的最為關鍵原因就是汽車排放出的尾氣,需要依靠燃燒柴油來為車子提供動力的公交車、運輸車輛以及單位班車等,都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細微顆粒,導致空氣霧霾加重。而依靠燃燒汽油提供動力的小型車輛其排放的物質主要呈現氣態,例如氮氧化合物等,其對霧霾天氣的貢獻比較小,但是如果遇到霧天,也非常容易造成二次顆粒污染,加重了霧霾的程度。除此之外,工廠燃燒排放出的廢氣也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在2012年燃燒了接近36萬噸的標準煤,放出了大量的顆粒物質,對空氣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1.2.3 道路交通和建筑工地產生的揚塵。霧主要是由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冰晶或水滴組成的氣溶膠體系,該現象多出現于秋冬季節,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滴由于低溫凝結而成的產物。霧的存在會大大降低空氣的透明度,嚴重降低目標物的能見度。如果目標物的能見度低于1000米,則將懸浮于空中的凝結物稱之為霧,然而如果目標物的能見度在1000米-10000米之間,則成為輕霧或者霾。形成霧氣時空氣中的含水量應該處于飽和狀態,如果存在一定的凝結核,則其相對濕度會低于100%,并且霧天經常會呈現出青白色或乳白色。霾則主要是由硫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硝酸以及灰塵等顆粒組成,并導致大氣渾濁不堪,大大降低空氣的能見度,這種由非水成物構成的氣溶膠體系被稱之為霾或灰霾。
霧對人們健康造成的危害有:第一,霧使大氣中水汽含量很高,人們不易排汗;第二,長時間戶外運動,還會胸悶、血壓升高;第三,霧中包含的大氣污染物,會傷害人們的眼睛、喉嚨等器官。
PM2.5 對人們的傷害更大,由于其直徑在2.5微米以下,及其容易被人體吸收進入支氣管,這會加重呼吸系統的疾病,甚至會引起心力衰竭,若這些顆粒物通過肺部進入到血液中,那會對血紅蛋白輸氧造成很大影響。患有腦血管病的老年人病情會加重,嚴重的會促發中風;PM2.5能夠減弱紫外線輻射,影響人體骨骼對維生素D的合成,會增大嬰幼兒得佝僂病的概率。
霧中含有硫化物、氰化物等會降低電線的絕緣性能,致使電線發生短路;霧霾天氣造成能見度降低,使駕駛員視線受到很大阻擋,給交通環境安全帶來嚴重的危害;霧霾天氣會影響人們的情緒,人們常會感到抑郁、壓抑、精神緊張等。
“熱島效應”使市中心大氣污染更加嚴重,因此,應該合理規劃城市格局,對大氣有嚴重污染的企業在進行區位選擇時,考慮熱島環流因素,以避免污染物從近地面向市區傳輸。城市規劃時考慮主導風向,把對大氣有污染的工業部門建立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或者是與盛行風向垂直的郊外。同時增加綠地的覆蓋率,發揮綠地吸煙除塵的效益,降低霧霾形成的幾率。
城市的發展和規劃視線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各級政府應該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把PM2.5算入考核范圍,實現相鄰地區大氣防治一體化,啟用應急機制應付污染嚴重的霧霾天氣。
機動車的尾氣中包含有害氣體四乙基鉛,這種氣體經過化學反應形成二次污染源PM2.5。政府部門需要真正的樹立綠色GDP的政績觀念。
經調查研究發現,私人轎車造成的污染是公共汽車的50倍,是有軌電車的100倍,因此我們各地區都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運輸,降低污染物總的排放量。
政府實施大氣污染物排污許可證制度,根據特定區域大氣污染的情況劃分大氣污染排放總量的控制區,例如,北京為改善空氣質量,中央政府向周邊的地區確定大氣污染排放總量。
相關部門出臺污染物排放的標準或產出標準,政府的管制機構針對本地區霧霾情況,規定二氧化硫等排放標準并在管制機構的監督下執行,對于不遵守標準超標的排放的,實行懲罰。實施管制制度和懲罰制度共同制定實施。
氣象工作者,可以辦一些關于躲避霧霾天氣的講座,教師把環境教育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可以帶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結合當地的霧霾災害,給學生做好環保科普教育,讓學生帶動家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規范個人的日常行為、提高自己環保意識,把大氣環境保護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
控制生活污染,以減少PM2.5的來源。例如,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減少煙花爆竹燃放等。保護大氣環境從每個人做起,控制PM2.5的來源。同時抵抗力較弱的人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攝入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元素,注意自我保護。
綜上所述,我們需要了解霧霾災害的特點、形成的原因,根據地區情況辯證的采取措施,相關部門需要明確職責,結合各種有效手段解決問題,同時,每一個人都應該加入到大氣環境保護的行列,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我們居住的環境盡一份力。
[1]楊小陽.霧霾天氣的成因及其法律層面應對狀況與操作層面政策建議[J].中國能源,2013,12(4):120-121.
[2]潘本鋒.我國大中型城市秋冬季節霧霾天氣污染特征與成因分析[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9(1):130-131.
[3]張娜.大氣污染的形成及綜合整治辦法初探[J].地球 ,2014,10(1):125-136.
[4]李業東.大氣污染的成因以及防治措施探討分析[J].電子世界,2013,6(2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