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
2014,我們不做什么?
◎梁平
有人說,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中國環境事件集中爆發的一年,也是國家環保新政密集出臺的一年。那么可以預見,2014年應該是中國環境治理重拳發力的一年。
曾創立“捐1%給地球”企業聯盟的美國企業家伊馮·喬伊納德曾有些無奈地說,既然萬事都有始終,也許人類已經走火入魔,是時候走人了,讓其他更聰明、更負責任的物種來接替我們。他還說:“人類并不是非常有智慧的物種,除了人類,沒有動物會愚蠢和貪婪到污染自己的巢穴。”不過,世界銀行顯然對人類還抱有希望。新年伊始,他們通過社交網站,號召人們在新的一年中通過自身的行動改變世界,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19項建議,“在結束聚會或離開房間前隨手關燈,這么做不僅能節省能源,而且還能削減自己的電費。這是如此簡單,連一只貓都能做到。”世界銀行的第一條建議如是說。隨后的建議包括:更多地乘坐公共汽車、花3分鐘時間了解一下世界的貧困狀況、使用長效節能燈、吃健康食品等。
和世界銀行不同,筆者在這里想說的是:2014年我們可以不做什么?
如果我是房地產開發商,我絕不修建只住二三十年就因質量問題要拆掉的房子;
如果我是食品生產者,我絕不添加各種看上去很美的可疑有害添加劑;
如果我是農民,我不種自己從不吃的施用超量農藥和超量化肥的農作物;
如果我是相當級別的官員,不要每次出行都坐車,讓“書記”乘坐公交車不再成為新聞;
盡可能不用一次性、用后即扔的商品,如紙杯。
作為食客,不貪多,不剩飯菜;
是煙民,絕不在公共場所吸煙違法還招人厭;
當然了,肯定不會亂扔垃圾,呵呵。
其實,正像醫學界倡導的“姑息療法”一樣,在某些方面我們只要“被動”一些,“傷天害地”的事情無論大小,能不做就不做,我們的“巢穴”就一定有救。
2014,請你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