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徐志敏
閱讀方法小學語文語言積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怎樣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豐富的語文積累是提高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基礎。閱讀是我們加強語文積累的最重要的手段。那么,怎樣閱讀、怎樣加強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呢?
一、激發拓展閱讀動機
首先,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選擇合適的書籍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給同學們,激發學生對課外讀物產生興趣;其次,課前五分鐘講故事或者談讀書感受,通過匯報展示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再次,我們還為學生創設閱讀條件,我發動學生把家里的好書帶來放在班級的書櫥里,讓所有的圖書實現了資源共享,極大地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此外,我還定時向學校的圖書館給班級借書,為孩子們的閱讀創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閱讀環境調動了絕大部分同學的閱讀興趣。
二、教給孩子閱讀的方法
每次講授新課時,我都會以課文為范例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譬如在講授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人物一組》這課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讓學生明白了人物語言必須個性化,符合人物獨特的身份、性格、年齡等和在語言描寫時,提示語部分適當地添加一些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心理,這樣會使人物的語言更加生動。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的信息,又必須讀大量的書,因此我們還須要學會略讀。為了取得好的讀書效果,我們教育學生要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另外,我要求學生讀寫結合,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三、進行大量的背誦積累
小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同時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習是為他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背誦語文課文,可以使小學生熟記課文內容,進而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發揮課文內容的模仿和借鑒功能,不斷提高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寫作能力,并為學習課外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況且小學階段是記憶背誦的黃金期,充分發揮學生的背誦潛能,為學生的知識寶庫增添增磚添瓦何樂而不為呢?
配合學校的古詩文誦讀的計劃,我用早讀和課前五分鐘讓學生背誦每天一首古詩文,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有小組長交換進行小組檢查。在獎勵機制下,全班營造了一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在學習上互相攀比的可喜氛圍。
道理都懂,但是真正落實到實處,操作起來的確不容易,這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文積累,給孩子打造堅實的語文基礎,離不開我們老師的持之以恒。
有關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分析
于煥慶黃艷(山東省昌邑市第一中學)
高中物理概念教學生活情境一、前言
高中物理是高中的重點學科,也是難點學科,特別在物理概念的理解上。簡要分析了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方法,旨在為提高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推動高中物理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新課標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分析
1.創設生活情境,形成良好的概念氛圍。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吸引學生進入這個情境,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例如,在學習加速度時,由于加速度的概念特別抽象,很多學生難以理解,因此加速度的物理教學上的難點。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如奔馳在0~110km/h的加速時間約是5秒,豐田在0~110km/h的加速時間約是3秒。法拉利在0~80km/h的加速時間約是3秒。寶馬在在0~400km/h的加速時間約是16.2秒。教師讓學生自主分析“奔馳和豐田的速度變化一樣的情況下,怎樣對比它們變化的快慢?”“豐田和法拉利加速時間相同,怎樣對比它們變化的快慢?”“豐田和寶馬的加速時間一樣,變化時間也不一樣,怎樣對比它們的變化的快慢”通過創設這些情境,學生在不斷的對比分析中,最終掌握了加速度的概念。
2.引導學生對概念下定義。通過創設生活情景后,學生理解的第一點,是運動的物體都是有速度的。第二點,是物體的運動速度可以變化,第三點,是物體的運動速度的變化可慢可快。學生對理解這些后,接下來就該學習加速度的方向問題了。例如,大眾汽車的速度由10m/s變成16m/s僅用了3秒,大眾汽車的加速度的多少?現代汽車的速度由10m/s變成3m/s僅用了4秒,現代汽車的加速度的多少?教師讓學生自主分析這些問題,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明白了加速度不僅有大有小,而且還有方向。當學生理解到這一步時,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腦袋中對加速度的認識進行總結和分析。
3.通過交流討論,深化理解物理概念。學生通過自行定義加速度的概念后,由于學生的知識有限,得出的加速度定義難免有偏差或錯漏,但是這并影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這時候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讓學生之間進行小組討論,學生在不斷的討論中,培養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討論結束后,由每組的組長向全班同學展現本組的思路,教師在聽完后進行點評,糾正學生的錯誤。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給出標準的加速度定義和加速度的文字公式,即加速度=變化的速度/變化的時間,也就是單位時間里速度的變化。學生通過文字公式可以更形象的理解加速度。
三、結束語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張以教師授課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高中物理概念一直是教師和家長關注的話題。在高中物理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形成良好的概念氛圍,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概念下定義,最后通過交流討論以及總結,深化理解物理概念。通過這些方法,提高了高中物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推動高中物理教育事業的發展。